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为了筛选适宜的播期、播量,使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丰产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对‘洛麦22’主要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穗数、穗粒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随着播量增加,成穗数呈略增加的趋势,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则较小,籽粒产量最高出现在10月5日这一播期,其产量为8919.0 kg/hm2,播期延迟产量逐渐降低,播量的影响则较小。有效茎蘖数、有效茎蘖率随播期推迟有降低的趋势,说明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有效茎蘖数;结实率随播期推迟呈减少趋势,以10月5日播期,播量37.5 kg/hm2和187.5 kg/hm2播期结实性最好,结实率达83.9%和78.2%,可见播量的影响则较小,10月25日播期结实性较10月5日降低17.5%,说明播期越晚结实性越差,故适期播种要比晚播有利于提高结实率。‘洛麦22’适宜播期为10月5日,适宜播量为90~120 kg/hm2。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堆捂自然变黄工艺对烤烟品质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中部叶为试验材料,在烤前通过不同堆捂自然变黄处理,与常规烘烤工艺对比,研究其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色素等动态变化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T1即烟叶堆捂自然变黄至60%时开火,对烟叶含水量动态影响不显著,但可适当增加烤中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提高钾/氯值,提升烟叶品质;而T2即烟叶堆捂自然变黄至90%时开火,会减少烟叶及主脉在烘烤前期的失水量,增加烤中类胡萝卜素以及淀粉等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减少烟叶厚度及单叶质量,影响烤烟品质。因此,烟叶堆捂自然变黄至60%时开火进行烘烤具有可行性,可应用至实际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Bright Yellow 2烤烟热激蛋白90(HSP90)的生物学信息,为揭示烘烤过程中烟叶的烘烤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NCBI中获取Bright Yellow 2烤烟HSP90蛋白序列NtHSP-1、NtHSP-2和NtHSP-3(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BAL42333、BAL42332和BAM24708),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序列进行理化特性、跨膜区、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分析.[结果]Bright Yellow 2烤烟NtHSP-1、NtHSP-2和NtHSP-3的氨基酸数量分别为812、811和699个,均以酸性氨基酸含量较多,其中谷氨酸(Glu)含量最高,理论等电点均小于5.00,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H)和无规则卷曲(C)为主.NtHSP-1和NtHSP-2的亲水性较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属于分泌蛋白,具有锚定结构,定位于内质网,其三级结构呈现"r"形,N端内部具有Mg2+结合位点、HATPase_c(ATP酶)和top6b(DNA拓扑异构酶VI)功能域;NtHSP-3为非分泌型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三级结构呈现"i"形,N端含有Mg2+结合位点和HATPase_c功能域.[结论]NtHSP-1和NtHSP-2可能与烟叶耐烤性有关,而NtHSP-3可能与烟叶易烤性有关.  相似文献   
24.
以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苗期进行水分反复干旱试验,对株高、干物质、根干重和存活率等相关参数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失水率、株高胁迫指数、根干重胁迫指数均能很好地反映出玉米苗期的抗旱性,是苗期抗旱性评价的重要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25.
利用2005—2018年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区试结果,分析了黄淮冬麦区旱肥地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推进,产量水平整体表现为不断提高,小麦产量三要素中有效穗数表现为逐渐提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株高与最高群体随年份的推进整体起伏不大,呈基本稳定的态势;反映旱肥小麦品种品质的指标湿面筋随年份的推进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稳定时间随年份的推进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小麦品种的抗旱性随年份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可能是育种人员着重提高品种的产量而对育成品种的抗旱性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26.
不同硝酸钾滴灌追肥施用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下,烤烟适宜的硝酸钾滴灌追肥施用量,于2016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4种(除对照外)硝酸钾滴灌追肥施用量(不减量、减量20%、减量40%和减量60%)对烟株生长发育、烟叶化学品质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不减量、减量20%、减量40%和减量60%处理烟叶产量分别提高了84.1%、65.0%、75.7%和65.4%,产值分别提高了76.4%、73.9%、82.6%和61.9%;硝酸钾滴灌追肥施用量对烟株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平均叶面积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硝酸钾滴灌追肥施用量处理中,以减量40%和减量20%处理中上等烟比例最高,与不减量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11.7和9.7个百分点。与不减量处理相比,减量40%处理烟叶产值提高了3.5%,减量20%处理烟叶产值相当。可见,总施氮(N)量90 kg/hm~2条件下(基追比50%∶50%),硝酸钾滴灌追肥施用量宜减少20%~40%,有利于烤烟节肥提质增效。烤烟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中适宜的追肥施用量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7.
利用2006-2019年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试结果,分析了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推进,产量水平在不断提高;三要素质均呈缓慢增加态势;品质性状改良缓慢;抗旱性降低。  相似文献   
28.
不同播种密度对烟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置208株/盘、312株/盘、416株/盘、504株/盘4个播种密度,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对烟苗成苗、未成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的烟苗出苗率差异不明显,均大于93.54%;烟苗成苗率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未成苗率反之,播种后35 d均培育出成苗;在不同播种密度中,416株/盘烟苗质量相对较好,其出苗率94.26%、成苗率58.46%、未成苗率41.54%、最大叶长×叶宽为16.70 cm~2、茎高1.97 cm、叶片数5.33片、地上鲜重0.6702 g;成苗移栽后5 d,未成苗部分培育为成苗,其最大叶长×叶宽为16.56 cm~2、茎高1.80 cm、叶片数5.63片、地上鲜重0.6742 g。  相似文献   
29.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洛麦22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麦22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广适、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中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0.
通过在大理州土地流转区域内对以烤烟为主的作物轮作种植模式进行调研,分析主要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明确了8种轮作模式下烟农的收益,其中收益最高的轮作模式为"烤烟-豌豆-烤烟",其两年四熟的产值达22 000~26 400元/667m2。初步确定非洱海流域的轮作模式为:烤烟-豌豆/大蒜-水稻/玉米-豌豆/大蒜-烤烟,洱海流域的轮作模式为:烤烟-豌豆/莴笋-水稻-豌豆/莴笋-烤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