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4篇
  免费   500篇
  国内免费   941篇
林业   886篇
农学   1040篇
基础科学   678篇
  1204篇
综合类   2749篇
农作物   465篇
水产渔业   332篇
畜牧兽医   1056篇
园艺   381篇
植物保护   43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472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482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 研究不同产量水平下枣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不同时期枣园土壤和植株养分的关系,为南疆红枣高产提供土壤管理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南疆高中低3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枣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产量水平下枣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不同土层和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速效钾含量逐渐升高。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MBD)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6 7;土壤微生物量碳与骏枣展叶期0~2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膨大期20~4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枣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各养分含量均保持在良好水平,土壤养分及植株养分能对微生物量碳、氮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62.
江西省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定量研究2008—2017年江西省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各项水资源指标的区域差异,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08—2017年江西省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利用变差系数、泰尔系数和空间分级分类法,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了江西省2008—2017年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竹笋”七色差异评价法对江西省各项水资源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结果] 南昌市2008—2017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对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年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46%,处于不健康状态,而整个江西省平均开发利用率不到25%,水资源状况呈现健康的状态;江西省2008—2017年工业用水和农业水量分布差异较大,11市的生活用水和总用水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江西省2008—2017年人均水资源和地均水资源区域差异的差异值小于380,处于“竹笋”七色模型的稳定区,2008—2017年期间波动小。[结论] 整体来看江西省各市水资源禀赋差异性较大,要综合多个因素,深度剖析各个地区的水资源各类指标,比如人口数量、气候、环境、地形、文化差异等,因地制宜,才能使水资源真正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达到人与水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63.
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目前已经纳入国家战略,在世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粮食总量和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与环境治理,建立粮食加工监管全程追溯系统,深化粮食科研院所改革,构建上下协同、功能互补和配置高效的粮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推进粮食品种与区域结构调整,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等方法,从而促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64.
砷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之一,在砷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过程中往往忽视纳米颗粒能够使结合态的砷重新释放,导致有效态砷浓度升高,探究土壤中黏土矿物对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五价砷(As(V))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农田土壤砷修复理论以及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蒙脱石和高岭石改性石英砂,通过砂柱迁移试验系统地研究了GO、As(V)和GO-As(V)在填加0%、10%、30%和50%的蒙脱石和高岭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岭石和蒙脱石改性石英砂填加比例的增加,GO和As(V)的迁移能力均呈降低趋势,且GO和As(V)在不同条件下的迁移曲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GO在50%高岭石和蒙脱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回收率相对于石英砂柱分别下降了14%和17%,As(V)分别下降了15%和12%;在共迁移试验中,GO和As(V)在石英砂柱中回收率分别上升至99%和100%。分析表明,As(V)在蒙脱石改性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能力大于高岭石改性石英砂,而GO与之相反;当GO和与As(V)共迁移时,二者在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均大于其单独迁移。本研究表明GO、As(V)释放到土壤后,能够加速As(V)的迁移,造成土壤砷污染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965.
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全量贮存及肥料化还田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推进粪污全量贮存和肥料化还田模式在规模化奶牛场的应用,该研究以存栏500头规模奶牛场为例,分析了粪污收集量、贮存工艺与设施和粪肥还田等内容,提出了粪污贮存池设计容积和粪肥还田配套土地面积等参数。结果表明:奶牛粪污全量收集量为17.33 t/d,全量贮存设施分为舍内贮存池和舍外贮存囊2种。单个舍内贮存池尺寸为85 m×12 m×2 m(长×宽×深),粪污存储期9个月,所需贮存池数量为5个,总容积10 200 m3;舍外贮存囊占地尺寸为90 m×30 m(长×宽),深2.2 m,总容积5 615 m3。粪肥全部还田所需土地面积与种植作物类型和种植制度相关,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小麦+玉米和水稻(1年2熟)时,需配套土地分别为248.4、400.6、122.8和127.0 hm2。粪肥还田成本为10.37万元/a,全部还田可节省化肥22.8万元/a,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2.43万元。  相似文献   
966.
