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28篇
  免费   4096篇
  国内免费   2428篇
林业   3947篇
农学   2586篇
基础科学   1500篇
  7892篇
综合类   18378篇
农作物   3263篇
水产渔业   3376篇
畜牧兽医   24054篇
园艺   2616篇
植物保护   3740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1347篇
  2021年   1537篇
  2020年   1557篇
  2019年   1496篇
  2018年   1594篇
  2017年   2106篇
  2016年   1578篇
  2015年   1959篇
  2014年   2132篇
  2013年   3564篇
  2012年   3679篇
  2011年   3855篇
  2010年   3236篇
  2009年   3133篇
  2008年   3411篇
  2007年   3147篇
  2006年   2786篇
  2005年   2248篇
  2004年   1780篇
  2003年   1523篇
  2002年   1425篇
  2001年   1694篇
  2000年   1667篇
  1999年   1099篇
  1998年   411篇
  1997年   428篇
  1995年   394篇
  1992年   659篇
  1991年   781篇
  1990年   683篇
  1989年   720篇
  1988年   661篇
  1987年   627篇
  1986年   668篇
  1985年   591篇
  1984年   462篇
  1983年   412篇
  1979年   553篇
  1978年   431篇
  1977年   358篇
  1976年   365篇
  1975年   396篇
  1974年   459篇
  1973年   474篇
  1972年   447篇
  1970年   366篇
  1969年   400篇
  1968年   357篇
  1967年   3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为明确矮化中间砧苹果树合理的施肥位置,减少氮肥的浪费。试验于2018年和2019年,以‘烟富3’苹果/SH6/八棱海棠为试材,借助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萌芽前在树冠投影范围距树干由近及远的3个水平距离——内环、中环和外环施氮对新梢旺长期细根和土壤15N分布、树体15N吸收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苹果细根(直径≤2 mm)根长密度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呈衰减规律,主要分布在距离树干水平方向0~100 cm、垂直方向0~40 cm土层范围;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氮增加了细根根长密度,以施氮区内细根根长密度增加最为显著;从垂直方向0~20 cm土层施氮区细根根长密度增加量来看,内环施氮处理增幅最大,为对照的1.33倍~1.36倍,其次是中环施氮处理。各处理土壤15N含量峰值在水平方向均出现在施氮区域,在垂直方向均出现在0~20 cm土层。不同处理间树体细根根长密度与土壤15N分布空间吻合度(RLD-15N)差异显著,内环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中环和外环施氮处理。内环施氮显著提高了新梢旺长期树体新生器官氮素累积量,树体15N利用率表现为内环施氮>中环施氮>外环施氮;内环施氮和外环施氮土壤15N残留率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外环施氮。与外环施氮处理相比,内环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而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见,矮化中间砧苹果内环施氮有利于提高细根根长密度与土壤氮的空间分布吻合度,增加了生长前期新生器官含氮量,提高了树体15N利用效率,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因此实际生产中成年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推荐在靠近树干位置的1/3树冠投影面积处,即约为距树干水平距离0~75 cm范围内施氮肥。  相似文献   
992.
Landscape Ecology - Invasive plants cause significant impacts in forested areas throughout the world.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drivers on the...  相似文献   
993.
Landscape Ecology - Harmful effects of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can be detected across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yet most studies that aim to characterize these effects take place at a single...  相似文献   
994.
‘桂红’是从野生中华猕猴桃后代中选育出来的猕猴桃新品种。平均单果重94.4 g。果实短圆柱形,果顶平或微凸;果皮黄绿色、薄,果毛残存、柔软,果斑黄褐色。果肉外缘金黄色,中轴白色,子房桃红色,呈放射状,肉质细,汁多,清甜,有香味,干物质含量17.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70%,可溶性糖含量10.69%,可滴定酸含量1.56%,维生素C含量994.3mg/kg,含18种氨基酸,含包括硒在内的多种矿物质。在广西桂林地区,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995.
随着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化管理将在现代农业中广泛应用。针对智能化管理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尚鲜见报道的情况,该研究以日光温室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日光温室环境特征的分析,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低成本温室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并建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通过建模,建立不同子模块,实现蔬菜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996.
以大理州"红阳"猕猴桃枝干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法调查病原菌对其危害状况,对采集的10份病样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单孢纯化法获得病原菌,采用形态和分子法鉴定病原种类,以期明确大理州"红阳"猕猴桃枝干病害的发生状况及危害病原。结果表明:大理州"红阳"猕猴桃枝干病害发生严重,病株率高达69.6%,5个采样点共分离得到15个菌株,其中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厚坦镰刀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和间座壳属中一种(Diaporthe bohemiae)共4类病原菌出现频率最高,是优势种,分离率分别为55.6%、52.4%、49.8%和50.1%。利用柯赫氏法则对分离所得的所有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优势菌株对猕猴桃茎杆的致病性,进一步明确了引起大理州猕猴桃茎杆的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玉米间作菊花脑的高效栽培方法对玉米杂草的影响,以探究此间作方法对杂草的防效及间作经济效益,为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菊花脑间作处理(T)较玉米单作处理(CK),玉米产量增加,每667 m2产值增加2496元,增收效果明显;间作处理的玉米维生素C、粗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41.7%、3.6%、6.2%、14.2%;在玉米各时期CK处理杂草发生种类和相对密度均高于T处理;玉米成熟期T处理防草效果最好,株数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达87.64%和90.28%,有效减少杂草生长。综上所述,玉米间作菊花脑的高效栽培方法有效减少了除草剂的用量,菊花脑经济效益更高,能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显著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升黄瓜嫁接苗对设施栽培连作障碍的耐受能力,提高幼苗的抗病性与抗逆性,同时确保嫁接成活率,增加产品产量及品质,在传统的黄瓜嫁接方法基础上,改进出高效实用的生长点斜插嫁接法,为此创新出了专用嫁接工具——β形铝合金嫁接签,并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 201811595026.X);为了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在对砧穗进行特定处理的同时,还探索出了嫁接苗生长最佳环境的保障装置——育苗钢架。通过育苗基质的营养控制、省略嫁接夹具的插接方法及保温保湿的育苗钢架等系列配套技术的使用,使得生长点斜插嫁接技术具备了突出的实用性与高效性,十分适合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9.
为了验证生物有机肥对蔬菜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增产效应,以黄州萝卜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黄州萝卜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设置3个施肥处理:每667 m~2分别施用200 kg生物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200 kg灭活生物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常规施肥(每667 m~2施200 kg饼肥+20 kg三元复合肥)以及空白对照。结果表明:每667 m~2施200 kg生物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处理的萝卜667 m~2产量最高,为2 921.5 kg;在品质方面,萝卜含粗纤维7 g/kg,可溶性糖42 g/kg,水分92.6%;综合667 m~2效益最优,达到4 567.3元,产投比最高,为3.5。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河北省围场县委、县政府致力于把全县第一农业主导产业——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促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立足河北省围场县实际,论述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大优势以及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未来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指导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