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给设施西瓜种植中的高效病虫害防控方法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从产量、品质及对蚜虫、枯萎病的防效对传统西瓜病虫害防控方法(T1)、高效绿色防控方法(T2)和传统高温闷棚法(T3)种植条件下的设施西瓜进行比较。利用高效绿色防控方法种植的西瓜较其他处理单果质量大、果皮薄、产量高;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清甜;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营养丰富,品质提高;对蚜虫的持续防控效果好,有效减少了蚜虫的始发生量,较T1减少了15.54%,并可以安全、持续、有效控制蚜虫危害;T2、T3处理控制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效可达100%。综上,集成的设施西瓜高效绿色防控方法,较传统防治方法的产量、品质及蚜虫、枯萎病的防效都有显著提升,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辣椒田间(5~10行) 边行外各间作1行玉米的方法进行6种不同模式辣椒、玉米多样性种植控制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和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 、小斑病(Helminthosporiun maydis) 的病害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模式的辣椒、玉米间作对辣椒疫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害发生均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与单作相比, 间作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随辣椒行数的减少由35.0%逐渐增加到69.6%; 间作对玉米大、小斑病的控制效果随辣椒行数的增加由43.0%逐渐提高到69.3%。同时, 辣椒玉米间作可显著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其中, 5行辣椒间作2行玉米的复合产量和土地利用率最高, 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10行辣椒间作2行玉米的复合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但经济效益最高。与单作辣椒相比, 辣椒玉米间作的总产值增加1 683~2 012元/hm2 , 增幅达10%~12%。证明利用辣椒玉米间作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强农田稳定性可达到有效控制辣椒疫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米器件处理的活化水进行豌豆芽苗菜的生长培育,研究其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2个处理:纳米处理(T)和喷施清水对照(CK)。结果表明:与CK相比,T处理能有效促进豌豆芽苗生长,其中豌豆芽苗鲜质量增加12.43%,干质量增加10.20%,下胚轴粗增加9.13%,下胚轴长增加2.48%。T处理硝酸盐含量略高于CK,但低于国家规定的硝酸盐含量标准;T处理增加了豌豆芽苗可溶性糖含量,但对VC、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无增加效果。综合得出:与CK相比,T处理可显著增加豌豆芽苗菜的产量,提高其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4.
新型肥料对大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大蒜生产中化学肥料施用量,达到科学施肥目的,分析了新型肥料对大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金乡白皮大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规追施尿素(CK)、大量元素水溶肥料(T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有机叶面肥(T2)对大蒜植株生长势、蒜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株高、开展度、叶长、叶宽、叶片数、假茎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含量均表现为T2T1CK;可溶性蛋白含量T2处理最大,而T1处理和CK相同;硝酸盐含量则表现为T2T1CK。与CK相比,T1、T2处理平均鲜蒜头质量较CK分别增加了12.89%和23.48%,平均干蒜头质量较CK分别增加了13.58%和27.25%。综上所述,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和有机叶面肥增强了大蒜植株的生长势,显著增加了鲜蒜头和干蒜头产量,降低了鲜蒜头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大蒜营养品质指标含量。从蒜头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效果来看,T2处理效果最好,达到了减肥、增产及提高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春艳  魏雅冬  胡畔 《北方园艺》2023,(20):117-125
以平菇“灰美二号”为试材,采用不同用量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为主料配制7个基质配方(T1~T7),以杂木屑配方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配方对平菇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营养价值、生物学转化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筛选适合平菇栽培的杨木屑与玉米秸秆培养基质配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杨木屑和玉米秸秆为主料的栽培基质中平菇菌丝均能生长,但较高的杨木屑或玉米秸秆比例处理下菌丝长势、活力及子实体农艺生长性状均较差。氨基酸组分中,人体必需氨基酸(EAA)、人体非必需氨基酸(NEAA)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整体呈T7相似文献   

6.
以"黄贵人"彩椒为试材,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了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对早春日光温室有机栽培条件下彩椒的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在植株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病性方面均有提高。其中苗期施用+定植后叶面喷施+灌根(T2)、苗期不施用+定植后叶面喷施+灌根(T02)处理在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折合667m2产量上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增产率分别为64.38%、50.20%;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10.75、9.12mg/100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3.04%、2.26%;对蓟马的防效在第7天时分别达到96.9%、90.3%,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试验表明,普绿通植物免疫蛋白对提高彩椒植株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病性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有机彩椒栽培生产中推荐T2、T02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利用纳米材料处理活化水培育绿豆、红豆芽苗,研究其对芽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试验过程中所用水的活化时间分别为0、4、8、12 h。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与C K相比,T2处理的绿豆芽苗和红豆芽苗鲜质量分别增加9.3%和15.0%,胚轴长度与干质量也略有增加;品质方面,与CK相比,绿豆芽苗T3处理维生素C含量增加6.2%,T1处理可溶性总酚含量增加3.0%、类黄酮含量增加24.1%;红豆芽苗T2处理可溶性总酚含量比CK增加1.0%,T1处理类黄酮含量增加3.9%。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苦瓜连作障碍,选择嫁接和生物制剂6种处理方式进行试验,比较各处理方式的田间防效及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本地丝瓜为砧木嫁接苦瓜、复合微生物肥处理可以有效防控青枯病,相对防效均达到100%,其中嫁接处理是6种处理中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每667 m2利润较CK增加8 148.83元,其次为复合微生物肥处理,较CK增加7 635.51元。  相似文献   

9.