为研究小麦秸秆热解过程中碳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依托连续式作物秸秆分段均匀炭化联产系统,基于热解炭化生产工艺,测算及分析碳元素在秸秆热解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及迁移转化量,利用HSC Chemistry软件模拟微量元素在秸秆热解炭化过程中的组分变化,分析了8种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为生物质热解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撑,为提高秸秆热解炭品质提供强有力保证。结果表明:经测试及测算得到的碳元素迁移足迹图符合碳元素质量守恒定律,碳元素迁移到热解炭中41.12%,以固定碳存在;22.83%迁移到焦油中,以大分子长链烃和环链烃存在;26.62%的碳元素以六碳内的短链烃存在于热解气;4.71%迁移到木醋液中为醛、酮、酸等。小麦秸秆中含量在100μg/L以上的8种高富集微量元素里,K、Na、Ca、Mg主要以硫酸盐、磷酸盐及氯化物形式存在于热解炭中,Al、Fe多以氧化物、硫化物以及硅、氧共融物形态被大量保留在热解炭中,而P、S元素在热解炭化过程中的析出主要是有机结合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967.
以一芽一叶的福鼎大白茶鲜叶为原料,设定6个微波杀青的时间梯度(0、30、60、90、120、150 s),按时间点取样,测定在制品的含水率、容重、色差Lab值、长度、宽度等,研究微波杀青时间对茶在制品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杀青的进行,在制品的含水率在前90 s匀速缓慢下降,而后急速下降,容重在微波30 s后显著下降;茶在制品的平均相对长度差、相对宽度差和面积差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微波60~90 s时相对最小;在制品色差L值、|a|值、b值随着微波杀青的进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微波前90 s均较鲜叶有显著提升,而后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微波杀青时间和含水率均对L值、|a|值、b值、相对长度差等呈显著影响,总体上看以微波杀青60~90 s最有利于获得较优的外形属性。  相似文献   
968.
郭萌  张帅  王怡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8):173-177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以秦巴山区商洛市核桃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AHP-SWOT研究方法,构造战略四边形,计算战略类型方位角,绘制产业发展战略类型、强度图谱,将定性描述的战略决策问题进行量化研究。研究表明,商洛市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高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会大于威胁,战略系数ρ大于0.5,发展战略类型为实力型开拓战略,抓住外部发展机遇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方案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基于此,提出了紧抓政策和市场机遇、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整合资源和品牌优势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9.
为探索干旱胁迫对春小麦萌发期生长的影响,筛选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性指标。以宁夏灌区和雨养区的2种粒色(红皮和白皮)40份春小麦的抗旱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胚根长、胚根数、胚芽鞘长和一叶长的影响。利用广义遗传力分析法,筛选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性指标。胚根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均大于0.55,遗传力的控制程度稳定。雨养区的红粒种子胚根长的遗传力高达0.95;雨养区的红粒种子的胚芽鞘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达0.94,但其遗传力控制程度不稳定,最低遗传力仅为0.06;胚根数和一叶长的遗传力很低,且控制程度极不稳定。春小麦萌发期胚根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控制程度稳定。其次是胚芽鞘长,但其遗传力的控制程度不稳定。胚根长可作为春小麦萌发期的抗旱指标鉴定抗旱材料,以胚芽鞘的长度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970.
Polysulfonamide (PSA)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In this study, PSA fibers were prepared separately via two different spinning way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wet spinning and electrospinning. Fluid motion of wet spinning and electrostatic field of electrospinning were modeled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spinning process. The properties of fabricated PSA fibers were characterized systematically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rmal gravity analysis (TGA) and electronic strength tester.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pinning proces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truding force of the wet spinning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electrospinning. The larger extruding force makes the alignment of macromolecules inside fiber relatively uniform, an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crystallization happens. According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PSA fibers could be improved due to a higher proportion of crystalliz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G test are coincid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SA fiber prepared by wet spinning has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n that fabricated by electrospin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