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3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1519篇
林业   1713篇
农学   2074篇
基础科学   1152篇
  2344篇
综合类   5031篇
农作物   987篇
水产渔业   661篇
畜牧兽医   2361篇
园艺   593篇
植物保护   102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679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616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606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663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722篇
  2012年   944篇
  2011年   1100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831篇
  2007年   777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459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305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02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114.
研制了2CZD-1型段茎式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甘蔗种植的开沟、施肥、自动取种、自动排种、覆土和覆膜等工序,适用于宽窄行甘蔗种植。设计了机架、取送种机构、转盘施肥机构、旋耕覆土机构、覆膜机构和液压传动系统等结构,其中取送种机构采用排冗结构实现均匀排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甘蔗种植机的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并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甘蔗种植机的覆土厚度合格率、种植密度、伤芽率、漏植率及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等性能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为8~80 Hz时,机架容易发生共振,且最大位移可达28.12 mm。田间试验表明,该种植机的种植密度为142325芽/hm^2,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3.6%,伤芽率为2.8%,漏植率为4.7%,种植深度合格率为89.3%,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8%,工作生产率为0.32 hm2/h,符合甘蔗种植机的设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5.
卢江平  赵理名 《农业工程》2016,6(3):127-129
为发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浙江省缙云县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归纳总结了缙云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和成效,并对该县当前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缙云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6.
117.
为尽快实现上海崇明奶牛布鲁氏菌病和牛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净化目标,通过建立奶牛场"两病"输入性风险评估和内部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奶牛场"两病"流行史,构建了上海市规模化奶牛场"两病"风险评估分级体系;应用该体系将奶牛场划分为高、中、低风险场,为实施分类管理策略奠定基础。运用该体系,对上海市崇明区奶牛场每年开展1次"两病"风险评估分级。经过连续3年的风险分级与管理,崇明区奶牛场的"两病"净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并使崇明奶牛"两病"区域净化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表明该体系符合上海市奶牛"两病"净化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18.
为了解国内外奶牛疫病预警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归纳了奶牛疾病的预警要求,分析了国内外8种疫病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奶牛养殖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兽医巡检预警技术:该技术较为成熟,但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牛场迅速、高效预警的需求。二是奶样体细胞数测定技术:可初步诊断隐性乳腺炎,但需要额外细菌培养和检测确诊。三是奶牛群体改良测定技术:以监测生产性能为主,仅可预警奶牛乳腺炎及酮病。四是计步器及发情、反刍项圈预警技术:同时具备发情与反刍监测功能,但仅适用于牛群的发情与反刍监测。五是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或算法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但预警效率受限。六是智能化体温连续远程监测及预警技术:可预警口蹄疫等重大传染病,但无法完全替代临床诊断,不能监测病原微生物。七是基于AI和群体热成像的奶牛行为分析技术:可以监视记录奶牛行为与温度特征,锁定病畜,但对发病初期无异常行为的牛只无效。八是生物气溶胶激光光谱测量技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浓度,达到预警疫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军方监测人类重大疫病。未来的奶牛疫病预警技术需要进一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奶牛重大疫病预警诊断。本文为预警监测技术的本地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9.
为了准确高效地检测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探寻适宜的检测方法。比较分析了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铝试剂法和羊毛铬花青R比色法所测交换性铝的差异性、精密度、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测交换性铝无显著性差异。但羊毛铬花青R比色法的精密度优于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和铝试剂法,羊毛铬花青R比色法平均回收率达99.28%,准确性高于另2种方法。羊毛铬花青R比色法的线性范围在0~0.32 mg/L,对应吸光值范围在0~0.778;铝试剂法的线性范围在0~0.8 mg/L,对应吸光值范围在0.006~0.157;与铝试剂法相比,羊毛铬花青R比色法的线性范围小于铝试剂法,但其吸光值范围大于铝试剂法。羊毛铬花青R比色法显色剂与显色物质吸收峰间隔较远,测定背景干扰小,方法灵敏度较高。羊毛铬花青R比色法检测单个样品的平均用时为4.2 min,检测效率高于另2种方法,且操作简捷,适用性较高。因此,推荐羊毛铬花青R比色法为土壤交换性铝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0.
[Objective] Dimorphic InDel markers can be used for cotton variety identification and purity detectio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cotton seed testing, and to play a role in molecular breeding of cotton. [Method] Based on the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of 121 cotton varieti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e InDel markers with high polymorphism we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 and were applied in the genetic distance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by using 66 cotton varieties in China. [Result] Totally 10 967 InDel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data of 121 cotton varieties. Among the 85 pairs of InDel primers synthesized, 64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35 from At group and 29 from Dt group. The minimum average allelic frequency(MAF) of At and Dt chromosomes were 0.45 and 0.3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PIC were 0.49 and 0.40, respectively. The genetic distances of the 66 cotton varieties ranged from 0.04 to 0.65 centimorgan (cM), with an average of 0.39 cM. The two varieties with the largest genetic distance were Simian 3 and CCRI 36, and the two varieties with the smallest genetic distance were Xumian 18 and Xuza 3. [Conclusion] The 64 cotton dimorphic InDel markers can effectively reveal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eties based on the genetic distance, and distinguish cotton varieti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hich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