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4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257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114篇
  257篇
综合类   895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150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自然富硒与人工施硒肥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实验,将江门市优质稻产地的非富硒区土壤中的有效硒调至富硒区土壤有效硒含量水平。实验表明,人工施加硒肥能够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水稻中硒的含量,使其接近甚至超过自然富硒土壤区所产出水稻硒的含量。人工施肥除提高水稻含硒量外,还能提升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以及对有害元素的拮抗能力,但水稻成熟期的提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理期,使水稻的理化成份及营养物质的合成受到一定的影响,如降低了水稻的出糙率、整精米率,增加了垩白粒率,对食味品质分和胶稠度等均有一定影响。人工施加的硒肥还对土壤酸碱度、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有机质的吸附能力等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有毒有害元素的化学平衡。  相似文献   
992.
长白山区野生芳香植物资源评价与利用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长白山区属温带气候,野生芳香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报道了长白山区野生芳香植物共有40科、108属、174种.其中乔木15科、19属、27种;灌木9科、13属、25种;木质藤本2科、2属、3种;多年生草本19科、57属、91种;一、二年生草本8科、18属、27种;草质藤本1科、1属、1种.介绍了长白山区36种主要野生芳香植物以及野生芳香植物在5个不同景观带的分布和其它方面的用途.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不同包埋材料的包埋法固定化光合细菌的产氢能力,结果表明琼脂、海藻酸钠、PVA.硼酸固定光合菌体对光合细菌的产氢量、产氢速率、比产氢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海藻酸钠固定化光合菌体对产氢最为有利,比游离态产氢量提高15%~40%,平均产氢速率是游离态产氢速率的1.37倍;琼脂次之,比游离态产氢量提高8%~15%;PVA-硼酸包埋光合细菌产氢能力在前3天内有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反而不及游离态状态下产氢,72 h以内的产氢量比游离态产氢量提高10%~20%.聚丙烯酰胺包埋光合细菌的产氢量还不到游离态产氢量的60%,所以聚丙烯酰胺不适宜作为光合细菌产氢时的包埋材料.  相似文献   
994.
人参连作土壤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人参生茬土与三年重茬土中铁、锰、锌、铜、钾、硼、钙、镁、钠和硅元素含量。结果显示人参三年重茬土中铁、锰、锌、铜、钾和硼含量明显低于生茬土中这些元素的含量,镁和硅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但钠和钙的含量在重茬土中反而明显偏高,在解决人参连作障碍问题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95.
基于MCR模型的水网平原区乡村景观生态廊道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乡村文化复兴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将湿地、湖泊、河流等生态属性的景观成分与乡村文化资源,利用生态廊道与生态踏脚石进行连接,将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连接形成景观集合,具有生态保护和人文保护双重意义。该研究以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嘉善县为研究区,以水域作为生态源,考虑生态廊道与文化景观的连接,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考虑景观类型和人类建设干扰的影响,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al cumulativeresistance,MCR)构建生态廊道,加入文化遗迹等景观的连接点进行优化,进而构建综合考虑生态景观与文化景观的生态网络。结果表明:研究区12块核心区作为生态源地,重要廊道有20条,一般廊道有46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北部;优化后的生态网络增加了11条规划廊道,连接30个文化遗迹点与生态斑块,形成3个区域文化与生态景观小网络,规划后网络连接度有了明显改善。生态廊道构建与乡村人文景观的连接,为水网平原地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竹质双拼梁构件研发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轻质高强的竹质双拼梁结构构件为研究主线,以整张化的竹束单板增强人工林木材为突破点,开发新型竹束单板层积复合材料(BLVL)及双拼梁构件并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文中从BLVL材料的层积结构优化与开发、物理力学性能表征到竹质双拼梁构件的结构设计与承载力计算、加工组装工艺和不同类型双拼梁的抗弯特性研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竹质双拼梁在材料和结构上的特点及优势;在此基础上,以模块化连接组装技术制造的竹质生态停车棚为典型案例,论述了竹质双拼梁构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多场景应用情况;最后,针对研发与推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指出竹质双拼梁构件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7.
泛非绿色长城倡议及其农牧林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泛非绿色长城倡议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可持续土地管理和可持续森林管理,加强和保护自然资源,共同抗击荒漠化,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保障食品安全,稳定人口数量,加强应对干旱的能力和复原力,最终发展绿色经济。文中介绍和分析了泛非绿色长城倡议及泛非地区农牧林发展概况,通过剖析泛非11个最初成员国在实施泛非绿色长城倡议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前景展望,旨在为我国企事业单位等出境机构更好地参与当地相关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以及推进当地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技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联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树种与造林模式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在南亚热带相同立地上,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33年生马尾松纯林(PCL)、红椎纯林(CCL)、马尾松×红椎同龄混交林(PCM)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CM、PCL、CCL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235.38、196.40、144.59t/hm^2,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显著高于纯林,马尾松纯林显著高于红椎纯林。PCM、PCL、CCL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在不同层次的分配比例,乔木层分别为:53.70%、54.05%、33.02%;地被物层为:1.47%、2.06%、1.37%;土壤层为:44.83%、43.89%、65.61%。生态系统碳储量在不同层次分配比例排序,PCM、PCL都为乔木层>土壤层>地被物层;CCL为土壤层>乔木层>地被物层,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97.94%~98.63%,地被物层仅占1.37%~2.06%。  相似文献   
999.
1000.
以华木莲叶为材料,研究消毒时间、激素浓度配比对华木莲叶片和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华木莲叶片和叶柄用浓度为0.1%HgCl_2消毒,消毒时间分别为8、5 min,存活率最高,分别为32.15%、49.06%。华木莲叶片诱导愈伤组织适宜激素浓度配比为1.5 mg/L6-BA+0.15 mg/LIBA,叶柄诱导愈伤组织适宜激素浓度配比为2.0 mg/L 6-BA+0.15~0.20 mg/L IBA,华木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5 mg/L I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