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林业   345篇
农学   314篇
基础科学   330篇
  312篇
综合类   1857篇
农作物   171篇
水产渔业   76篇
畜牧兽医   845篇
园艺   602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氮肥运筹对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2016年进行田间氮肥试验,研究分次施肥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氮素积累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供试品种为郑单958,采用二因素裂区设置,主区2种施氮方式,全部基施和50%基施+50%大喇叭口期追施;副区68、113、181、249 kg/hm24种施氮量,对照为不施氮肥,测定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以及产量与产量构成。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前,一次性基施比分次施肥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高;追施氮肥后,分次施肥比一次性基施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高,分次施肥且施氮量为181 kg/hm2时整个生育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最高。各处理间的子粒产量和产量结构达显著差异水平,通过施氮量与产量的模拟方程显示,理论最高产量为9288.95 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202.93 kg/hm2。综合以上结果,说明基施90.5 kg/hm2+追施90.5 kg/hm2的氮肥运筹可获得玉米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922.
以津优4号黄瓜为接穗、甬砧2号南瓜为砧木,研究了嫁接技术在山地黄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嫁接能延长黄瓜采收期,增强生长势,提高抗病性和果实品质,增加产量,适宜在新昌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23.
机翼形量水设施水力条件优、量水精度高,但翼形曲线的复杂性制约其推广,为此,该研究基于结构简单的仿翼形便携式量水槽,探究其在末级梯形渠道的适用性。模型试验设计5组收缩比、7组流量进行水力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基于FLOW-3D软件对比分析仿翼形与机翼形量水槽水力性能的差异,深入研究不同收缩比对仿翼形量水槽水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水深数据吻合,误差小于4.91%,数值模拟的方法准确可靠;简化后未改变机翼形过流顺畅、雍水高度小等特点;所有工况上游佛汝德数均小于0.5,雍水高度小于7.6 cm,满足测流精度和渠道安全的要求,收缩比在0.60~0.64范围时,量水槽水力性能最优;基于能量方程及临界流原理建立的流量公式精度较高,平均测流误差为2.75%。该研究表明仿翼形保持了原机翼形良好的水力性能,测流精度高且曲线形式简单,便于推广,对于促进灌区末级梯形渠道便携式量水槽的推广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4.
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26年生刺槐+臭椿混交林(RA)、刺槐+白榆混交林(RU)和刺槐+白蜡混交林(RF)为研究对象,以刺槐纯林(RP)和无林地(CK)为对照,研究刺槐混交林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林分中,土壤脲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不同林分之间表现为刺槐混交林〉刺槐纯林〉无林地,RP、RU、RF、RA的脲酶活性分别是CK的4.02、4.74、5.08和5.01倍;3)在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土壤因子方面,刺槐混交林较其纯林表现为降低了土壤密度、pH值和含盐量,增大了总孔隙度,增强了蓄水性能,增加了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增加了细菌和固氮菌的数量;4)总孔隙度、细菌、固氮菌、全N和有机质等土壤因子对刺槐混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大,建议用这些土壤因子作为评价刺槐混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25.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原因,黑土层在逐年减少,黑土区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等工程相继实施,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对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以及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同时指出:技术是基础,政策是保障,管理是根本,为东北黑土区进一步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6.
以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比2∶2为基础,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海拔950m)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窝距、马铃薯品种、马铃薯小行距及带宽的不同配置下套种作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在光胁迫时叶片内抗性指标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套作处理促进了马铃薯株高及茎粗的增长;株高主要受品种和窝距因素影响,其次为带宽因素;茎粗则主要由品种决定,‘渝马铃薯1号’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茎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马铃薯的主茎数仅由品种决定而不受田间配置影响;叶面积系数受窝距和带宽因素影响,且上位叶叶面积系数明显大于下位叶,占全株比例为64.59%~83.69%。2.马铃薯随着窝距的增加,单株叶片、茎和茎叶干重增加,但随着带宽的增加反而降低;叶干重先于茎干重达到峰值;在块茎中的干物质积累呈现前慢后快的趋势,在不同品种中茎、叶、块茎的积累差异较大。3.影响群体复合产量的因素为窝距>品种>马铃薯小行距>带宽。以处理5和处理6最为接近,折粮复合产量分别为797.62kg/667m2、788.94kg/667m2。处理5为‘渝马铃薯1号’+窝距25cm+马铃薯小行距30cm+带宽180cm,其马铃薯密度2963株/667m2;处理6为‘鄂马铃薯5号’+窝距25cm+马铃薯小行距50cm+带宽160cm,其马铃薯密度3334株/667m2。试验中套作各处理的LER(土地当量比)介于1.32~1.51,套作优势明显。4.不同叶位间马铃薯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上位叶大于下位叶,胞间CO2浓度则为下位叶大于上位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上位叶蒸腾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套作促进了下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增加,处理6净光合速率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5.套作促进了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增加,降低了MDA含量。  相似文献   
927.
菌克毒克防治大豆根腐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生物农药-菌克毒克防治大豆根腐病的效果,用不同浓度的菌克毒克和多菌灵对大豆根腐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菌克毒克拌种剂量为1.0%~2.0%时,防效为69.1%~74.3%,增产14.1%~16.3%;多菌灵防效为45.9%,增产6.3%.菌克毒克的防病及增产效果均明显好于多菌灵.  相似文献   
928.
辽宁省朝阳县地处北纬 40°55′~ 41°54′之间 ,境内分布东西走向的三条山脉内夹两条大河 ,属于半湿润半干旱低山丘陵区 ,有 2 0 0余年植棉历史 ,是我国长城北唯一的全国特早熟优质棉基地县。朝阳县历来以种植辽棉为主 ,棉种源源不断地供给关内各地。该县年≥ 1 0℃的积温为 3 6 0 0℃ ,无霜期1 6 0天 ,平均降水量 470 mm,雨热同步 ,多集中在 7~ 8月份。春秋季多为干旱 ,全年总日照数 3 0 0 0小时 ,日照率为 6 5% ,太阳辐射总量为 1 40 .5千卡·cm-2 ,4~ 9月份占 6 5%。光照条件优越 ,最适宜短季棉繁种。全县有耕地 9万公顷 ,其中平肥水…  相似文献   
929.
[目的]为了解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及中低产田空间分布情况,为天津市中低产田改良及粮食增产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天津市统计年鉴及相关区县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拟定了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分析了天津市6个主要农业区县(蓟县、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和滨海新区大港区)1980~2010年30年间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天津市粮食平均产量由1980年的2 445 kg/hm2提高到2010年的5 130 kg/hm2,增加了109.82%。天津市的中低产田面积由1980年的291 250.13hm2,下降至2010年的76 489.87 hm2,下降了74%。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9%,其中静海县、蓟县、滨海新区大港、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中低产田分别占全市中低产田总面积的43.12%、18.59%、17.23%、14.01%、7.05%和0。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粮食增产限制因素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低、干旱缺水和土壤盐渍化是主要限制因子。[结论]建议继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综合改良盐碱地、优化耕作制度种植耐旱耐盐作物品种等工程与技术措施,持续改良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930.
以辣椒红色素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颜色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和自然光照射条件下,辣椒红色素溶液的颜色饱和度C*值和色调H*值显著改变,这说明温度和光照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