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1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40篇
  72篇
综合类   48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海南海涂沙滩(非耕地)库拉索芦荟从苗期至叶片采摘期连续3 a的海水小区灌溉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生长发育期海水灌溉对芦荟地上部产量影响不同,2000年11月至2003年3月(苗期),10%、25%海水两处理地上部产量(干物质,下同)同淡水灌溉处理(CK,下同)没有显著差异,从50%海水处理开始,随着海水比例的增加,库拉索芦荟地上部产量显著下降;随着灌溉时间的延长,至芦荟叶片采收期(2004年5月),10%、25%、50%三个处理与CK比地上部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从75%海水处理起,其地上部产量开始显著下降。②海水灌溉芦荟幼苗始期(2000年11月初至2001年1月底),与CK比较,所有比例的海水处理芦荟根的生长量(干重,下同)均显著下降,随着灌溉时间的延长(至2003年3月),从75%海水灌溉处理起,其根生长量开始显著下降,而且25%海水处理芦荟根的生长量显著高于CK,至2004年5月的叶片采收期,75%、100%比例海水处理芦荟根的生长量显著低于CK,而其它处理与CK没有差异。③土壤各层次含盐量在2000年11月至2003年3月的灌溉处理期间内,无规律性的变化,而至2004年5月,无论是耕层土,还是底层土,随着海水比例的增加,盐分含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但即使全海水灌溉,土壤含盐量仍在0.2%以下。④土壤各灌溉处理速效磷变化差异不显著,总体上速效磷水平较低;海水灌溉显著提高了耕层土的速效钾含量,而CK处理中,耕层土速效钾含量在20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水稻幼苗形态建成及生理特性的调控效应,丰富微生物菌剂在调节水稻生长方面的应用研究,同时为水稻的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规稻海红1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于水稻1叶1心期分别浇灌100 mL浓度均为1%的5种微生物菌剂[短小芽孢杆菌(BP)、红酵母与酿酒酵母混合液(RS)、枯草芽孢杆菌(BS)、纳豆芽孢杆菌(BN)、解淀粉芽孢杆菌(BA)],以浇灌100 mL清水为对照(CK)。于水稻4叶期取样,对比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1叶1心期水稻幼苗灌根后形态特征、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5种外源菌剂均能促进海红12幼苗生长,显著增加株高、地上部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P<0.05,下同),增长率分别为4.9%~18.4%、23.3%~44.2%、44.5%~86.6%和75.0%~175.0%,其中以BN处理效果较佳;BS和BA处理对增加叶片SPAD值的效果较好,但各菌剂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P>0.05);BP、BS、BN和BA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长率分别为5.6%~17.8%、61.1%~126.7%、66.1%~117.9%,BP、BS和BN处理的过氧化氢酶酶(C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17.6%、29.7%、21.6%;BN处理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提高112.8%,其中BS和BN处理调控效较优;BP、BN和BA处理显著降低叶片MDA含量11.8%~16.6%,O2-·产生速率在BP和BN处理后显著降低53.2%和42.9%。【结论】微生物菌剂通过增加株高、地上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促进海红12幼苗形态建成,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可溶性蛋白积累来增强水稻幼苗的代谢水平与抗逆能力。5种菌剂中以纳豆芽孢杆菌的综合调控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993.
构建园林材料信息平台,即通过电子化和信息化手段,打造一个面向园林行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包括浏览、查询、统计、发布、数据管理等功能,通过web端和APP客户端等多途径信息化工具,为全国的园林采购商、供应商、设计、工程人员等提供询价、报价、在线交易、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994.
“互联网+”浪潮下各类农业APP相继涌现,其功能大致可分为技术服务平台类、社区平台类、农业电子商务类3种。惠农网是集农产品线上交易与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为一体的“集大成者”,探索性地推出了农技服务电商化展售的新模式。该模式根植于B2B第三方电商平台,集线上农技服务展介与线下实地对接为一体,充分利用散点化社会农技人员为农技资源优化配置及农技供需高效匹配做出贡献的同时,对农技推广体系进行优化。本文以解析农技服务电商化发展新模式为主线,就农技服务电商化发展的权责归属、信用评估、产品推送及交流机制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以光合色素含量差异较大的籼稻RT和籼稻SC及其杂交衍生的RIL群体为材料,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4个光合色素性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进行综合分析和QTL定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光合色素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与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光合色素含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239个株系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第Ⅱ类群、第Ⅲ类群的平均光合色素含量依次降低。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4个与控制光合色素性状相关的QTL,分布于水稻第4和第8染色体上,LOD值为2.01~3.14,表型贡献率的分布范围为4.52%~7.08%,加性效应均为正值,其中,在第8染色体RM6155至RM23446区间发现1个QTL簇,聚集了控制叶绿素a、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3个性状的QTL,该区间是影响光合色素性状的1个重要染色体区域,检测到的qChla–8、qChla/b–4、q Chla/b–8和qChlt–8可能为调控光合色素的新QTL位点。  相似文献   
996.
