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8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1300篇
林业   1906篇
农学   2181篇
基础科学   1116篇
  2052篇
综合类   4309篇
农作物   770篇
水产渔业   637篇
畜牧兽医   1799篇
园艺   529篇
植物保护   91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478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732篇
  2012年   935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849篇
  2008年   865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357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1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81.
Despite extensive evidence for regions of human visual cortex that respond selectively to faces, few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e cor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rest of the human body. We present a series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studies revealing substantial evidence for a distinct cortical region in humans that responds selectively to images of the human body, as compared with a wide range of control stimuli. This region was found in the lateral occipitotemporal cortex in all subjects tested and apparently reflects a specialized neural system for the visual perception of the human body.  相似文献   
982.
短季棉子叶荧光动力学及SOD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类型品种中棉16的可变荧光(Fv)、第二波(S-M)持续时间长,比早衰型晚5天消失,说明其光合磷酸化,CO#-2同化能力和PSⅡ、PSⅠ间电子传递能力强。同时叶绿素降解速度缓慢。SOD酶前期活性高,后期下降快,使之既早熟又不早衰。早熟早衰型品种中棉10的Fv、S-M最先消失,叶绿素降解速度快,SOD酶活性在整个暗处理过程一直最低,说明清除有害自由基能力差,故早熟又过早衰老。晚熟型辽棉7的荧光动力学过程,叶绿素降解速度以及前期SOD酶活性居中,但其中叶绿素绝对含量在衰老全过程中居首位。后期SOD酶活性高于其他品种,这可能与延缓衰老及晚熟有关。  相似文献   
983.
搜集豌豆品种对其进行品种适应性、丰产性等观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特旱年,本地品种具有较好的特性,应继续保持,但其营养成分,市场价格等都较低;其他5个引进品种虽然在产量上显著低于本地品种,但其营养成分,市场价格,食用品质都高于本地品种,应继续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84.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台湾当局推出"六大新兴产业规划",而大陆则提出了"七大新兴产业计划",两岸均把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将来提升产业升级、开拓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战略手段,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该文介绍了ECFA签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从加快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对接、促进两岸加强国际贸易、利于两岸改善投资环境以及有利于台湾稳定中国市场等方面阐述了ECFA的签订对两岸新兴产业合作发展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5.
矿质肥料对杉木苗根区土壤生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质肥料地施用显著地增加了杉木苗根区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总数3个处理氮,磷钾氮磷钾分别是对照2.29倍,1.14倍和2.89倍,其中细菌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真菌。矿质矿料对非根区土的微生物数量无明显影响,矿质肥料对杉木苗根区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复杂。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不受矿质肥料影响,磷钾和氮磷钾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蛋白酶活性,单施氮肥能很激活磷酸酶,而氮磷钾混施特别是磷钾混施不仅不能增强其活性,反而  相似文献   
986.
不同耕作制度对荒漠绿洲土壤物理性质和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疆进行的两年连续4茬免耕种植作物后,耕层免耕土壤的容重比传统耕翻土壤增加0.03-0.05g.cm-3,耕层土壤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水分容积分别减少0.81-1.82%、1.52-2.37%、1.02-2.42%,总孔隙度下降0.87-1.60%,而通气孔隙度增加0.58-1.55%;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温度效应总变化趋势是:耕作覆膜>传统耕作>免耕留茬>免耕覆盖秸秆,免耕降低土壤温度。但在一天内四种不同耕作方式耕层土壤温度上升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同,土壤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也相同,免耕可使土壤温度的昼夜温差变化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987.
叶面宝浸拌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叶面宝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药剂浸种和拌种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叶面宝浸拌种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产量,1000倍液、2000倍液、4000倍液浸种和200倍液拌种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17.9%,7.4%,3.0%和16.7%,1000倍液浸种和200倍液拌种的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同时,用叶面宝液浸拌玉米种子可提高发芽率,促进苗期生长和植株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988.
旧院黑鸡蓝壳蛋的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院黑鸡蓝壳蛋的比重(4.99),胆固醇含量(6.33mg/ml)均极显著高于伊莎褐蛋,蛋重(52.4g)极显著小于伊莎鸡蛋,哈夫单位(88.18)显著高于伊鸡蛋,蛋形指数(1.37)和蛋壳厚度(0.3176mm)与伊莎鸡蛋无显差异。旧院黑鸡蓝壳蛋和白壳蛋与农村散养的科白鸡白壳蛋的蛋重,比重,哈夫单位,蛋形指数等无左异。旧院黑鸡蓝壳蛋和散养科白鸡白壳蛋白壳蛋的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旧院  相似文献   
989.
岱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素的水平分布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岱海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及其水域面积逐渐萎缩的现实,本文系统地研究了TN、NH4^+-N、NO3^--N和Org—N在岱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岱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素的水平分布格局均体现出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为高值区的特征,揭示出岱海的氮污染源主要分布于北岸和西北岸;岱海表层沉积物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氮,铵氮则为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表层沉积物中全氮对底栖生物已经具有最低级别的生态毒性效应,对底栖生物群落及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990.
兰花炭疽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作者多年来对兰花发疽病的研究结果。先后在兰花32个种或品种的病叶中分离到炭疽病菌。根据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兰花炭疽病病菌的学名为 Colletotrichum orchidearum Allesch。该病菌主要侵染叶片,病斑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发病严重时造成全叶枯死。病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为25℃;适宜pH值为4~9,最适为6~7。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左右,适宜温度为20~30℃。用分离到的病菌培养产生的分生孢子制成悬浮液,人工接到兰花叶片上,不论有伤或无伤接种均可引起发病,这说明分离到的病菌对兰花叶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