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5篇
  21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1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花生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连续收集法提取花生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就其对花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细胞膜的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花生是否存在自毒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的中性、酸性和碱性组分显著抑制了胚根的生长(P0.01),随添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中性组分的抑制作用最强。经过20d的处理,3种组分对花生幼苗的生长均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P0.05),作用规律与对胚根的抑制作用相似,在中性组分最高添加浓度30 mg/L处理下,株高、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分别为对照的80%、73%和66%。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MDA的含量也显著增加(P0.001)。3种组分中中性组分的化感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酸性组分,碱性组分的作用相对最弱。研究结果证明了花生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存在,是导致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2.
我国东北地区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东北花生生产态势与特征的基础上,评析了花生品质状况。花生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含油率中等,其中O/L比值普遍偏低是东北花生品质的突出特点。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规模化种植,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培植龙头企业等发展对策,加快铸造国家"植物蛋白源、加工原料源、出口创汇源"。  相似文献   
133.
根据光、温、水、土与花生品质表现的耦合性,选择影响花生O/L值的9个生态因子,建立花生空O/L值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我国花生O/L值的空间分布状况。预测结果表明,花生O/L值从北至南明显呈增高趋势,平均值约为1.06;高O/L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及东南沿海区域,平均值约为1.27;低O/L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及西北地区,平均值约为0.83。该预测结果对花生生产及育种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品质育种工作,提高花生O/L值,提升我国花生内在品质、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建立花生专用生产基地,优化区域生产布局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NaCl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花生品种鲁花14号(LH14)和丰花1号(FH1)为材料,通过对不同NaCl浓度(0、1002、00、300、4005、00mmol/L)处理的花生种子研究表明:低浓度NaCl处理(100 mmol/L)对花生种子的萌发影响相对较小;随着NaCl浓度增加,花生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鲜重和胚根粗逐渐减小,MDA和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高浓度NaCl处理情况下,花生根尖DNA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连续拖带现象,根尖细胞凋亡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35.
山东省花生规范化播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花生是山东的主要油料作物和出口产品,在保障山东食用油脂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花生播种质量,实现苗全、苗匀和苗壮,为全年花生丰收奠定基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花生分团联合起草了2010年山东省花生规范化播种技术,用于指导全省花生的播种。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6.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进出口花生及制品中镉、铅、汞、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花生高脂肪、高蛋白的特点,优化了微波消解样前处理条件并与ICP-MS检测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灵敏、高效、准确的测定花生及制品中镉、铅、汞、砷元素的检测方法。本方法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镉0.005 mg/kg,铅0.005 mg/kg,砷0.05 mg/kg,汞0.005 mg/kg,回收率:镉82.8%~99.9%,铅83.6%~100.0%,砷86.4%~98.6%,汞84.1%~99.3%。精密度(变异系数):4.2%~10.6%。  相似文献   
137.
大田条件下,以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在7500 kg·hm-2产量水平下植株的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植株的营养生长主要集中在结荚前期,植株的叶龄数、分枝数、主茎高、侧枝长的净增长速率均在出苗后50-60d达到高峰,出苗后70-90d基本停止增长.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也均在...  相似文献   
138.
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引导和深化华南地区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提升花生产品的质量,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规模与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区相对集中,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较大,花生用途区域差异明显,深加工已见雏形。受生态条件所限,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珍珠豆型花生,其品质属食用高蛋白、油用高脂肪,且O/L比值普遍较高,有利于增强花生制品的稳定性。在空间分布上,花生蛋白质含量分布趋势不明显,而脂肪含量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花生O/L比值呈现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海南岛地区花生O/L比值偏低,这与生育期降雨量偏低有关。气候与土壤肥力条件是影响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及O/L比值高低和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39.
以花育22和花育25为试验材料,利用防雨棚池栽人工模拟干旱胁迫逆境试验,调查苗期、花针期和结荚期水分胁迫对花生叶片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初期,两品种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各成分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Pr)、游离氨基酸(AA)、脯氨酸含量(Pro)显著升高,但随干旱处理进行,其活性明显降低,保护酶活性与渗透调节物质降低时间基本同步,POD活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较弱, 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随干旱处理历时延长,含量降低,其降低时间滞后于保护酶活性,花育22 MDA含量高于花育25;各生育期干旱处理结束后,SOD、CAT、Pr、AA、Pro含量明显升高,且在水分敏感的花针期升幅均较大;苗期干旱对生育后期保护酶及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较小; SOD和CAT是花生适应抗旱胁迫的主要抗氧化酶,各渗透调节物质调节能力表现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脯氨酸;花育25抗旱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0.
不同花生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的29个花生品种(系)为试材,在人工控水条件下,对中度土壤水分胁迫下的植株形态、生物质累积和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主茎高、分枝数总体上降低,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面积增大,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变化趋势明显,叶绿素a增加最为明显。不同花生品种对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和胁迫时间的反应不同,且品种间差异明显。此外,干旱胁迫造成的同一品种或品种间生物量积累分配、根/冠和比叶面积等性状的差异,在不同生长阶段并不完全一致。苗期各指标与品种(系)抗旱性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花针期各指标与抗旱性间相关关系显著,是花生干旱胁迫的敏感期。综合分析表明,花育17号、花育25号、唐科8号、丰花1号、鲁花14、冀花4号和花育27号具有较强的耐旱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