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4篇
  2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实践和对不少田间试验产量结果数据的分析,并经过反复实践、修改,提出了田间试验产量结果进行“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测验”的新的简易方法——田间试验产量结果的直观分析法。  相似文献   
62.
63.
膜下滴灌对新疆高产棉花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膜下不同滴灌量对棉花叶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滴水量处理后 ,限量滴灌 (按新疆目前生产中 375m3 ·ha-1滴水定额的 2 /3)表现为棉田土壤水分亏缺 ,叶片光合速率在一天内的变化表现为上午 9:0 0~ 11:0 0比适量滴灌棉花叶片光合速率低 ,中午 12 :0 0~ 14 :0 0出现严重的光合午休现象 ,下午光合速率恢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表现为 ,中午强光、高温引起限量滴灌棉花叶片的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 ,较适量滴灌棉花降低且幅度大 ;不同品种间表现为新陆早 8号较新陆早 6号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下降幅度大 ,表明新陆早 6号具有较好的耐旱性 ;Fv/Fm可作为棉花品种抗旱性检测的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64.
建国以来山东省小麦品种及其亲本的亲缘系数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山东省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对山东省建国以来历经9次更换的66个小麦品种的2145个组合进行了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 COP)分析。【结果】67.44%品种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所有品种COP值变异范围为0.00~0.8203,平均为 0.06249,系谱亲缘系数高于平均值的占21.53%。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年代之内品种间亲缘系数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到90年代有所降低,然后又再增大。各年代内品种的亲缘系数普遍高于年代间品种的亲缘系数。早期的品种与以后年代的品种间的亲缘系数较小,中期和近期品种与以后年代的品种间的亲缘系数较大。同一个年代的品种,对后代的遗传贡献率,则随着年代的推移而逐渐减小。对品种间COP值按WAP法进行了聚类分析,除徐州438、齐大195、烟农78在COP为0处单独聚在一起外,其余63个品种可以聚为6个大类群,大多是同一年代的品种聚在一起,体现了不同年代的特点。山东省历史上年种植面积较大或推广时间较长的17个小麦品种,大都是较早利用引进亲本进行组配选育而成,亲本的亲缘系数较小,遗传差异较大。从系谱上看,山东省小麦的种质资源可基本上追溯到碧玉麦、Villa Glori(中农28)、洛夫林系、蚰子麦等四大骨干亲本体系。【结论】自50年代以来,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日趋狭窄,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5.
198(?)~1985年,以平原县王风楼鎮的万亩开发试验区为中心,开展了小麦“八项改革、两个坚持”的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及推广,效果良好。至1985年,万亩开发区的小麦平均单产达645.6斤,较开发试验开始前三年(1980~1982)平均单产263斤,亩增小麦382.6斤,计增145.5%。同时,也明显的影响和推动了王风楼鎮、平原县及德州地区小麦生产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6.
冬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适期播种条件下,鲁麦5号每亩8、16和24万基本苗处理间后期群体光合作用和籽粒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低密度条件下花后群体光合速率高,物质净积累强度大,LAD值高,有效灌浆期长。籽粒生长速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灌浆中后期表现尤为明显。文中从群体结构和物质生产方面探讨了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鲁麦14空间诱变后代的籽粒淀粉积聚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空间条件对小麦籽粒淀粉积聚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鲁麦14及其空间诱变后代品系烟6089和烟5158为材料,在相同生态条件下研究这3个品种(系)花后不同时期籽籽粒淀粉的积聚及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支链淀粉的积累量和积累速率,烟5158高于鲁麦14和烟6089,而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烟6089>鲁麦14>烟5158.淀粉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均为烟6089>鲁麦14>烟5158.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烟5158前期高于鲁麦14和烟6089,且酶的活性与其相应的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一致.这些结果表明,从空间诱变后代中可以有目的地选出淀粉组分和淀粉酶活性有所差异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68.
1997~1999采用2个品种,设置4个处理,于花后测定多项生理指标,研究探讨深耘断根提高冬小麦粒重的机理。结果表明:花后深耘断根处理的“源”活力高。深耘断根可推迟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峰期、延缓叶绿素含量下降速率、延缓功能叶衰老、使根系发育良好、活力提高。深耘断根处理增强籽粒“库”活力。可使籽粒SS(蔗糖合成酶)活性加大、穗部ATP含量提高。深耘断根提高旗叶SPS(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强化光合产物转化。深耘断根保持了小麦长时期高强度灌浆。结合前人的研究,文章初步提出了冬小麦深耘断根增加粒重的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69.
70.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有关淀粉合成酶的活性及其效应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 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淀粉积累及淀粉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与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与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成酶与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