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蒜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蒜苗生产中化学肥料用量过大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设置CK(不施肥)、T1(普通化肥常量施肥)、T2(普通化肥减量施肥)、T3(缓释肥减量施肥)、T4(缓释肥常量施肥)5个处理,研究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蒜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减少化肥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蒜苗茎粗、叶宽、假茎长、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也可显著提高蒜苗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各指标分别增加78.2%、84.2%、12.6%;可显著降低蒜苗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大蒜素含量,产量增加4.1%,净收益提高9.7%。综上所述,缓释肥减量施肥有利于蒜苗生长,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又显著提高蒜苗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为本试验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9,(8):90-97
在基质袋式栽培条件下,以薄皮甜瓜品种‘玉美人’为试材,在甜瓜果实发育期,设T1(mN∶mP∶mK=3∶1∶6)、T2(mN∶mP∶mK=2∶1∶2)、T3(mN∶mP∶mK=2∶1∶1)3个不同氮钾含量水溶肥处理,山崎甜瓜营养液(mN∶mP∶mK=5∶1∶6)作为对照,通过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施肥方式,研究了不同处理下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变化规律,筛选出适合基质袋培甜瓜生长发育的水溶肥氮钾配方,以期为甜瓜水肥一体化生产中肥料的选择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期,T2处理甜瓜株高和茎粗优于其他处理,处理第8天时,较CK相比分别显著升高了14.89%和8.15%。T3处理根系活力最大,处理第16天时,根系活力较CK相比显著升高了26.85%。T1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最大,处理第24天时,叶绿素a含量较CK显著升高了5.81%,净光合速率较CK升高了6.88%。产量和品质的指标表现为T1处理最优,甜瓜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最高,其中单果质量、单株产量较CK分别提高了32.98%和9.75%。T1处理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CK提高了31.87%、25.00%、61.20%、21.01%和28.14%。植株中全N和全K积累量T1处理最高,植株全P含量T2处理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在基质袋栽培条件下,甜瓜果实发育期T1处理水溶肥可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适于果期通过水肥一体化方式施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方式对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麦、燕麦与黄瓜伴生,毛葱、白菜、芹菜与黄瓜套作,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黄瓜病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均显著降低了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芹菜-黄瓜和白菜-黄瓜处理效果最佳,霜霉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2.8%和46.4%;小麦-黄瓜,燕麦-黄瓜和毛葱-黄瓜处理白粉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66.3%、65.2%和83.2%。毛葱-黄瓜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但也提高了硝酸盐的含量;白菜-黄瓜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硝酸盐的含量,芹菜-黄瓜处理显著降低了维生素C的含量。小麦-黄瓜、燕麦-黄瓜、毛葱-黄瓜和芹菜-黄瓜均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李林章  张康达 《蔬菜》2024,(3):76-78
摘要:为了提高果园林下空地利用率,发展林下经济,经过2年水蜜桃—费菜林下栽培试验,总结了在桃林下套种费菜的生态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果园选择、费菜种苗繁育、套种、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套种模式下,明显改善了费菜的口感品质,比常规栽培增产10%~20%,费菜667 m2产量5 000~6 000 kg,水蜜桃667 m2产量1 500~1 750 kg,实现667 m2 经济效益近5万元;同时,可以减少果园杂草、病害和水蜜桃生理性裂果的发生。费菜林下套种生态栽培技术模式结合了水蜜桃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了良好的优势互补,生态经济效益明显,适合我国南方山区作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借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棚室葡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效果,本研究改依赖大量引种购苗为选用当地抗病优质种苗;改依赖杀菌剂治病为避雨覆膜滴灌控湿防病,改依赖杀虫剂治虫为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害虫,改依赖化学药剂除草为覆盖黑地膜,使葡萄的质量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同时改单一种植葡萄为高效经济作物草莓(花生)间套种,既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铵硝配比(CK,0∶100;T1,10∶90;T2,25∶75;T3,50∶50)对叶用莴苣生长及N、P、K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显著促进了叶用莴苣的生长,植株地上部鲜质量和经济产量分别增加了15.77%和15.21%;而T2、T3处理的地上部鲜质量、经济产量则显著降低。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叶用莴苣植株的N、P、K积累量均表现为T1CKT2T3,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铵硝配比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在20.17%~65.31%之间;与对照相比,T1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分别下降了14.79%和4.24个百分点,而T2和T3处理的氮素损失量和损失率均显著增加。综上,营养液增铵10%可以促进叶用莴苣植株的生长及对N、P、K的积累,且显著降低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5.
