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针对盐城市的气候特点,通过对 啤麦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在实际 生产中的应用进 行的试 验研究,认 为:①在目 前气候 变暖 的情况 下,以 10 月 下旬 末到 11 月 初播种 适宜;② 基本 苗控制 在200 万 /h m 2 左右为宜。氮肥用量约 200~260 k g/hm 2 之间为 宜。对提高单产而言,穗 肥比例约 20% ~30% 适中。但为了兼顾品质,穗肥比例在此基础上可适当降低。需磷肥约 100~120 k g/hm 2 ;③主 要生产对策是:适 当降低基本苗,适 期播种,以培育壮苗 越冬,促进冬 前分蘖成 大穗为目 标,主要措 施是早施 苗肥。冬季控制群体,对个别生长明显过旺,生育期明显提前的田块进行 镇压或割青处理。冬后严控 无效分蘖的增加,适期追施返青拔节肥和穗肥 ,加强 对病、虫、草害的防治和防止涝、渍害的发生。后期要 以防早衰为重点,加强田间管理,通过肥控措施促进 大穗的形成和粒重的提高。成熟后要特别注意 天气变化,掌握在蜡熟末期到完熟初期收获。  相似文献   
12.
棉花生长期从4月上旬到11月中旬,时间长约8个月,每年生长期间都会遇到不同的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产量波动较大年际间增减幅度达-69%~160%,棉花产量的高低对棉花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产量预报极为重要,本文以盐城市为例,建立了产量预报模型,每年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密度在120万~340万/hm2时,粒叶比的变异程度与穗粒结构变异程度的关系。[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密度在120万~340万/hm2.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单产的变率和峰度值均小于粒叶比。[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密度和不同生育阶段的环境条件最容易造成有效穗数差异,通过栽培措施调控千粒重的难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国内外研究气候变化和评估气象变化对小麦生产影响的主要技术方法。分析表明,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生产影响研究,主要是围绕气候变暖这条主线进行的。提出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主要研究技术途径是通过气候变化事实趋势外推和气候模式产生未来气候情景,通过冬小麦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的机理或统计模型,模拟未来气候情景下冬小麦生产状况。分析未来气候情景下与现在正常气候状况下,冬小麦生产状况的主要差异及其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得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是从精确栽培的角度研究冬小麦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提出防范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措施,为保障冬小麦生产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为实例,分析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发展对策;运用数理统计学、经济学、人口资源学、气候资源学、环境科学等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社会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构建以经济、能效、环境为目标的3E情景,分析模拟未来江苏省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结果显示,中国以江苏省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步入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剧的阶段,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并未得到改变,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阶段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每年均在下降,环境友好指数为0.79,远远高于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西部资源型欠发达地区(0.24),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9).通过3E情景分析可知,江苏省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技术、能源利用效率,2020年江苏省环境友好指数将达到3.8,2050年将达到7.8,届时江苏省将步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良性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期、播种密度对扬农啤5号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从播种到拔节期,播种密度越大,叶面积指数越大。从齐穗期开始,密度在120万~300万株/hm2,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直线上升;密度在300万~360万株/hm2,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直线下降。[结论]倒3叶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所以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大,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是有利的。据此可见,扬农啤5号播种密度在300万株/hm2左右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扬麦14号群体动态对产量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资料分析得出:除退化小穗与各生育阶段苗情的线性相关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它穗粒结构指标与不同生育阶段苗数都已通过相关检验。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一个苗数区间,更有利于实际生产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播种期和基本苗对经济系数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时,经济系数随着基本苗的变化其变幅比较小,最大值为0.5411.最小值为0.5226,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1.04倍;经济系数随着播种期的变化其变幅也是比较小的,最大值为0.5404,最小值为0.5254,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1.03倍.[结论]经济系数随播种期和密度的变化其变幅都非常小,相对而言,播种期对其影响要大于密度.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要通过栽培措施,取得最理想的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19.
小麦粒叶比与产量结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不同播种期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密度在120万-340万/hm2时,粒叶比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密度在120万-340万/hm2,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单产随着粒叶比的增加呈周期性振荡.随着粒叶比的增加,结实粒数和千粒重总的趋势是增加的,有效穗数和单产总的趋势是减少的.[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一定要高的粒叶比,而是要针对具体品种高产优质科学的粒叶比.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滨海县地处黄海之滨的中部,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常年植棉面积达1.2万—1.3万hm^2。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自2000年以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铃虫的发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棉花用药量逐渐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数量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影响该县棉花生产的主要害虫,其发生规律也有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