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21篇
  3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建设美好乡村、培养造就党政机关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当前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性别、年龄、专业不均衡,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知情度和认可度不高,大学生村官自身融入意愿不强烈等.为保障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健康成长、主动融入基层,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的知识、智力、年龄优势寻找"增量"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从制度层面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42.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及其30种缺四体为材料,对其籽粒戊聚糖含量进行遗传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1D、2B、3B、4B、6A和7A染色体可能携有增加水溶性戊聚糖(WSP)含量的相关基因,1B染色体可能携有降低WSP含量的相关基因;1B、3D、4A和7D染色体可能携有增加非水溶性戊聚糖(WIP)含量的相关基因,1A、2D和6A染色体上可能携有降低WIP含量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基因型与环境对小麦戊聚糖含量及RVA黏度的影响,选取10个小麦品种(系)和5个生态试验点,测定了小麦籽粒中的总戊聚糖(TP)、水溶性戊聚糖(WSP)、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WIP)和RVA黏度等共10个性状,探讨了3种戊聚糖含量和7个RVA性状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包括总戊聚糖、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在内的10个性状均受到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影响。其中,基因型方差和环境方差在所有性状上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差在水溶性戊聚糖和7个RVA性状上达到极显著;戊聚糖含量的环境变异>基因型变异>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变异,而RVA黏度性状的基因型变异均大于环境变异。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高峰黏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4.
戊聚糖是小麦面粉加工和食品品质的重要影响因子.本研究测定了安徽麦区28个品种(系)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和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等性状.结果表明,总戊聚糖含量、水溶性戊聚糖含量、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的变幅分别在6.10%~9.54%、0.62%~1.24%、5.19%~8.38%;总戊聚糖含量与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硬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为了筛选不同用途的专用小麦品种(系),采用最长距离法对参试的28个小麦品种(系)籽粒的戊聚糖、水溶性戊聚糖、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  相似文献   
45.
新形势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种子产业的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探讨了种业新形势下种子专业人才培养思路,结合安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改革意识、改革实践教学方案、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等实践教学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46.
草坪草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试验以常规贮藏8个月的6个品种草坪草种子为材料,采用幼苗生长测定、电导率测定、加速老化试验、模拟田间出苗率测定等4种方法测定种子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草坪草种子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幼苗生长测定和加速老化试验的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认为,幼苗生长测定和加速老化试验,均是草坪草种子活力测定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7.
该研究以24份2006年安徽省新收集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60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4对SSR引物扩增出237条多态性带,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Simpson指数为0.4063-0.8835,平均值0.7203;Shannon-weaver指数为0.6191-2.1662,平均值1.4574。聚类分析将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分为两大类群,包括江淮丘陵野生大豆类群以及淮北、沿江、皖西和皖南混合类群。  相似文献   
48.
试验选用安徽甜荞-1、安徽甜荞-2、青海甜荞、青海苦荞4个荞麦种子样品为材料,每品种设置4种处理,研究不同含水量的砂基质引发对荞麦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砂引发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荞麦种子的活力,砂引发基质的适宜含水量安徽甜荞-1、安徽甜荞-2和青海甜荞均为5.7%,青海苦荞为3.8%。  相似文献   
49.
小麦品种主要淀粉性状及面条品质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13,自引:11,他引:102  
从大面积生产条件下收集41个小麦品种,研究籽粒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膨胀势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膨胀势与面条评分间呈显著正相关(0.001水平);直链淀粉含量与面条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0.001水平);建立了面条评分分别依膨胀势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回归方程。讨论了小麦品种面条品质的预测指标等问题,为小麦杂交育种早期世代面条品质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安徽沿淮淮北小麦抗灾与高产同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安徽沿淮淮北小麦主产区存在的10月中旬前后常规播种季节遇旱难全苗,冬春低温冻害、冷害,春雨诱发病害与龙卷风强对流天气引起倒伏等多种气象灾害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情况,提出优化品种布局,选用弱冬性小麦品种为主导,适墒早播与降低播量相结合,改传统一次性撒施基肥为基肥正位深施,重施拔节肥,夏秋两茬秸秆还田改良沙姜土壤,提高肥效;研制集秸秆还田、旋耕整地、正位深施基肥、播种、镇压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机具等关键创新技术。在8个县(区)高产创建田示范应用,取得了抗御灾害与形成高产同步的技术目标任务,增产增效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