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08篇
  114篇
综合类   1070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178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种子包衣剂对棉花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采用自行研制的10种棉花种子包衣剂M,MPS,HZ-10B,TRL,TRO,WF-1,TRH,TRPS,MH-2B和TRM包衣棉花种子,进行大田直播育苗、大田营养钵育苗和室内沙培育苗,研究了供试种衣剂对棉花发芽、出苗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能显著提高棉花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显著降低死苗率;种衣剂处理使主根显著增长,侧根数显著增多,苗高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2.
为筛选出具有优良组胺降解能力的细菌,并探索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使用乳酸细菌(MRS)、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葡萄糖琼脂(VRBDA)和2216E琼脂培养基对传统发酵鲭鱼(Scomber japonicus)中的组胺降解菌进行分离纯化,测定其生长、产酶特性及对发酵鲭鱼生物胺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菌株V-TB-2-5具有较高的降组胺活性,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结合形态特征确定为产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zotoformans)。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该菌的生长和产酶条件范围为20~40℃、pH值5~8、NaCl浓度0~3.5%(质量分数w/v),最适生长和产酶条件为30℃、pH值6、1.5%NaCl。酶反应的最适条件为30℃、pH值7。Mn2+、Mg2+和K+等金属离子对酶有激活作用,Fe3+或EDTA则有抑制作用。在传统发酵鲭鱼中,人工强化接种菌株V-TB-2-5与对照组相比组胺含量明显下降,组胺降解率为18.2%~40.7%;同时,接种组中亚精胺含量下降极显著,而精胺则上升。本研究为菌株V-TB-2-5在水产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组胺生物降解的控制提供了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鉴定大豆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 (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s/hydrolases, XTHs) 基因家族,分析其表达模式和对低磷养分胁迫的响应,初步明确大豆XTH38调节根系生长的功能。  【方法】  供试大豆品种为粤春03-3 (YC03-3),拟南芥野生型为哥伦比亚 (Columbia-0,Col-0) 生态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大豆XTH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大豆的XTH家族成员进行进化分析。采用水培方法,设定高磷对照(HP,KH2PO4 500 μmol/L)和低磷处理(LP,KH2PO4 25 μmol/L)营养液培养,将大豆幼苗处理14天后,取大豆幼苗的根和叶,使用定量PCR分析幼苗中5个GmXTHs的表达;将在1/2 MS固体培养基上发芽2天的超表达GmXTH38株系和Col-0分别接种到HP、LP、低铁 (LFe,Fe 0 μmol/L)、中铁(MFe,Fe 50 μmol/L)和高铁 (HFe,Fe 500 μmol/L)固体培养基上,7天后测定GmXTH38株系的侧根长度和密度。  【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了大豆XTH基因家族共有61个成员,分为3个不同亚组,其中GmXTH38与AtXTH9、AtXTH23位于同一亚组。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GmXTH基因家族成员在大豆器官或组织的表达模式不同,其中GmXTH28、GmXTH38、GmXTH41和GmXTH52受LP诱导表达,特别是GmXTH38在大豆根和叶中的表达均受LP诱导。与大豆一致,LP条件下GmXTH38启动子在拟南芥幼苗根、叶的活动强于HP处理。在高磷和中铁(植物正常生长养分需求量)条件下,拟南芥异源超表达GmXTH38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侧根数目和侧根密度。在LP、LFe和HFe胁迫下,与Col-0相比,超表达GmXTH38拟南芥材料主根变短、侧根数和侧根密度减少;超表达GmXTH38导致Col-0侧根形成对LP的敏感性增加;超表达GmXTH38导致Col-0侧根密度在LFe或HFe胁迫条件下下降程度更明显,超表达GmXTH38增加拟南芥主根生长对LFe或HFe的敏感性。  【结论】  大豆基因组存在61个XTH成员,分别为GmXTH1~GmXTH61。GmXTH38在大豆根叶均受LP诱导。超表达GmXTH38 在正常养分条件下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和侧根数目;超表达GmXTH38改变拟南芥根系在磷铁养分胁迫条件下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4.