线辣椒玉米套作的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强  谢宝英  卢涛  程智慧 《园艺学报》2010,37(8):1247-1256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和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种情况下,线辣椒/玉米套作体系的产量优势,套作与单作在成熟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的差异,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论施氮肥与否,线辣椒/玉米套作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呈现产量优势,但生物产量套作优势比经济产量更明显。套作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比单作高出16.4%~22.1%、26.1%~30.5%和27.0%~51.5%,而套作的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降低4.0%~14.1%、4.4%~9.4%和4.3%~15.9%。套作优势在养分资源方面主要是因为吸收量的增加,而非利用率的提高;套作线辣椒的养分收获指数高于单作。不施氮肥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体系经济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93.2%和6.8%,生物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8.8%和11.2%;施氮肥时,对经济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5.2%和14.8%,生物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4.6%和15.4%。  相似文献   

16.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将产于新疆的蛭石作为主要基质原材料,采用添加不同体积的废弃物炉渣和菇渣进行基质复配的方法,以纯蛭石基质作为对照(CK),在日光温室栽培槽中开展黄瓜栽培试验,研究了以蛭石为主的不同基质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疆蛭石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和阿拉尔垦区黄瓜基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处理T2(蛭石∶炉渣∶菇渣=2∶1∶1)和T4(蛭石∶炉渣∶菇渣=3∶1∶1)的净光合速率高于CK;T2和T4的前期产量高于CK,其中T4前期产量较CK提高了46%;T2和T4的总产量分别较CK提高了21%和31%;T2和T4的果实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值优于CK。综上所述,处理T2和T4可用作黄瓜栽培,且T2适于优质栽培,而T4适于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17.
苏蔚 《长江蔬菜》2013,(22):40-42
在水培条件下,以定期更换营养液和通气为对照(CK),研究了不更换营养液、定期通气(T1)和不更换营养液、不通气(T2)处理对菜心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T1处理不影响菜心的生物量,而 T2处理显著降低了菜心的生物量;T1、T2处理显著提高了 VC 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T1处理可获得与对照相当的产量,并且可提高产品器官的营养品质、降低了硝酸盐含量,可作为菜心的简化水培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南丰蜜橘’果园土壤为对象,分析行间播种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清耕条件下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生草后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以 > 5 mm粒级团聚体居多(占比28.52% ~ 35.14%),而清耕对照处理以 < 0.25 mm粒级团聚体居多(35.51% ~ 36.86%);水稳性团聚体各处理均以 < 0.25 mm粒级团聚体为多(55.71% ~ 80.47%);大团聚体比重R0.25总体为黑麦草 > 白三叶草 > 对照。在0 ~ 10 和10 ~ 20 cm土层中,白三叶草处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26.03%、106.8%和57.69%、31.25%,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降低了13.29%和12.41%;黑麦草处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别提高了140.41%、125.17%和82.69%、64.58%,PAD分别降低了12.85%和16.61%,表明生草处理有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且禾本科类牧草黑麦草处理明显优于豆科类牧草白三叶草处理。生草处理较大幅度提高了0 ~ 10 cm表层土层水稳性团聚体中总有机碳和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且白三叶草处理明显优于黑麦草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团聚体MWD和GMD与1 ~ 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PAD与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现出负相关。生草处理能明显提高‘南丰蜜橘’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鲜食品质,且白三叶草处理明显优于黑麦草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蒜苗生产中化学肥料用量过大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设置CK(不施肥)、T1(普通化肥常量施肥)、T2(普通化肥减量施肥)、T3(缓释肥减量施肥)、T4(缓释肥常量施肥)5 个处理,研究缓释肥替代普通化肥对蒜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减少化肥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T1 处理相比,T3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蒜苗茎粗、叶宽、假茎长、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也可显著提高蒜苗中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各指标分别增加78.2%、84.2%、12.6%;可显著降低蒜苗硝酸盐及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大蒜素含量,产量增加4.1%,净收益提高9.7%。综上所述,缓释肥减量施肥有利于蒜苗生长,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又显著提高蒜苗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为本试验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