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7篇
  35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ation of crystalline methionine or coated methionine supplemented in diets of Pacific white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feed utilization. Five iso‐nitrogen and iso‐caloric diets were prepared in which diets were supplemented with cellulose‐acetate‐phthalate (CAP), tripalmitin‐polyvinyl alcohol (TPA), acrylic resin (RES) coated l ‐methionine, hydroxyl‐methionine calcium (MHA) and crystalline l ‐methionine diet (MET, control), respectively. After 7 weeks, shrimp (0.81 ± 0.01 g in initial body weight) weight gain fed with MET and RES die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 (P < 0.05), while feed conversion ratio of shrimp fed with R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others (P < 0.05). Crude protein (as wet weight basis) in whole body of shrimp fed the RES diet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e others (P < 0.05). Methionine contents in muscle of CAP and MHA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ET group (P < 0.05). Apparently digestibility for essential amino acid of MET group was the highest except methionine. In the present study, RES coating methionine appear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feed protein utilization and enhance growth performance of Pacific white shrimp fed with low fishmeal practical diet.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通过提取南海西沙海域水体样本的环境DNA,利用鲸类线粒体12S r RNA和16S r R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目视观测的结果探讨环境DNA技术在鲸类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4种通用引物在鲸类鉴定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用4种通用引物在西沙海域19个站点的样品中检测到5种鲸类,分别为热带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长吻飞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弗氏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小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 edeni)和短鳍领航鲸(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采样过程中观测到的3种鲸类分别为:热带斑海豚、长吻飞旋海豚和瑞氏海豚(Grampus griseus)。两种方法检获的优势物种一致,利用环境DNA技术检测到了未被观测到的物种。结合引物Cet-12S和Marver3的检测结果可以涵盖所有站点(n=17)和所有鲸类物种(n=5),表明针对不同基因片段的引物结合使用有利于检测效果的提高。对于检出的鲸类序列和物种数,4种引物之间不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63.
磷脂作为类脂的一种,对鱼类(尤其是仔、稚鱼)的生长、存活、发育及抗应激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磷脂的生物学特征、在鱼体内的消化、吸收及转运过程、磷脂的合成途径及其与胆固醇的交互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鱼类和甲壳类对磷脂需要量的差异,为鱼类养殖过程中磷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4.
为评价珠三角河网初级生产力,于2015年3月、6月、9月、12月对其进行取样调查,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初级生产力时空差异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结果表明,珠三角河网初级生产力(碳,C)为98.81~927.21mg·(m~2·d)~(-1),均值为346.51 mg·(m~2·d)~(-1)。调查区域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明显,总体上表现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各站位初级生产力均值以珠江桥站位最高[600.61 mg·(m~2·d)~(-1)],市桥站位最低[232.60 mg·(m~2·d)~(-1)]。初级生产力与透明度、氮磷营养盐、叶绿素a呈正相关关系(P0.01,n=52),与硅酸盐呈负相关关系(P0.01,n=52),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指数(EI)呈线性相关关系。珠三角河网以中营养、富营养为主体,与其他水域相比,初级生产力较低,污染程度较严重,需防止其向富养化发展。  相似文献   
65.
李宜聪  廖凯  姬仁磊  方炜  徐丹  麦康森  艾庆辉 《水产学报》2019,43(11):2405-2412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茶多酚对大菱鲆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13.51+0.31) g的大菱鲆幼鱼为实验对象,设计4组添加不同梯度茶多酚(0%、0.01%、0.02%和0.05%,干重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和500 mg/kg)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01%~0.02%茶多酚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增重率(WGR);饲料效率(FE)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升高,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大菱鲆肝体比(HSI)呈降低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②鱼体组成分析表明,投喂添加茶多酚饲料组大菱鲆鱼体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在茶多酚添加水平为0.02%~0.05%时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组;③与对照组相比,投喂添加茶多酚饲料组大菱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且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茶多酚的添加水平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随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且在添加水平为0.02%~0.05%时显著低于对照组;④大菱鲆肝脏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表达量随着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且在添加水平为0.02%~0.05%时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量随茶多酚添加水平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量变化趋势与FAS相反,且在添加水平为0.02%时达到最高值。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表达量随饲料中茶多酚添加水平升高而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高脂饲料中添加茶多酚能促进大菱鲆生长、降低肝脏脂肪过度沉积并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高脂饲料中添加0.02%茶多酚是大菱鲆幼鱼生长的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66.
牛阴道脱出也称牛阴道脱垂,是兽医临床中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实践中分阴道半脱和阴道全脱。阴道半脱指部分阴道壁脱出于阴门,特征:卧地时脱出而站立时还纳。阴道全脱指整个阴道壁脱出于阴门,排球大或篮球大,特征:卧地时明显而站立时不能还纳。牛阴道脱出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在兽医床多年,采取手术和中药同步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7.
