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07年卫星监测太湖蓝藻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07年全年卫星遥感监测的太湖蓝藻暴发的个例分析可知,太湖蓝藻的暴发具有周期性特征,气象条件搭配对蓝藻暴发最有利的是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2个时段,暴发严重时可以占到湖区面积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32.
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的主要气象因素。[方法]以邻近太湖的东山气象站观测资料为代表,分析了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时气象条件与同期历史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气温持续偏高和光照充足,为蓝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热量保障;少雨和平均风速偏小为蓝藻颗粒的上浮和聚集而形成水华提供了保障。[结论]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主要是由气候条件异常所造成的。所以,应加强气象条件与蓝藻暴发的关系研究,提高太湖蓝藻的气象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33.
棉盲蝽发生动态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江苏省滨海县1985-2007年棉盲蝽发生动态资料,应用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其增长率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显示:棉盲蝽的种群在一年中从第2代到第4代总体上是增长的,气象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其增长率影响明显。这表明,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对棉盲蝽生长发育不利的气象条件进行科学防治,提高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4.
江苏沿海对虾浮头泛塘的气象预报及其防预对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江苏沿海发生对虾浮头泛塘的气象条件进行研究,得出了发生对虾浮头泛塘的四种天气类型及其对应的气象预报指标,并且根据相应的天气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防御对策。江苏省对虾浮头泛塘易发时期为7月中旬到8月中旬,约占出现总次数的67%,从发生的时间上来看,大部分是黎明前后,少数在半夜,极少数发生在白天。从对虾发育阶段分析,浮头、泛塘主要发生在对虾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或以后时期。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利的天气条件或管理措施不当,造成了池中溶解氧的相对不足,对虾因缺氧而浮头甚至泛塘。一、发生对虾浮头泛塘的天气…  相似文献   
35.
该文阐述了扬农啤5号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研究情况,结果表明,最理想的播种期在10月29日之后,但以不超过11月5日为宜。  相似文献   
36.
气候变暖对盐城啤麦生产的影响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37.
商兆堂  杨力 《麦类作物》1999,19(5):45-50
针对盐城市的气候特点,通过对啤麦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的试验研究,认为(1)在目前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以10月下旬末到11初播种适宜;(2)基本苗控制在200万/hm^2左右为宜。氮肥用量约200-260kg/hm^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38.
39.
通过对10多年来啤麦苗情与单产和穗粒结构关系的计算分析,得出了啤麦在不同生育阶段影响单产及穗粒结构的主要苗情,并建立起其间的线性关系模式,为定量分析啤麦苗情对单产及穗粒结构的影响,可能的影响程序及时调整田间管理措施,为使群体结构向着高产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0.
小麦生长动态对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扬麦14号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2006年进行扬麦14号播种密度试验,使小麦形成不同的长势,研究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结果]小麦的基本苗和总苗数、分蘖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对穗粒结构的主要指标都有影响,影响最明显的是拔节期总苗数、越冬期单株分蘖数、冬前期和返青期叶龄、株高、冬前期和越冬期次生根条数、拔节期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拔节期总苗数、冬前期单株成穗数、叶龄余数、冬前期株高、越冬期次生根条数、越冬期干物质重和抽穗期单茎叶面积对小麦单产的影响较大。[结论]小麦长势影响穗粒结构,最终影响产量和品质。通过人工干预使小麦长势向着高产优质的穗粒结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