<正>近年来,我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举,全省连续21年未发生等级以上森林草原火灾,连续11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连续多年实现森林草原防火“四个确保”(确保不发生进京火、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0.3‰)的目标。国家林草局连续三年对我省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通报表扬。落实责任健全完善防火长效机制一是以“林长制”为抓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膜下滴灌水稻是一项兼顾高产和节水潜力的水稻栽培技术。然而,在石灰性土壤上膜下滴灌水稻经常表现出缺铁(Fe)黄化症状。前期研究发现,在滴灌条件下HCO3对水稻Fe吸收的抑制强度弱于淹灌,但内在机制并不清楚。本文主要探讨HCO3对两种灌溉型水稻土壤DTPA-Fe浓度、水稻木质部伤流液pH值、Fe吸收和利用的影响。【方法】在两种灌溉水稻[淹灌(FI)和覆膜滴灌(DI-PFM)]处理下设四种灌溉水HCO3浓度处理(0,2,10和40 mmol/L HCO3,分别表示为BC-0,BC-2,BC-10和BC-40)。【结果】DI-PFM土壤DTPA-Fe含量显著低于FI。随着HCO3浓度增加,土壤pH增加,而土壤DTPA-Fe浓度呈降低趋势。水稻木质部伤流液pH值随灌溉水中HC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I处理水稻木质部汁液pH值显著高于DI-PFM。水稻叶片和根系质外体铁浓度均随HCO3浓度的上升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在BC-40处理下最高。两种灌溉型水稻叶片活性铁浓度、共质体铁浓度、水稻生物量和全铁积累量均随HCO3浓度的上升而降低,但DI-PFM处理下这些参数的降幅小于FI。水稻根系和叶片中共质体Fe与质外体Fe浓度比值随HCO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FI处理水稻根系和叶片中共质体Fe与质外体Fe浓度比值大于DI-PFM。【结论】HCO3引起水稻木质部伤流液pH升高影响水稻铁吸收和利用,但HCO3并不是造成滴灌水稻缺铁的主要因子。石灰性土壤上滴灌水稻缺铁的主要原因可能仍是因为土壤铁有效性低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针对园林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项目管理问题,结合项目施工经验及管理思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打造面向园林行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对园林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目标特征、结构模块及功能实现三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涵盖了项目进度管理、资金管理、物料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文件管理以及项目风险预判六大基本功能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园林企业提供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效率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9.
以4种园林落叶灌木(火棘、锦带花、红瑞木、棣棠)和4种常绿灌木(红叶石楠、栀子、珊瑚树、金边黄杨)为材料,通过测定光合生理指标,分析树种的日固碳释氧能力,并对其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进行聚类分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表面气孔微形态,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类灌木的日固碳量与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指数及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8种灌木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或“单峰型”,除棣棠与金边黄杨之外,其他6种灌木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2)平均单位叶面积与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日固碳释氧量均为:落叶树种>常绿树种。(3)8种灌木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聚类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日固碳量最高的锦带花和棣棠,第二类是日固碳量中等的金边黄杨、珊瑚树、红瑞木和火棘,第三类是日固碳量最低的栀子和红叶石楠。(4)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量与叶面积或气孔大小呈正相关,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日固碳量与单株叶面积指数或气孔大小呈正相关,且与气孔长度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在城市绿化灌木的选择上,应充分参考其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指数及气孔微形态等指标,优先选择固碳释氧量较高的树种,以提升城市绿化...  相似文献   
1000.
螟虫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虫害,长江中下游稻区尤以二化螟发病较多,对水稻稳产、增产造成较大影响。研究以转Cry1Ab基因抗虫恢复系mfb-MH86为供体,强优恢复系HR1128为受体,通过田间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农艺性状筛选得到抗虫恢复系新材料KR1128-1、KR1128-2和KR1128-3。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恢复系与非转基因对照HR1128相比,株高显著降低,但单株有效穗数有所改善,均显著高于HR1128;改良恢复系的结实率均略高于亲本HR1128,以KR1128-3的结实率最高(82.0%)。在稻米品质上,改良新株系与HR1128多数指标无显著差异,少数性状稍有改善,如KR1128-3在整精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上均显著优于HR112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显示,改良恢复系均能够稳定表达Bt蛋白,以茎秆中抗虫蛋白含量最高、穗部籽粒中最少;室内螟虫抗性鉴定结果证明,所有改良系的抗虫性均大幅提升,达到高抗水平。测配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抗虫组合整体表现好于三系杂交稻组合,其中恢复系KR1128-3与Y58S、丰源A和炳1A所配组合的产量均高于其他转基因组合和HR1128与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