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8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736篇
林业   434篇
农学   481篇
基础科学   320篇
  840篇
综合类   3576篇
农作物   461篇
水产渔业   301篇
畜牧兽医   1287篇
园艺   576篇
植物保护   39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610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AIM: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gastrin on the 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 (COX) and several growth factors in rat gastric mucosa. METHODS: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fasted for 24 hours and subcutaneously injected with saline or gastrin 17 at doses of 1 μg/kg, 10 μg/kg and 100 μg/kg,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COX-1, COX-2, 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 (HB-EGF) and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in the gastric mucosa were examined using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Effects of a potent gastrin receptor antagonist YM022 on the expression of COX-1, COX-2, HB-EGF and HGF in gastric mucosa were also evaluated. RESULTS: Gastrin dose-dependent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OX-2 and HB-EGF in rat gastric mucosa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COX-1 and HGF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with gastrin. However, pretreatment with YM022 dose-dependently abolished the up-regulation of COX-2 and HB-EGF expression induced by gastrin.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gastrin up-regulates COX-2 and HB-EGF expression in rat gastric mucosa, indicating that COX-2 and HB-EGF are involved in pathogenesis of the gastrin-related gastric mucosal hyperplasia and carcinoma of stomach.  相似文献   
112.
本文采用典型调查法 ,就小尾寒羊在豫西地区的饲养方式及农户适度饲养规模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 ,在海拔 40 0 m以下的丘陵地区或牧坡陡峭的山区宜采用舍饲 ,在丘陵和浅山区宜采用半舍饲的饲养方式。根据对比分析 ,豫西地区农户小尾寒羊的最佳饲养规模为每个劳动力可平均饲养成年母羊 4~ 6只 ,其年末最佳存栏量为 2~ 3只成年母羊  相似文献   
113.
秦川牛运铁蛋白 (Tf)多态性与体尺、体重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 :( 1 )秦川牛体尺、体重的优势基因为TfD1与TfE ;( 2 )在胸深性状上 ,TfEF型的LSE值极显著地大于其它各基因型值 (P <0 .0 1 ) ,TfD1E、TfD1D2 、TfAA、TfEE、TfD2 E、TfD1D1、TfD2 D2 、TfAD1的LSE值显著地大于TfD2 F值 (P <0 .0 5) ;( 3)其他 8个性状各基因型值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114.
羊驼Cytb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羊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并与骆驼科其它物种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分析了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并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羊驼在骆驼科动物中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羊驼与骆马和美洲驼存在的遗传差异相对比羊驼与原驼大,为传统分类学中的羊驼是原驼驯化以后的一种家养驼的提法提供了分子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应用PEF成功从奶牛脾脏中提取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并与常规提取法和复合酶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经理化特性分析,奶牛脾脏转移因子是以低分子多肽(〈10kD)为主的混合物,含有少量核酸和氨基酸.实验表明,将物料溶解于6倍质量的磷酸盐(pH7.0)缓;中液中,在脉冲电场强度为25kV/cm,脉冲数为16μs,和流速为2mL/min的条件下,提取液中低分子多肽的含量有最大值9.85mg/mL.PEF提取率是常规方法的2倍,复合酶法的1.47倍.PEF法耗时短,操作简单,成本低,因此,PEF提取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提取非特异性奶牛脾脏转移因子方法.  相似文献   
116.
根据鸡白痢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的rfbS基因在第237和第598位碱基的不同,设计和合成了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鸡白痢沙门菌的PCR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鸡白痢沙门菌临床分离样品进行了PCR鉴定。结果显示,该PCR方法能够特异性地鉴定鸡白痢沙门菌,检测灵敏度达100PgDNA。对35个经常规方法鉴定的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进行鉴定,鉴定出33株鸡白痢沙门菌,符合率为94.3%。表明,建立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能够准确而快速地鉴定鸡白痢沙门菌。  相似文献   
117.
对番鸭呼肠孤病毒S12和S14毒株S基因组(S1-4)中σA、σB、σNS和σC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鸭呼肠孤病毒(DRV)与禽呼肠孤病毒(ARV)的σA和σNS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6.0%~77.1%和78.4%~79.6%,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5%~91.2%和91.6%~92.7%;而具有诱导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中和抗体的σB和σC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60.3%~64.4%和2.7%~9.9%,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1.4%~62.0%和22.6%~26.7%;DRV和ARV抗原性存在差异。而DRVS12/S14与法国89026株σA、σB、σNS和σC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0.0%、93.6%、87.9%~88.0%和93.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1%、94.3%、95.7%~95.9%和93.7%。进化树分析表明,DRV与ARV形成不同的分支,DRV是正呼肠孤病毒属中不同于ARV的一种新的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terra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辛烷磺酸钠-柠檬酸缓冲液(10∶90,V∶V),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保留时间约6.23min。三聚氰胺在1.0~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6),在添加浓度为20~100mg/kg范围内,三聚氰胺添加回收率在90%~95%,RSD小于5%。  相似文献   
119.
从发生在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斑点叉尾(鮰)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病鱼的肝脏、肾脏内分离到1株高致病性菌株(CCF00024),人工感染健康鱼表现出与自然病鱼相同的症状,并从中分离获得同种细菌,证实其为斑点叉尾(鮰)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病原菌.形态、生理生化检测表明,该菌为非发酵型直杆菌,严格需氧,革兰氏阴性,极生多鞭毛,对除麦芽糖和甘露糖以外的多种糖类不利用产酸,氧化酶阴性,DNA酶、蛋白酶、脲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MR、VP阴性.在以该菌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AY970826)和GenBank及RDP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CCF00024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聚在一簇,特别是与S.maltophilia M5-1的同源性最高,序列相似性达99.6%,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将其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磺胺甲(口恶)唑、磺胺异(口恶)唑、阿齐霉素、洛美沙星高度敏感,而对新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先锋霉素V和链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0.
中国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大蜂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 Anderson & Trueman 2000,通称“大蜂螨”)是对世界养蜂业威胁最大的蜜蜂病虫害。2000年重新命名之前,它一直被称为雅氏瓦螨(Varroa jacobsoni Oudemans1904)。2000年初,澳大利亚安德森(Denis L.Anderson)对采集自亚洲各地东方蜜蜂(蜂螨原始寄主)和世界各地西方蜜蜂的大量大蜂螨样本进行线粒体(mtDNA)测序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原被归入雅氏瓦螨的东方蜜蜂寄生螨,应划分为2个种,一个是新界定的雅氏瓦螨,主要分布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已发现9个基因型;另一个是新定名的狄斯瓦螨,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东方蜜蜂和世界各地的西方蜜蜂,已发现11个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