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林业   304篇
农学   178篇
基础科学   156篇
  308篇
综合类   1728篇
农作物   253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779篇
园艺   232篇
植物保护   1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减氮施肥对菠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菠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方法,研究尿素不同施肥处理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达到菠菜生产合理施肥的目的 .结果 表明:适量的减氮施肥对菠菜植株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影响不显著,但过量的减施会显著影响菠菜的株高和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菠菜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品种间菠菜硝酸盐含量下降及草酸含量下降,分别达到显著水平.综合比较,以"夏丽"品种在减氮20%处理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2.
西藏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条件和地理优势,为植物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孕育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植物资源。采用野外实地踏查,采集、整理标本以及查阅大量文献等方法,对该区蔷薇科观赏植物资源及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蔷薇科观赏植物30属244种,是西藏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第五大科,种数仅次于菊科、禾本科、豆科、杜鹃花科。其中,单种属有8属,占该区蔷薇科植物总属数26.67%;寡种属(含2~10种)有14属,占总属数46.67%;大型属(11种及以上)有8属,占总属数26.67%。水平分布上以藏东南高山深谷区的种数最多,有162种,占种数的66.94%;垂直分布上以海拔800~5 200m处为主。与四川、云南的相似性程度最高。该区以伯舒拉岭以北的三江河谷地带;尼洋河、帕龙藏布流域、易贡藏布中上游及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翼,伯舒拉岭以西的低山地带等暖湿带生境的丰富度最高。该区蔷薇科观赏植物地理分布类型共8种和4个分布区变形,温带成分优势突出,与北温带、旧世界温带、东亚都存在着联系;热带成分次之。该区蔷薇科观赏植物以观花观果类优势最为明显。研究认为,西藏蔷薇科观赏植物资源较丰富,对西藏地区寒冷、多岩石、土壤贫瘠等恶劣的生态环境来说,无疑是丰富局部区域生态群落结构、增加园林植物种类、提高绿化率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23.
芪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因其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已引起多方关注。芪合酶是芪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关于它的研究已广泛开展。本文对芪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药理作用,芪合酶的结构、功能,以及芪合酶基因的表达、芪合酶的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和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4.
本实验是松茸口服液制备醇溶性物质提取部分。将超声波辅助水提取和弱碱盐溶液提取后的残渣用乙醇溶液提取,以多酚和三萜的总提取率为检测指标,对提取的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提取的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多酚和三萜的得率分别为1.16 mg/100g和0.23 g/100g。  相似文献   
25.
自然低温胁迫下3种桉树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临安市3种桉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低温下,各桉树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总的来说,邓桉>柳桉>巨桉;自然低温(日最低气温-3.6℃)对柳桉和巨桉造成较大损害,而邓桉可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光化学效率,以及利用不断增加的qN来进行耗散,具有较强的抵抗低温胁迫伤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3例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患者,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41例,误诊1例,漏诊1例;定位诊断率约95.3%。肿瘤以单侧单发为主,其中恶性转移瘤多来自肺癌,且大部分与原发灶来自同侧。肾上腺肿瘤形态多规则,内部回声多为均匀低回声,少许瘤体呈高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大部分肿瘤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对直径大于3 cm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临床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何峰  李向林  仝宗永  马钊 《草地学报》2020,28(1):273-278
本研究旨在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混播草地放牧利用的生产潜力和集成全草型集约化肉羊放牧育肥技术模式。2017-2018年,在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开展了2年羔羊育肥的划区轮牧试验,研究了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的地上生物量、育肥羊增重以及羊肉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超过11.2 tDM·hm-2,5月份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的粗蛋白为20.92%,每公顷紫花苜蓿混播草地可满足51只育肥羊、放牧育肥150天,每只增重30 kg所需的干物质、代谢能和粗蛋白三个方面的全部需求。与此同时,紫花苜蓿混播草地还可以显著增加羊肉中欧米伽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n-6/n-3比例为2.72,羊肉健康品质显著提高。以紫花苜蓿混播草地为基础的全草型肉羊放牧育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我国苜蓿产业以及草地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吴勇  刘晓静  蔺芳  童长春 《草业学报》2020,29(9):94-105
为科学准确地评判河西走廊苜蓿主产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中施肥措施对其产品质量及生产收益的影响,本研究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通过2016、2017年2年田间试验,以该区域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平衡施肥推荐方案(N 103.5 kg·hm-2、P2O5 105 kg·hm-2、K2O 90 kg·hm-2)为对照,探讨了不施肥及3种不完全施肥(缺氮偏施、缺磷偏施、缺钾偏施)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各处理均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蛋白总量,降低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从而改善了紫花苜蓿品质,并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氮、磷、钾平衡施肥相比,各偏肥处理的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均显著低于平衡施肥,尤以缺磷偏施的降幅最大,2016、2017年2年的产量和蛋白总量降幅分别达到25.9%、25.7%和33.4%、33.1%。因此,磷是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的养分限制因子,氮、磷、钾对该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影响顺序为:磷>氮>钾。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出河西荒漠灌区紫花苜蓿的施肥效应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最优,为DEA有效;不完全施肥的3个评价单元及不施肥评价单元为DEA无效,其中,不施肥经济效益最低,3个不完全施肥评价单元中的缺磷偏肥的紫花苜蓿经济效益比缺氮偏肥和缺钾偏肥更低;另外还以DEA模型推算出不同施肥措施下紫花苜蓿饲草生产经济效益改进的具体方案,其中,不施肥的紫花苜蓿饲草生产需调整的幅度最大,调整额度达10678.88 CNY·hm-2,各施肥措施需调整的幅度排序为:不施肥>缺磷偏施>缺氮偏施>缺钾偏施。  相似文献   
29.
30.
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主体功能区的动态变化模拟将成为优化其空间格局的科学依据。文中选择呼包鄂为研究区,以2007-2015年数据为基本资料,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最低脆弱度为约束,对研究区2016-2020年间发展情景进行仿真。模拟表明:人口与经济规模对研究区经济持续发展以及脆弱性的降低无显著作用。应进行相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经济增长与社会持续发展,提升生态环境的综合质量,进而降低区域发展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