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7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904篇
林业   1160篇
农学   1048篇
基础科学   566篇
  999篇
综合类   4655篇
农作物   653篇
水产渔业   442篇
畜牧兽医   1738篇
园艺   658篇
植物保护   44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446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919篇
  2010年   922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748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持续控制小麦叶锈病及促进小麦的抗叶锈病育种工作,2019—2020年自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采集自然感叶锈病的小麦病叶,经分离获得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利用43个小麦叶锈病鉴别寄主材料对其致病类型进行鉴定,并对其毒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70份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中共鉴定出67个致病类型,主要致病类型为THS、SHJ、PHS和SHS,出现频率分别为8.8%、7.6%、5.9%和5.9%。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的单孢分离物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10、Lr12、Lr22a、Lr22b、Lr29、Lr33、Lr35和Lr36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超过90.0%,而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9、Lr24、Lr25、Lr28、Lr38、Lr40、Lr41、Lr42、Lr43和Lr13+3ka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小于10.0%。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显示,3个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对抗叶锈基因Lr1、Lr2a、Lr3、Lr14b、Lr18、Lr21、Lr26、Lr27+31、Lr32和Lr37的毒力存在显著分化。浙江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少的毒性因子(4.73)和毒性值(600...  相似文献   
152.
153.
按照普通植物种子的情况,推定灵芝孢子的结构有完全充满、部分充满、有大空隙和无种仁4种形式。为此,按照这4种形式分别说明了灵芝孢子受高等静压作用时,孢子壁的破坏方式和灵芝孢子有效成分的溶出方式。  相似文献   
154.
凉山州高原粳稻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燕  华劲松  蔡光泽  郑传刚 《种子》2006,25(6):14-17,20
凉山州高原粳稻在自然环境中抽穗后3~4d开始开花,5~8d进入开花盛期,10~12d相继结束;1日内的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12:00~16:00;每朵颍花开花历时60~110min不等;闭花授粉粒和停止发育粒教因品种而异;水稻开花与颖壳内湿度、田间温度和生态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5.
玉米转Bt基因自交系的抗玉米螟特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接卵和室内PCR分子检测,对采用回交法育成的Mo17Bt、478Bt、综3Bt和87-1Bt等4个转Bt基因自交系的抗虫性以及Bt基因的存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个转基因自交系群体的抗虫性明显提高,虫孔隧道长度比阴性对照平均缩短49.70%,差异达显著水平,但抗虫性不如阳性对照;群体内,单株间抗虫性仍存在差异,有高抗到高感不同类型,其  相似文献   
156.
钼对小白菜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钼对盆栽小白菜叶绿素、抗坏血酸含量以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CK),未施钼;试验1组(Mo1)施钼0.15mg/kg;试验2组(Mo2)施钼0.30mg/kg。盆栽3周后对小白菜取样,分别测定其硝酸盐、叶绿素和抗坏血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施钼量的增加,小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显著增加,且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与CK相比,施钼后小白菜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增加幅度更大,其中Mo1组和Mo2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Mo1组和Mo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钼可以显著改善小白菜的品质,有效防止其硝酸盐的累积。  相似文献   
157.
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籽粒中胚乳蛋白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武香粳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穗肥施氮时期对水稻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肥的施用提高了籽粒发育过程中单位干重蛋白质含量,以在倒0.5叶施用氮素穗肥影响最大;随施肥时期的延迟,稻米粗蛋白和谷蛋白含量逐步上升,醇溶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倒2.5叶施氮减少了强、弱势粒中蛋白组分的分布和含量,倒0.5叶施氮与此相反;胚乳  相似文献   
158.
抗草甘膦棉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草甘膦棉花最早于1997在美国释放,它是通过将编码抗草甘膦酶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导入珂字棉312而获得的抗性株.抗草甘膦棉花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3.2%到增加到2005年的60%左右.在这近十年内,抗草甘膦棉花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草甘膦的施用方法和时期的不正确操作对抗草甘膦棉花的根系生长、育性和产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1、外界因素,包括草甘膦施用方法在内的其他栽培措施和不利的环境条件,如高温,对抗草甘膦棉花的产量及生长的影响;2、内部因素,抗草甘膦棉花不同器官对草甘膦的吸收量及抗草甘膦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有关.因此,本文从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吸收分配、草甘膦的施用量和时期对抗草甘膦棉花根系生长、花药开裂及产量等方面综述了这些年来抗草甘膦棉花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对今后抗草甘膦棉花育种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9.
By analyzing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between gears and sealing blocks in compound gear pump with three idlers,the resultant hydraulic forces acting on seal blocks are obtained.The conclusion is the unbalanced resultant hydraulic forces are relatively small in magnitude.In the pump,the inner sealing edges are long and so it s Sealing effect is good,but the outer sealing effect is relatively poor because of its short sealing edges.The little unbalanced force pushes the sealing block to te pumping chamber,therefore it is advantageous to meliorating the pump's sealing effect,thereby to improving it's volumetric efficiency as well.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