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8篇
  免费   658篇
  国内免费   1449篇
林业   1637篇
农学   2060篇
基础科学   1134篇
  2244篇
综合类   4066篇
农作物   832篇
水产渔业   465篇
畜牧兽医   1854篇
园艺   580篇
植物保护   9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597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466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433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864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845篇
  2009年   813篇
  2008年   764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750篇
  2005年   667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2年   2篇
  1925年   1篇
  1905年   1篇
  1896年   2篇
  18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研究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选用两个品种的光敏型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大卡"和"海牛"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采用全膜平铺穴播的方式,以8.33万、12.50万和16.67万穴·hm-2 3个种植密度进行种植,比较了各处理的生长发育指标和草产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在生育期方面,品种间从孕穗期开始后差异明显。在农艺性状方面,"海牛"两年的分蘖数和全株叶片数均高于"大卡",其他各性状均以"大卡"最高;两个品种的茎粗、分蘖数、全株叶片数、节间数、单株鲜重、单株叶重和单株茎重连续两年均随着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呈负相关关系;主茎叶片数随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产草量方面,连续两年"大卡"的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高于"海牛";鲜草产量均在8.33万穴·hm-2处理下最高,且呈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加鲜草产量下降的趋势;干物质产量丰水年2014年在16.67万穴·hm-2处理下最高,欠水年2015年在12.50万穴·hm-2处理下最高。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采用全膜覆盖方式种植光敏型高丹草时,品种应选择"大卡",在有灌溉条件或降水较多的地区,以16.67万穴·hm-2种植密度为宜;而在降水较少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12.50万穴·hm-2种植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102.
为获得草坪蘑菇圈病原菌拮抗生防菌剂的优化参数,本研究以拮抗蘑菇圈病原-肉褐麟小伞菌(Lepiota brunneo-incarnata)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CP01为目的菌,对其分别进行液、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类型及初始pH等条件,对最佳液态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物料、外源养分、发酵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最佳固态发酵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条件下,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中菌丝体干重含量最高,而在青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CSE)中有效菌数最高,且该发酵液对蘑菇圈病原的抑菌效果最佳,培养基最适初始pH为5、最佳发酵条件为30℃、5d;在固态发酵条件下,最适发酵培养物料为经浸提法去营养化的青秸秆粉,外源添加养分为料水比1∶50的青秸秆粉浸提液,最适发酵条件为33℃、9d。以上优化参数为草坪蘑菇圈生防菌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广东省广州市活禽批发市场从业人员对H7N9流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也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2017年4—5月对广州市全部6个活禽批发市场的435名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318名密切接触人员和117名非密切接触人员对H7N9流感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80.59%和69.60%;在"发现对禽高致病性的H7N9流感病毒""病死禽应该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外省养殖场发生过H7N9流感疫情"方面,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显著高于非密切接触者(P0.03);获取H7N9流感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培训,以及电视、网络和海报等宣传媒介;绝大多数市场从业人员认为政府有能力防控H7N9流感,对政府采取的H7N9流感防控措施及对目前的"1110"制度感到满意,认为活禽集中屠宰可行(P0.01);从业人员在预防H7N9流感时,接触禽类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占比最高(83.45%),其次是戴手套(69.20%)和穿水鞋(63.91%),而戴口罩(39.77%)和用消毒液消毒手(35.86%)的占比较低。调查认为,广州市活禽批发市场从业人员的H7N9流感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个人防护措施实施不全面。调查结果提示,应充分利用培训,以及电视和网络等优势媒介,强化微信和微博等新兴媒介,加强对H7N9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阐述了规范执法监管营造公平高效市场营商环境的必要性,从执法体系、执法制度、执法能力和执法形象建设等方面,分析了石家庄市执法规范化建设概况。建议通过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源头治理,注重问题导向加大侦办力度,强化行业自律诚信经营等方面的监管,以期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05.
2017年成都市办理的一起未经兽医执业注册而进行犬只声带切除的行政处罚案件,引发了笔者对动物诊疗机构监督执法中"动物诊疗"范畴界定、动物诊疗许可证申请对象探究、"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责令停业诊疗活动"与"责令停产停业"区别等问题的思考。本文以法学理论和相关法律规定为基础,对成都市动物诊疗机构执法实践的疑点与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执法人员应更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并呼吁尽快建立全国执业兽医查询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解安徽省A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情况,2018年4—5月,在安徽省北部、中部和南部7个市,随机选取各类型场点173个,在每个场点内随机采集35份咽喉/泄殖腔和环境拭子样品,使用荧光RT-PCR进行A型、H5亚型、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4个养殖场、3个活禽批发市场和17个农贸市场检出了A型禽流感病毒,场点阳性率分别为2.9%(4/140)、75.0%(3/4)、80.9%(17/21),未检出H5和H7亚型流感病毒核酸;A型禽流感群体流行率为11.2%(95%CI:6.5%~15.8%),个体流行率为1.2%(95%CI:0.9%~1.5%);活禽交易市场内,禽群感染A型禽流感病毒的风险较高(OR=136,95%CI:32.7~549.4)。结果表明,A型禽流感病毒在养殖和交易环节存在一定的污染,而在活禽交易市场的污染更严重,是今后禽流感防控的重点,需继续加强活禽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消毒灭源工作。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湖南省当前猪病的总体流行情况,对2017年湖南省13个市州72个规模化猪场和15个散养户送检的87例临床病例,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省猪群疫病多以散发形式出现,以高热、腹泻和呼吸道症状多见,气温偏低或偏高季节发病率较高,保育猪发病率高于其他生产阶段猪群,尤其是存栏量小的猪群;共检出11种病原,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检出率最高,且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存在。结果表明,湖南省猪群中病毒感染较为广泛,PCV2和HPPRRSV是主要感染病原,在气温偏低和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加强猪病防控。  相似文献   
108.
木塑复合材在使用时应考虑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密度的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经高/低温和浸水处理后材料的弯曲性能的变化情况,为木塑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为深入了解贵州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现状,以期更科学地探索与设计贵州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方法]对贵州省所有地州市典型县份、典型乡(镇)和行政村的农户以进村入户、现场调查、走访、座谈和发放问卷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并利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贵州省农村信息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信息传播渠道呈立体化发展、信息服务内容丰富.但也存在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不高、信息传播渠道不够畅通、信息资源质量不高、信息支付意愿不强等问题.[建议]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整合各种信息传播途径、畅通信息服务渠道,加大信息资源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内容质量,加强教育力度、提高信息意识,以推动贵州省农村信息化服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澜沧江下游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为该流域及流经国家的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5,2010,2015和2018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景观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评价流域景观生态安全,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明确城市、道路、河流、高程、坡度、气温和降水等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的驱动作用。[结果] ①2005—2018年,澜沧江下游流域的整体景观生态安全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其中,北部和中西部景观生态安全较差,东部、南部和东南部较好,但也有恶化趋势;②各景观类型中,景观生态安全度从大到小为:水域 > 林地 > 草地 > 耕地 > 建设用地 > 裸地。其中,林地和草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度存在波动,耕地和水域的景观生态安全度一直上升,而建设用地和裸地的景观生态安全度持续下降;③距城市距离、距道路距离、气温和降水等社会和气象因素对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的驱动作用最强,距河流距离也对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变化有一定解释作用,而高程和坡度等地形因素并非澜沧江下游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论] 应尽量降低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负荷,积极发挥气象因素对生态安全的正向效应,促进澜沧江下游流域的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