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8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81篇
林业   284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147篇
  420篇
综合类   1938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647篇
园艺   340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2004年12月,从荷兰引进19个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L.)品种,栽种于昆明翠湖公园,通过其适应性和开花特点观察,筛选出世界真爱(World s Favourite)、莺者(Inzell)、奥莉丝(Ollioules)等10个适宜于昆明地区冬季栽种,且开花性状表现较好的郁金香品种。  相似文献   
102.
以棉籽油及油脚为原料,经由甲酯化、异构化、聚合及酰胺化等反应,合成了汽车涂料固化剂,探讨了聚合反应的机理,并进行了应用性研究。试验表明,由棉籽油合成的聚酰胺,可以作为汽车电泳涂料固化剂,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栀子黄色素浸提条件的优化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正交设计 L16(44×23)就栀子黄色素浸提的果实破碎度、浸提次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液比共 5 个因子与浸取液中栀子黄吸光度、果胶量的相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破碎度和浸提次数为影响光度显著效应因子,果实破碎度和浸提温度为影响胶量显著因子。在此基础上,选择出了果实破碎度 20 目、浸提时间 35 min、浸提温度 20 ℃、液比 4 ml/g、二次浸提为栀子黄色素浸提的较优条件。在此条件下,栀子黄色素浸提所得的液状产品得率为 15.5 %。  相似文献   
104.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A蛋白、类病毒脂质体和病毒样颗粒,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相应的检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3种抗原包被所建立的ELISA方法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但单独表达的HA蛋白和类病毒脂质体特异性更好,而且类病毒脂质体有更高的免疫反应性,与灭活全病毒相比安全性更高,故在H5N1亚型AIV抗体水平检测方面更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苑和囿是业界认定属早期园林类型之一,囿的出现不早于殷商。野牛须先驯为畜,方可进囿。牛鼻绳是嫩竹篾扭成的绳,穿进牛鼻两孔间壁肉的穿孔,大犍牛就可被驾驭。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家畜驯化工具,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跨进农牧社会门槛的"门栓"。这是人类1万年前首次改造和利用自然、发现自我价值的时代,也是苑和囿同时涌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6.
柑橘类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类植物精油(CEOs)是从柑橘类植物中提取的芳香类混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D-柠檬烯(D?limonene),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CEOs具有选择性抗菌活性,在动物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不同的CEOs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研究其抗菌机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CEOs的化...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在病害发生条件下进行玉米LAI的遥感估算,针对41个不同抗性的玉米自交系品种,通过人工接种方法,获得了不同病害严重程度(1~9级)的LAI数据,同时采集了地面高光谱和无人机多光谱数据,构建了K近邻算法、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分类树和决策分类树分类模型对病害进行分类,对玉米种质资源抗病性进行了划分。基于不同玉米病害胁迫程度分类结果,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梯度提升回归树、极端梯度增强算法、轻量梯度提升机4种机器学习模型对玉米LAI进行反演,讨论了不同模型在病害胁迫下的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生育期玉米病害程度进行划分,基于地面高光谱识别精度分别为84.72%(梯度提升分类树)、47.67%(支持向量机)、55.05%(K近邻算法)、83.02%(决策分类树)。基于病害分类结果,本文利用无人机多光谱数据估算了不同病情等级胁迫下的玉米LAI。构建了4种集成学习模型对不同病情等级的LAI进行估算,4个LAI反演模型的总体反演精度(rRMSE)分别为:19.11%(梯度提升回归树)、15.94%(轻量梯度提升机)、14.51%(随机森林回归)和15.45%(极端梯度增强算法)。其中极端梯度增强算...  相似文献   
108.
细根作为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性状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以黔中龙里县林场的马尾松林为对象,测定3个林龄马尾松林(25、37、52 a)群落中马尾松与优势灌木的12个根功能性状,分析随林龄变化根性状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随马尾松林龄增长,马尾松细根性状指标存在显著性变化;其中马尾松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随林龄增长表现为52 a>25 a>37 a的马尾松林;马尾松根生物量密度、根体积密度和根直径随林龄增长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组织密度随着林龄增长则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下优势灌木组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同种灌木的根长密度、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马尾松林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化。马尾松的根生物量密度、根体积密度、比根长、比表面积和根直径随林龄增长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这表明马尾松细根随林龄变化对资源获取利用的策略发生着改变;马尾松倾向于以更长的细根长度而不是更大的根表面积获取资源,相较于高林龄林分,低林龄林分马尾松林的马尾松根系有更高的比根长,表现出低投资高收益的生态策略。  相似文献   
109.
以烟草秸秆为试材,利用烟秸秆替代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原料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对比了3种不同原料对双孢菇产量及单品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烟秸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出菇集中,第一潮菇占总产量的60%以上;前三潮菇产量达18 kg/m2以上;与玉米秸秆相比,用烟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总产量和平均单品重显著增加;与玉米芯相比较,用烟草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总产量和平均单品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0.
针对采用姿态传感器监测散养蛋鸡行为过程中存在加速度信号易受噪声干扰,不同行为加速度信号特征尚不清晰的问题,以立体栖架散养蛋鸡的三维空间行为为目标,在构建蛋鸡穿戴式行为监测系统,获取不同行为加速度信号的基础上,研究小波阈值、CEEMDAN、CEEMDAN结合小波阈值对加速度信号的降噪效果,分析蛋鸡6种典型行为活动的加速度信号特征。结果表明:1)小波史坦无偏似然估计(Rigrsure)阈值的降噪效果更好,降噪后信号的信噪比(SNR)为17.613 2,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5 0;2)根据XY轴加速度标准差分布特征,可将蛋鸡三维空间行为活动强度由低到高分为趴卧和站立、采食和饮水、行走、跳跃4类,各类行为活动的加速度信号标准差差异极显著(P<0.001)。本研究表明,小波Rigrsure阈值法在对蛋鸡空间行为活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降噪的同时可以保留更多的有效信息,可根据加速度标准差对蛋鸡典型行为的活动水平进行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