为探究饲料中棕榈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对大黄鱼(Larmichthys crocea) [初始体重为(30.51±0.16) g]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EPA富含油、DHA富含油、棕榈酸和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分别配制棕榈酸/(EPA+DHA)比例分别为1∶5、1∶1和5∶1的3种等氮(约43%粗蛋白)、等脂(约11%粗脂肪)饲料,并分别命名为P0、P50和P100组,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从肌肉基本指标与分子基因层面探究饲料对大黄鱼抗氧化能力与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P0和P50组大黄鱼肌肉具有显著高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和咀嚼性(P<0.05)。P0组大黄鱼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P50和P100组(P<0.05);P100组肌肉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P0和P50组(P<0.05)。P100组大黄鱼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2基因(SOD2)和过氧化氢酶基因(CA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P0和P50组(P<0.05);P0组肌肉核因子E2相关因子基因(Nrf2)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P50组(P<0.05),P100和P0组、P100和P50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SOD1),P0、P50和P100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P50组大黄鱼肌肉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P0和P100组(P<0.05),P0、P50和P100组大黄鱼肌肉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棕榈酸含量较高时,大黄鱼肌肉质构特性降低,抗氧化能力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在饲料棕榈酸/(EPA+DHA)值发生改变时,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变化与鱼体内氧化应激和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联仍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8.
仿刺参肠道潜在益生菌对稚参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稚参期仿刺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分离自仿刺参肠道的潜在益生菌在稚参养殖中的应用效果。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将3株潜在益生菌分别鉴定为Bacillus sp.(GSC-1)、Bacillus sp.(GSC-2)和Enterococcus sp.(GSC-3)。分别以103、105或107 CFU/mL的GSC-1、GSC-2、GSC-3或灿烂弧菌浸浴稚参以检验潜在益生菌对稚参期仿刺参的安全性,7 d后各潜在益生菌浸浴组的稚参成活率均高于同浓度的灿烂弧菌处理组;GSC-1和GSC-3在实验浓度下对稚参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可作为稚参的潜在益生菌;而107 CFU/mL GSC-2浸浴组稚参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GSC-2不适合作为稚参的潜在益生菌。将潜在益生菌GSC-1和GSC-3以109 CFU/g的比例与鼠尾藻粉混合后饲养稚参20 d,潜在益生菌处理组的稚参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和变色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SC-1处理组稚参的成活率和变色率显著提高(P<0.05),GSC-3处理组稚参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潜在益生菌GSC-1和GSC-3均有效增加了稚参的总菌数(P<0.05),GSC-1还有效降低了稚参的弧菌数(P<0.05);潜在益生菌GSC-1和GSC-3均可显著提高稚参体组织中的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活力(P<0.05),GSC-1亦显著提高了其酸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GSC-1和GSC-3处理组稚参的抗灿烂弧菌感染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GSC-3显著降低了灿烂弧菌攻毒后稚参的死亡率(P<0.05)。综上所述,潜在益生菌GSC-1和GSC-3对稚参期刺参安全无毒,能够促进稚参的健康生长并提高其抗病能力,因而GSC-1和GSC-3均可作为益生菌应用于稚参养殖中。  相似文献   
69.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研究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Vc缺乏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实验用皱纹盘鲍成鲍初始体质量为(74.32±0.43)g,初始壳长为(84.36±0.24)mm.配制了Vc缺乏(0.0 mg/kg)和高剂量添加(4 967.5 mg/kg)2个水平的人工饲料进行饲喂.经过170d的养殖后,分别构建肝胰腺和肾脏Vc缺乏消减cDNA文库.消减杂交效率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被富集了大约25和25~210倍.从两个文库中随机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在肝胰腺消减cDNA文库中获得63个片段,其中已知功能基因占54.0%,Gene ontology(GO)按照功能将其分为4类:代谢相关基因占15.9%,细胞代谢相关基因占30.2%.生物调节相关基因占4.8%,其他功能基因占3.2%.未知功能基因占46.0%.在肾脏消减cDNA文库中获得39个片段,其中已知功能基因占53.8%,GO将其分为3类:代谢相关基因占5.1%,细胞代谢相关基因占28.2%,生物调节相关基因占20.5%.未知功能基因占46.2%.其中,获得了包括细胞色素c氧化酶、葡萄糖-1脱氢酶、α-葡萄糖苷酶、β-1,3-D-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藻酸盐裂解酶以及铁蛋白等在其他动物中被证明与Vc合成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皱纹盘鲍Vc的合成和代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刺参池塘养殖系统中发酵饲料的制作与投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海带粉、扇贝边粉、豆粕、虾粉、马尾藻粉按照40∶18∶20∶7∶15的配比混合,经浸泡、研磨等预处理后,加入0.25%~0.5%的水产诱食酵母,发酵72h。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经过发酵处理后,饲料中的大分子蛋白发生降解。按照刺参体重3%的投喂量进行为期50d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组刺参的生长明显优于普通饲料组(未发酵饲料),可见发酵饲料能够更好地满足刺参健康、快速生长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