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9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790篇
林业   444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369篇
  686篇
综合类   3569篇
农作物   503篇
水产渔业   384篇
畜牧兽医   1391篇
园艺   535篇
植物保护   38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92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奶冻在储存过程中常出现失水现象,为提高奶冻贮藏中的品质和保水性。[方法]以不同时间下奶冻质构特性、持水力、感官品质指标评价奶冻品质,探究明胶添加量以及明胶-卡拉胶复配对奶冻品质的影响。[结果]随明胶添加量增大,水析率、回复性和弹性逐渐减小,硬度和咀嚼度逐渐增大,感官品质先提升后下降,明胶添加量为1.8%时奶冻品质最好;在总胶体用量为1.8%情况下,卡拉胶比例增大,水析率和弹性变化幅度小,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咀嚼度先减小后增大,回复性减小,感官品质先降低后提升最后持续降低,卡拉胶比例为7%时其奶冻品质最好。[结论]1.8%的胶体添加量下添加7%的卡拉胶与明胶复配提高了奶冻的贮藏品质,胶体复配可改善奶冻贮藏中品质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112.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representation of regions in the process of image processing, the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applied to representation of spatial uncertain area in image based on Cloud-model. In two-dimension universe of discourse of image, the linguistic term of the polygons, which have uncertain edge, can be accomplished by relaxation iteration. The linguistic term of the polygons can be considered Cloud-core of Cloud-mode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xels of transition region of fuzzy edge, Object-clouds of polygons can be constructed by Backward-cloud-generator. So Object-cloud can be representation model of spatial uncertain area and spatial uncertain area in image can be represented by digital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cloud. Experiments testify the method. It enriches the cloud theory, and proposes a new idea for image comprehending and analyzing, especially remote sensing image.  相似文献   
113.
神舟3号飞船搭载的树莓试管苗超微结构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文利  潘毅  薛淮  张纯花  刘敏 《作物学报》2004,30(12):1284-1286
已有研究表明,植物进入太空后,其生长、发育、细胞组织结构以及基因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大豆[1]及三叶草[2]受空间微重力的影响使其生长明显加快,许多植物的形态及细胞学行为也受太空环境影响[3~10];另外,空间微重力可以改变植物基因表达水平[11~14],半胱氨酸等放射性保护剂的应用进一步证实太空射线可损伤植物染色体[15].但目前有关太空习行对植物试管苗亚细胞超微结构及其基因组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对神舟3号飞船搭载并成功回收的树莓试管苗进行了细胞亚显微结构及RAPD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对滚压刀具的结构形式和配置进行了讨论,设计了用于曲轴滚压加工的专用滚压头,对滚压加工过程中的功率消耗、滚压加工时曲轴的轴向变形量进行了计算,可为研制国产化的曲轴滚压专用设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5.
竖井贯流泵能量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江苏某竖井贯流式泵站,对两种不同转轮在相同进、出水流道情况下进行了能量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竖井贯流式水泵在超低扬程(1—2m)的调水工程中具有很好的水力性能,其模型泵装置的最高效率达69%左右,该项试验研究为今后竖井贯流泵的进一步开发研究获得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6.
基于圆盘渗透仪常用计算模型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盘渗透仪已成为一种常用的田问测定土壤导水参数的仪器,基于圆盘渗透仪在某一选定点测量的入渗时间以及与入渗时间相对应的入渗量,利用一些常用的计算模型来计算低基模吸力土壤表层的导水参数,如吸水系数、导水率和宏观毛管上升高度等。本研究在总结一些常用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验和模拟的数据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利用圆盘渗透仪进行土壤水力特性的估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7.
薛枫 《排灌机械》2001,19(4):23-27
充水式潜水电机的热传导和散热方式比较复杂,一般在计算潜水电机温升时,多采用类比法来计算,而类比法计算精度较低,本文采用简化热器法计算潜水电机的温升,经试验证明了该方法较为精确,它可以替代原精度较差的类比法。  相似文献   
118.
使用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法求解平面度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几何误差评定的迭代重加权最小二乘(IRLS-Iterative Reweighted Least Squares)算法。该算法采用一个迭代过程求解一系列加权最小二乘问题,并在每一步迭代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权系数进行调整,使其逐步逼近最优拉格朗日乘子。对于用CMM(坐标测量机)和其他设备得到的数据,可得到平面度误差的精确值。  相似文献   
119.
负压供水下盆栽大豆叶片的光合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一种自制装置,在负压灌溉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一系列供水吸力梯度,结合盆栽方式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及荧光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水吸力增加,土壤重量含水量下降,大豆叶片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增加; 吸力处理在50~70 hPa时光合参数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P n)下降的主要原因,120、140 hPa处理时非气孔限制起主要作用;随着光强(PAR)的增加,电子传递速率(ETR)增加,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与光化学淬灭(qP)下降,非光化学淬灭(qN)上升,4个处理中50 hPa吸力下的大豆叶片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0.
中水微灌系统生物堵塞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水微灌作为缓解农业水资源危机的一种灌溉方式,可以将污水灌溉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的污染减轻到最小,但中水微灌溉将会加大灌溉系统堵塞的可能性。通过对造成中水微灌系统生物堵塞的水质、堵塞原因及堵塞的严重程度的分析认为,中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会造成微灌系统的堵塞,但中水中的无机颗粒是造成灌水器堵塞的首要原因。微灌系统的堵塞取决于污水的处理工艺及中水水质标准,其中主要与灌溉水的pH值,TSS和BOD5等参数有关,这3个水质参数可以用来对微灌系统的堵塞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对于微灌系统堵塞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水质,合理配置过滤设备及使用大流量灌水器和具有自冲洗功能的灌水器等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