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3篇
  免费   1522篇
  国内免费   1925篇
林业   1820篇
农学   1441篇
基础科学   912篇
  2204篇
综合类   11667篇
农作物   1610篇
水产渔业   976篇
畜牧兽医   3467篇
园艺   1727篇
植物保护   1076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78篇
  2022年   1125篇
  2021年   1111篇
  2020年   1128篇
  2019年   1075篇
  2018年   737篇
  2017年   1202篇
  2016年   810篇
  2015年   1287篇
  2014年   1338篇
  2013年   1508篇
  2012年   2073篇
  2011年   1949篇
  2010年   1817篇
  2009年   1626篇
  2008年   1597篇
  2007年   1462篇
  2006年   1217篇
  2005年   966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菟丝子致死薇甘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入侵的害草,已经由珠江三角洲扩散到粤东、粤西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山区。在薇甘菊的天敌调查中看到菟丝子寄生于薇甘菊,严重时可以把薇甘菊致死。我们在本所的实验园中栽种薇甘菊,并让其被菟丝子Cusuta chinensis Lam.寄生,结果证实菟丝子在两个月左右,完全可以抑制薇甘菊的生长,最终把薇甘菊致死。这可能是以草治草的一种新途径,但是菟丝子也是我国农作物的一种重要昌,如何利用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为害,而又不使菟丝子对薇甘菊的伴生植物和鞭它农作物造成为害,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菟丝子致死薇甘菊的机理更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2.
转Bt基因棉在安庆市大面积种植后害虫发生特点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调查,转Bt基因棉大面积种植后,棉铃虫、红铃虫发生减轻;棉叶螨发生加重,为害时间延长;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面积扩大,为害程度加重。据此初步提出了当地转Bt基因棉害虫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3.
AIM: To prepare gfp-bcl-XL-contained recombinant adenovirus(rAd-gfp-bcl-XL).METHODS: Bcl-XL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pEGFP-C3-bcl-XL, subcloned into shuttle plasmid and formed transfer plasmid of pAdTrack-CMV-bcl-XL. Then pAdTrack-CMV-bcl-XL was linealinzed with PmeI and co-transformed into BJ5183 bacteria with adenovirus genomic plasmid of pAdEasy-1. The identified recombinant adenovirus plasmid was digested with PacI and transfected into 293 cells to packag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particles. The target gene was detected by PCR.RESULTS: There were about 35% positive recombinant bacterial clones after the co-transformation of pAdTrack-CMV-bcl-XL and pAdEasy-1 into BJ5183. Recombinant adenovirus particle were produced and further amplified after the transfection of pAdEasy-1-gfp-bcl-XL into 293 cells. PCR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recombinant Ad contained bcl-XL gene. The titer of the purified rAd-gfp-bcl-XL was 6.5×1012 PFU/L. CONCLUSIONS: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bacteria is a convenient and high efficient method to prepare rAd-gfp-bcl-XL. This affords a good gene transfer vector for the gene therapy in human’s diseases.  相似文献   
64.
施氮量对棉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施氮肥量对棉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中、高3种施氮肥水平处理条件下,随着氮肥量的增加,棉田棉铃虫落卵量增加,棉苗蚜、棉叶螨种群数量减少,发生为害减轻,但棉伏蚜种群数量增加。中等施氮肥条件下,第二、三代棉铃虫幼虫数量高于低和高施氮肥处理,对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两种β-环糊精的衍生物甲基-β-环糊精(M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和对紫外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MCD和HPCD能增强甲基对硫磷的水溶性,在25℃下,20 g/L的MCD和HPCD溶液中,甲基对硫磷溶解度比在纯水中分别提高了21.91和17.92倍;另外,3 g/L、6 g/L MCD和HPCD分别处理的甲基对硫磷,其光降解速率分别加快了4.87~6.85倍。增溶作用和光敏效应主要是由于MCD和HPCD与甲基对硫磷形成包合物引起的。  相似文献   
66.
应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WatersTM480型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0.01M磷酸钾(pH=7):乙腈(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5 nm,含量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建立了RP-HPLC法检测绵羊尿中克洛素隆含量的方法.方法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尿药含量在0.01~5.0μg/ml及5.0~30.0μg/ml范围呈良好线形关系(r=0.9993、0.9995),方法平均回收率99.32%,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91%、6.28%.尿药最低检测限0.005μg/ml.试验绵羊以7 mg/kg单剂量经静脉、肌肉及口服三种途径给药后,尿中药物浓度分析表明,克洛素隆经体内处理后主要经肾脏排泄,给药96 h内,静注经尿排泄原药为81.76%,肌注为64.03%,口服为48.50%.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富铁酵母对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32只家免随机分成富铁酵母高、低剂量组,FeSO4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灌服富铁酵母(Fe元素8 mg/kg、4 mg/kg)、FeSO4(Fe元素4 mg/kg)及空白生理盐水;连续5 d后,检测红细胞C3g受体花环率和复合物(IC)花环率.结果:富铁酵母较FeSO4及空白组能显著提高红细胞C3h受体花环和红细胞复合物(IC)花环的百分率,但高、低剂量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富铁酵母能显著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8.
多花黑麦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现行生产中常用的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在昆明地区的物候期、株高、草产量、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指标的规定表明,在生长初期,特高的生产性能比其余3个品种都好,但生长一段时间后,邦德的生产性能明显超过特高(P<0.05),抗锈王略高于特高(P>0.05),旺饲的生产性能最差(P<0.05)。因此,邦德是一个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的品种。  相似文献   
69.
温度对杨树菇栽培性状影响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温度环境因子对杨树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菌丝体营养生长以 2 5~ 2 7℃为最适。原基分化温度 11~ 16℃ ,子实体发育以 13~ 2 6℃最适 ,不同菌株的最适温度存在差异。通过对日平均气温与杨树菇生产周期和产量、品质的关系试验 ,温度与病害发生关系试验 ,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杨树菇各生理阶段的最适温度范围 ,为杨树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温度环境因子的基础数据和调控依据。  相似文献   
70.
对水稻品种抗褐飞虱不同生物型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抗褐飞生物型Ⅱ与分蘖力相关显著,与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不显著。水稻品种抗褐飞虱孟加拉型与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有效穗相关显著;与生育期相关极显著;与分蘖力、株高、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