cry30Fa1水稻(KF30-14)会显著控制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种群数量增长,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相关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获得了一个表达量有显著差异的基因NlHRP,并克隆了该基因。序列分析表明,NlHRP编码了一个富组氨酸蛋白,无保守结构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羽化24、72、96 h的褐飞虱雌虫的NlHRP表达量,结果显示该基因在KF30-14褐飞虱实验种群中的表达量均高于MH86实验种群,且在羽化72 h时,达到显著差异;对羽化后72 h褐飞虱雌虫的头、胸、卵巢、中肠、脂肪体的NlHRP表达量检测发现,NlHRP在褐飞虱的头、胸、中肠表达量较高,其中KF30-14褐飞虱实验种群雌虫的NlHRP在头部表达量显著升高。推测NlHRP可能与褐飞虱适应转cry30Fa1水稻的抗性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揭示转cry30Fa1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制提供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995.
脂氧酶是大豆产生豆腥味的主要原因,培育脂氧酶完全缺失大豆新品种可以从加工源头上解决加工去腥难题。在F2分离世代筛选脂氧酶缺失体是无腥味大豆育种的关键。本研究对现有的ISDS-PAGE电泳技术筛选方法进行改进,在苗后子叶展开期,取鲜子叶20 mg,快速无损测定脂肪氧化酶,由过去的播前切粉取样,改为苗后鲜子叶取样,改良后的方法不仅能清晰鉴别Lox-1,2,3三种同工酶缺失与否,同时确保含目标性状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为大豆脂氧酶缺失育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6.
AIM: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Kupffer cells in the process of tree shrew chronically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METHODS: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Group A consists of 6 tree shrews that were identified as persistently infected with HBV; group B consists of 3 tree shrews that were suspected as persistently infected with HBV; group C consists of 4 tree shrews that were not inoculated with HBV and were applied as normal controls. Liver biopsies were collected regularly from all animals, and the Kupffer cells were isolated, purified and primarily cultured. The techniques of flow cytometry, immunohistochemistry, lysosomal fluorescent probe staining and real-time RT-PCR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and function of these Kupffer cells. RESULT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ount and proportion of CD163+ cell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nd group C (P<0.05). Meanwhil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levels of lysosomal, the number of lysozyme-positive cells and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TNF-α in the Kupffer cell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nd group C (P<0.05). CONCLUSION:Kupffer cells may play a regulatory role during host’s chronic HB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997.
998.
琼胶降解菌AT-22的筛选和产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青岛近海的红藻(Gelidium amansii)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活力的海洋琼胶降解菌AT-22,对其生长、产酶特性和酶活力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AT-22所产琼胶酶为诱导酶,0.2%葡萄糖的添加对菌株产酶有抑制作用。该酶作用的最适pH值为6.0-7.0,最适温度为40℃,最适底物质量分数为1%~1.2%,Ca^2 的添加对酶促反应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Fe^3 、Mn^2 、Cu^2 和Hg^2 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对两种鲈形目鱼类红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和卵形鲳碜Trachinotus ovatus的鳃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红笛鲷和卵形鲳够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红笛鲷的中部鳃丝表面一部分较为平坦,基部鳃丝表面则凹凸不平。红笛鲷的鳃小片高度要较卵形鲳够鳃小片高。红笛鲷和卵形鲳够鳃上皮的几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存在细微的差异。红笛鲷鳃上的扁平上皮细胞界限清楚,而卵形鲳够鳃上扁平上皮细胞表面遍布不规则的微嵴,细胞界限模糊。红笛鲷鳃丝表面的氯细胞数量多于卵形鲳够,这可能与两种鱼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长期演变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生产上存在的沙糖橘小果多、中果比例偏低,进而影响果实销售价格与效益等问题,笔者于2017~2018年开展大、中、小果实在树冠分布调查和改进环割对沙糖橘坐果率、果实大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丰产树近60%的小果分布在树冠下层;改进环割的5年、7年生树的中果产量比常规环割分别提高了4.5%和5.3%;改进环割的5年、7年生树小果产量比常规环割降低4.5%和6.9%,小果数量降低6.9%和13.4%。改进环割能极显著降低树冠下层平展枝和下垂枝坐果率、结果数量和小果数量,保持中等或较健壮的树势,株产量和中果产量较高,是提高沙糖橘中果比例、增加优质果率的有效环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