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9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林业   311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229篇
  383篇
综合类   2363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296篇
畜牧兽医   876篇
园艺   436篇
植物保护   21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转基因八棱海棠与苹果品种亲和性的微嫁接早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慎春  乔玉山  彭明炜  章镇 《果树学报》2005,22(2):97-100,F002
用微嫁接法鉴定嫁接亲和性的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和生根率有较大影响,生根 愈伤同步的方法可以同时获得较高的嫁接成活率和生根率。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八棱海棠(Malus micromalus)与 苹果(Malus pumila)品种富士,嘎拉以及新红星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3.33%,92.86%,73.34%。嫁接后15 d左右,接穗 新叶开始生长;嫁接后2个月,嫁接苗移栽成活率分别为73.07%,73.91%和55%;移栽后3个月,3种嫁接苗的茎杆 粗度均匀,无大小脚现象。初步结果显示,转基因八棱海棠与富士、嘎拉均具良好的嫁接亲和性,而与新红星的嫁接 亲和性稍差。  相似文献   
12.
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杏鲍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黄豆粉,最佳碳氮比是60:1,最佳无机盐是硫酸钙。杏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培养料最适含量为75%,最适pH为5.4。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蔗糖3%,酵母膏0.1%,KH2PO40.1%,MgSO40.05%;培养基最佳初始pH、250mL三角瓶装量、接种量、种子菌龄分别是3.5、80mL、10%和120h;用10L发酵罐发酵时,最佳培养条件是种子种龄144h、28℃、接种量10%、通风量2.5L/min。  相似文献   
14.
管氏肿腿蜂的寄生与产卵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在双条杉天牛幼虫上的产卵行为,其行为过程包括聚集、检验、蛰刺、清理寄主、取食、游走、产卵、休息。在不同寄主上,管氏肿腿蜂卵的分布存在差异:在桑虎天牛幼虫上卵大部分横向排列在寄主体表,两侧和背腹面卵的数量差异极显著;在黄粉虫幼虫体表卵的分布是随机的,卵的排列方向无规律性.从接蜂到产卵,有产卵经验的雌蜂所需的时间显著短于无产卵经验的雌蜂。  相似文献   
15.
噻二唑基-3-哒嗪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取代的二酰基肼环合后,得到中间体2-芳基-5-氯甲基-1,3,4-噻二唑,然后与2-叔丁基-4-氯-5-羟基-3(2H)-哒嗪酮反应,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噻二唑基哒嗪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1H NMR、高分辩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粘虫P.separate W.有较好的抑制生长活性,其中化合物 3b 的EC50值为21 mg/L。  相似文献   
16.
对宁夏毛乌素沙地退化草原种植不同林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后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及草地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柠条林对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有积极的作用,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随柠条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随林龄年份的增加,群落结构更趋于稳定.草地生产力由于土壤储水量相对较高,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草产量受季节降水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相对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β_2兴奋剂莱克多巴胺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克多巴胺(RCT) 属苯酚胺类β肾上腺素激动剂, 因能增强运动员、动物运动肌肉, 提高运动成绩, 被国际奥委会列为禁用兴奋剂药物。同时RCT因具有营养再分配、促进蛋白质合成, 增加酮体瘦肉率, 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 有可能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畜产品的生产, 而其残留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 被禁止或限定在畜产品生产中使用。因此, 研究RCT的分析测定方法, 对于畜产品的安检和兴奋剂的检测都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对兴奋剂莱克多巴胺的药理、毒理性质以及检测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宝岛蕉幼苗氯化钠胁迫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宝岛蕉幼苗叶片,研究处理后宝岛蕉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及叶质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褪黑素100μmol/L能够降低宝岛蕉幼苗叶质膜透性,提高叶片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提高幼苗耐盐性,以缓解氯化钠胁迫对宝岛蕉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果蔬采后冷害机制及其防控是当前采后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科技问题。果蔬冷害发生是由内在因子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并借鉴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成果,果蔬采后冷害发生调控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本文综述了热带果蔬采后冷害发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和冷害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能量代谢调控果蔬采后冷害作用,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防控果蔬冷害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