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3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662篇
林业   679篇
农学   419篇
基础科学   307篇
  689篇
综合类   3922篇
农作物   453篇
水产渔业   382篇
畜牧兽医   1458篇
园艺   553篇
植物保护   34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epatic portal interdicting on gastric mucosa of the liver cirrhosis rats an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famotidine on gastric mucosa. METHODS: Fif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group A (healthy rats), group B (healthy rats with interdicted hepatic portal), group C (liver cirrhosis rats without interdicted hepatic portal), group D (liver cirrhosis rats with interdicted hepatic portal) and group E (liver cirrhosis rats without interdicted hepatic portal and use of famotidine); The gastricfluid pH, gastric mucous content (GMC), gastric mucosa blood flow (GMBF) and the damage index of gastric mucosa (DIGM) of the every group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bove parameter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0.05). Compared with group A, GMBF of group C, D, and E were reduced (P<0.01), pH, GMC of group C, D and E were also reduced (P<0.05); DIGM of group C, D and E were increased (P<0.01). All the changes of group D were more obvious than those of group C (P<0.01);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the parameters between group E and group C (P>0.05). CONCLUSION: Hepatic portal interdicting can aggravate the gastric mucosa damage of the liver cirrhosis rat, and famotidine can protect against such gastric mucosa injury through improving the microcirculation of gastric mucosa.  相似文献   
152.
广东鹤山南亚热带丘陵人工林昆虫资源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2001年和2002年的调查结果,记述了广东鹤山南亚热带丘陵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四种人工林的昆虫种类,共计14目161科488种,本文记载11目84科216种。  相似文献   
153.
农情监测站点在全国的合理分布,是农情监测工作具科学性的基础。本文以棉花监测为例,讨论了棉花监测站布局的理论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布局方案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4.
牦母牛的最高月产奶量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和生产意义的数量性状,研究影响最高月产奶量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提高月产奶量来实现提高牦母牛产奶性能的目的.孕前期体重和管理因素对最高月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孕后期简单补饲的影响显著p<0.05).孕前期体重因素中最差水平组可减少最高月产奶量达 18.3kg(49.75%,p<0.01),管理因素中最好水平组比最差水平组增加最高月产奶量达14.9kg(5.92%,p<0.01),孕后期简单补饲组比对照组增加最高月产奶量达5.6kg(11.9,p<0.05).  相似文献   
155.
利用南方农区丰富的农田资源,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引草入田,是发挥草业优势,突破农村发展瓶颈,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探讨了西南地区农田的主要种植草种以及适宜西南地区的种植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6.
荒漠草原“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旱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是优良的旱生牧草,但其果实带毛、粘连,不适宜机械播种,而且种子发芽要求较高的温度、湿度,在荒漠草原地区直接播种,建立旱作人工草地难度很大。采用育苗,机械化植苗技术,在撂荒、退耕地建立旱作人工草地,具有成活率高、速度快,操作性强、成本低、简单易行的特点,可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效益显著,为荒漠草原地区生态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可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7.
三江源区四种栽培禾草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质膜相对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内源保护酶系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三江源区引种栽培的4种禾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和无芒雀麦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综合指标判定,4种牧草的抗寒能力为青海草地早熟禾最强,然后依次是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无芒雀麦的最弱。  相似文献   
158.
以pcDNA3.1-pIL-18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到了猪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成熟蛋白基因,通过KpnⅠ+SacⅠ双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了pET32c—pIL—18原核表达质粒。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中的基因片段连接正确。之后,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37℃、1.0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菌体裂解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分子质量约为33ku处出现了预期的目的蛋白。用8mol/L脲对表达产物变性,经Ni^2+NTA柱纯化,透析复性,得到了纯化的IL-18蛋白。Western—blot分析证实,纯化的重组IL-18蛋白具有反应活性。上述研究结果为重组IL-18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9.
总结了经历20多年选育的BMY牛所取得的进展,再通过3~5年的努力将完成BMY牛的培育,届时BMY牛将是一个适应我国南方炎热地区的热带肉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0.
基于GIS的三江源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们的多次科考调查和青海省对野生动物的调查结果等有关资料图件,对三江源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干扰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选择9种鸟类、15种哺乳动物、20种植物作为本研究的指示物种,利用GIS制作了主要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图。选择放牧、人口、居民点、公路等因素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干扰因素,制作出三江源地区干扰强度空间分布图。然后根据物种的丰富度和特有性、脆弱性和干扰程度等指标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性地区,做出了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地区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