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油菜为四川省会东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基于此,从油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油菜品种的选择,整地和培育壮苗,适时播种、适时移栽、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油菜高产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获得高纯度的鸡鲍氏3型志贺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及其亚单位O抗原多糖(O-polysaccharide,O-PS),采用改良热酚水法提取鸡鲍氏3型志贺菌的LPS,并联合使用葡聚糖凝胶层析得到高纯度的LPS;采用酸水解法联合葡聚糖凝胶层析获得高纯度的O-PS。生化方法检测结果显示所提纯LPS和O-PS纯度高,兔回肠襻试验结果显示所提纯的LPS活性好。本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LPS和O-PS可进行特异性研究及制备有效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73.
缢蛏无水保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凤生  刘红英  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17-13718,13996
[目的]研究温度、湿度和氧气等因素对缢蛏无水保活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将缢蛏置于6种温度条件下(-1.5~0、5±1、10±1、18±1、24±1℃、冰藏(淡水冰、海水冰))进行保藏,每组分别加湿、充氧,研究不同试验组缢蛏的存活情况。[结果]缢蛏在冰温条件下(-1.5~0℃)的保活效果最好,保存10d时存活率仍可达100%,随着温度的升高,缢蛏存活率逐渐降低;加湿、充氧可提高缢蛏的存活率。[结论]该研究促进了缢蛏保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25个晚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五优308、丰源优299、T优272、岳优360、金优163和常规稻黄华占表现高产、稳产和综合性状优良,在合理的播插期内,适宜在湘北平湖区及周边区域内大面积推广种植;农香21、湘晚籼17号、玉针香表现特别优质和产量较高,可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5.
近些年来金丝小枣烂果病在沧州地区发生较严重,给广大枣农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1枣烂果病的症状与病原体枣的烂果病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浆烂型枣果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后迅速扩大,形成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的轮纹,多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病组织土黄色至浅褐色软腐、脓状、有酒糟味,后期病果皱缩成深红色至黑色腐果,表面密生黑色瘤状小点。此种类型烂果病主要危害脆熟期的枣果。黑疔型病斑初期圆形,略凹陷,颜色与枣果表皮的红色相近,多数病斑直径小于0.5cm,果肉组织软腐,后期失水后病斑表皮及病…  相似文献   
76.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场猪瘟免疫状况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养猪业在河南省一直处于稳步快速发展之中,饲养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但由于规模化猪场引种过于频繁及中小型猪场收购猪饲养比例增大等原因,使得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变得相当复杂.猪瘟作为目前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其流行形式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非典型,且免疫种猪的隐性感染带毒现象极为严重,从而给净化和控制该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掌握我省猪瘟的抗体水平变化规律及疫情流行状况,从而为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的免疫预防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对河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及中小型猪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猪瘟抗体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浙江省浦江县某一新办外贸猪场于1998年元月发生一种以妊娠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初生仔猪在2-3日龄整窝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迅速衰弱、昏迷、死亡为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根据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伪狂犬病(PR)。1临床症状初生仔猪...  相似文献   
78.
为提高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增殖规模及单位体积内的病毒滴度,本研究利用转管微型反应器,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PCV2在PK-15细胞中复制特性和增殖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转管(内置0.6 g纸片载体)中接种约2.98×107个DF-1细胞,培养7 d细胞增至1.93×108~2.0×108个,并确定培养7 d时为最佳接毒时间;病毒的最佳接种剂量为120.8 MOI,最佳收毒时间为接毒后的100 h,可达5.53E+06以上。细胞数增长与糖耗间呈明显平行关系,在细胞生长期内(168 h)平均每个细胞耗糖量为3.09×10-8g/24 h,可以根据糖耗量的多少推测细胞生长状态和数量。相同培养液中利用转管微型反应器培养PK-15细胞生产PCV2最终获得的病毒液毒价比转瓶培养毒价提高1.65倍。本实验为PCV2在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9.
1 发病情况某鹿场共饲养600只鹿,从未进行任何疫苗的免疫接种.于1999年12月1日凌晨2时开始有鹿发病,到中午不同圈舍先后有8头病鹿死亡,发病急死亡快.死亡鹿均体格健壮,最先死亡鹿为马鹿.死前口吐白沫,因怀疑中毒,静脉注射葡萄糖、维生素C抢救无效死亡.死后腹胀明显,黏膜发绀,皮下胶样浸润,其中1头天然孔有血液流出,血液不凝.  相似文献   
80.
漂白粉液浸消桑叶对蚕体生理及母蛾产卵量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桑蚕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有效氯对桑蚕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浸消,试验表明:有效氯0.4%以下,对桑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产卵量等均无影响。但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应在0.3—0.4%范围,不超过0.4%,以免影响桑叶叶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