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林业   246篇
农学   118篇
基础科学   108篇
  176篇
综合类   1369篇
农作物   260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350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地温是森林气候的重要指标,对于植物生长和土壤呼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ASSFE)林外和林内的长期地温观测资料,对研究较少的地温多年平均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强的生态气候功能,林内外年平均地表温度的差异为2.4℃(林内年平均最高地表...  相似文献   
992.
蝴蝶兰组织培养中丛生芽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蝴蝶兰组织培养中丛生芽增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丛生芽增殖过程中,培养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糖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添加肌醇等有机物的改良KC培养基在新叶数、株高和增殖系数要优于其它3种培养基;从而总结出,增殖培养基为改良KC培养基+NAA 0.5 mg·L^-1+6-BA 7 mg·L^-1+食用糖20 g·L^-1+琼脂10 g·L^-1+活性碳2 g·L^-1,pH 5.4。  相似文献   
993.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在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旅游的同时,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植被景观所受干扰日渐明显。通过样地调查,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及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主要受人文地理因子的影响,受自然地理因子的影响小。②相对于自然地理因子而言,人文地理因子(即旅游干扰活动)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植被景观特征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在今后景区旅游开发中要特别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规划,以保护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994.
根据大竹蛏的性腺发育形态,将其分为4个等级;亲贝性腺成熟度和活力是成功催产大竹蛏的首要因子.在2009年,先后3批次各按自然排放法(实验组1)和开放式流水刺激催产法(实验组2:流速15 cm/s;实验组3:流速25 cm/s),对性腺成熟的大竹蛏亲贝进行了催产(获卵)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产卵量和孵化率方面,流水刺激催产的实验组2和实验组3均高于自然排放的实验组1,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1 097万粒、2 807万粒、2 940万粒,平均受精率分别为58.5%、82.0%、51.2%,平均孵化率分别为22.6%、69.9%、73.6%;3个实验组的幼虫成活率与变态率差异不显著.由此认为,采用大竹蛏潜穴后进行开放式流水刺激是良好的催产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北京郊区小尺度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京承高速公路沿线蔬菜地、粮田及果园3块典型的农产品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对其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蔬菜地中突出污染元素为Zn,地积累指数为0.17,达到轻度~中等污染水平;粮田中主要污染元素为Cu,地积累指数为0.6,同样为轻度~中等污染水平;果园中突出污...  相似文献   
996.
对福建东山岛海岸带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林植物组成特征及主要木本种群生态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群落共有植物34种,其中木本植物有23种,占67.6%,分属16科22属,草本植物有11种,分属6科10属,植物区系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群落层次结构清晰,潺槁树和雀梅藤Sageretia thea分别是乔木植物和林下木本植物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是草本层优势种,对生境适应能力较强,对资源利用更有效。从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来看,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群落稳定性较强,其结构特征可为选择合适树种,进行稳定型森林防御体系的生态构建提供参考材料。表2参23  相似文献   
997.
以浮筏栽培的Costaria costata成熟种藻为材料,采用阴干刺激方法获得大量孢子并采集在维尼纶绳苗帘上,研究了孢子萌发、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胚孢子在水温16℃下24 h后开始萌发形成配子体;16~22℃是配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经过近1个月培育,雌雄配子体藻团直径分别可达50μm和45μm;雌雄配子体在水温达到22℃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超过23℃后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期;当水温降至23℃以下时配子体恢复生长,22℃时雌雄配子体开始发育,形成卵囊和精子囊,21.5~20.5℃是雌雄配子体成熟高峰期,其间雌雄配子体大量排出卵和放出精子,其卵囊和精子囊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2%;卵受精后形成的幼孢子体在21.5~20℃间生长很快,受精20 d时测定藻体长度达到200μm以上,经过1个月海区暂养培育成藻体长度为0.3 cm的幼苗,经海区栽培后生长成为长为3 m、宽为35 cm的C.costata成体。  相似文献   
998.
3种无机盐对念珠藻生长和胞外多糖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地木耳,探讨了不同浓度的NaCl、NaNO3、Ca(NO3)2对地木耳生物量积累和胞外多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NO3诱导子在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地木耳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均以20 mmol/L浓度为最佳的诱导条件;而Ca(NO3)2随浓度的增加生物量和多糖含量上升,80 mmol/L诱导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9.
为监测缙云卫矛种群动态变化,对重庆市北碚板子沟、北温泉内、北温泉后山和鸡公山4个地点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等进行了研究,并与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群中间龄(4~11龄级)占比较大;2)板子沟种群幼苗(1~3龄级)较少,其余种群较丰富;3)板子沟种群呈现一定的衰亡趋势,其余种群年龄结构基本呈稳定...  相似文献   
1000.
本试验以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研究对象,将几种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种植在其周围,按不同距离收集F1代非转基因水稻种子.采用PCR技术对各点收集的水稻种子进行转基因杂种鉴定,统计并分析抗虫转基因水稻中外源基因向非转基因常规栽培水稻漂移的频率.结果表明:外源Bt基因向P13381和春江063水稻平均漂移频率皆为零.而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与非转基因水稻合系22-2、天香、明恢63、P1157几个品种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转基因漂移,平均漂移频率最高为0.875%,并且漂移频率随着距离加大而逐渐降低,而在7m以外的所有采样点平均转基因漂移频率为零.该研究表明抗虫水稻华恢1号外源基因的基因漂移频率非常低,其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很小,通过田间合理布局进行物理隔离,保持合适距离,以及科学安排农时,错开花期等方式,能有效控制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漂移和降低因转基因逃逸带来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