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6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774篇
林业   463篇
农学   405篇
基础科学   385篇
  739篇
综合类   3752篇
农作物   468篇
水产渔业   224篇
畜牧兽医   1646篇
园艺   517篇
植物保护   35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599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国正处于食物结构转型期,畜产品需求增长强劲,但畜产品和饲料价格持续上涨且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分析2008年9月-2013年8月国内、国际主要畜产品与饲料价格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和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国内外畜产品和饲料价格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食草型”畜产品价格高于“耗粮型”畜产品价格,国内主要畜产品和饲料价格均高于国际;除猪肉和牛肉价格外,畜产品和饲料价格的波动幅度整体是国内小于国际;国内猪肉和牛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国际是“食草型”畜产品波动幅度较大;国际大豆价格是国内大豆价格变化的原因;国内牛肉价格和羊肉价格是大豆价格变化的原因、国内牛肉价格是豆粕价格变化的原因、玉米价格是鸡肉价格变化的原因,国际牛肉价格是大豆价格变化的原因。由此可见,农业政策、节日效应和饮食习惯等是影响畜产品价格的主导因素;因此,发展草地农业是稳定畜产品价格和确保畜产品安全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大对农牧户的直补力度,并为其生产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42.
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生长速度阿勒泰羊主要血液生化指标含量和尾脂中瘦素(Leptin)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阿勒泰羊生长速度与脂肪沉积之间的关系。选取300只出生时间相近的阿勒泰羊公羔,正常饲喂至6月龄,记录日增重,取平均日增重排前10%和后10%的公羔各30只,分为生长快速组(HBW)和生长慢速组(LBW),从生长快速组随机选12只分为抑制生长组(饲喂低能量饲粮以抑制其生长,HBW-75%,n=6)和生长快速对照组(饲喂标准饲粮,HBW-100%,n=6),生长慢速组随机选12只分为促进生长组(饲喂高能量饲粮以促进生长,LBW-125%,n=6)和生长慢速对照组(饲喂标准饲粮,LBW-100%,n=6);预饲期7 d,正饲期30 d,试验结束后称重并采集血液,屠宰后采集尾部脂肪。检测血液TG、CK、TSH、T3、T4、S.S、GH、INS、PG、Leptin含量或活性及尾部脂肪Leptin mRNA和蛋白表达量,并观察尾部脂肪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HBW-100%和LBW-100%组初体重与末体重均差异显著(P<0.05),HBW-75%和HBW-100%组初体重与末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LBW-100%和LBW-125%组初体重差异显著(P<0.05),末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LBW-100%组的T4、S.S、Leptin、TSH、T3含量显著低于HBW-100%组(P<0.05);LBW-125%组T3含量显著高于LBW-100%组(P<0.05);HBW-75%组GH、PG和Leptin含量显著低于HBW-100%组(P<0.05)。LBW-125%组尾部脂肪细胞面积大于LBW-100%组,HBW-75%组小于HBW-100%组(P<0.05)。Leptin mRNA和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HBW-100%组的Leptin mRNA表达量与LBW-100%组无显著差异(P>0.05),Leptin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LBW-100%组(P<0.01)。LBW-125%组Lep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LBW-100%组(P<0.05)。HBW-75%组Leptin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HBW-100%组(P<0.01),Leptin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HBW-100%组(P<0.05)。综上所述,生长快速组与生长慢速组中,Leptin的表达量与体重和体脂有一定关联;在生长慢速组促进生长后体重和体脂显著增加,Leptin的表达量呈上升趋势;在生长快速组抑制生长后体重和体脂减少,Leptin的表达呈下降趋势。改变生长速度对Leptin的表达量会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机体的脂肪沉积状况。  相似文献   
43.
断奶日龄对五指山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日龄对五指山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1 d)、体重[(0.56±0.07)kg]相近的五指山仔猪9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4组仔猪分别在21、28、35和42日龄断奶。试验从8日龄开始,至56日龄结束,试验期间定期测定体重、采食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组仔猪断奶后平均日增重(ADG)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断奶日龄越早,ADG下降幅度越大;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21~28日龄、28~35日龄、35~42日龄、49~56日龄阶段的ADG显著高于21日龄断奶组(P0.05)。各组仔猪断奶后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增加(P0.05),42日龄以后,各组ADFI无显著差异(P0.05)。21日龄断奶组、28日龄断奶组、35日龄断奶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断奶后7 d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并以21日龄断奶组波动最大;与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相比,21日龄断奶组28、35日龄时血清TP、ALB、IgG、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ALT、AST、LDH活性显著提高(P0.05),到56日龄时,血清TP、IgG、IgM含量仍显著低于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P0.05)。21日龄断奶组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含量在28~56日龄间存在显著变化(P0.05),35日龄断奶组和42日龄断奶组血清TG、CHOL含量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无显著变化(P0.05)。35日龄断奶组血清TP、ALB、IgG、IgM含量以及ALT、AST、LDH活性除在42日龄时与42日龄断奶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时间点与42日龄断奶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35或42日龄断奶的五指山仔猪在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方面优于21日龄断奶的五指山仔猪。  相似文献   
44.
本文就寡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38 a生5种密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种类多达121种,灌木层以杜茎山(Maesa japonica)为主,草本层以双盖蕨(Diplazium)、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等蕨类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大多在初植密度为5 000 hm~(–2)时最高。不同土层间各种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密度间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同,更多的土壤养分在高密度或低密度林)分下达到最大。除了p H、有机碳以及纤维素酶外,其他土壤养分受林分密度变化响应均显著(P0.05)。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而20~4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p H、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显示,初植密度为6 667 hm~(–2)时最高(1.17),第二为3 333 hm~(–2)(0.93),其次为5 000 hm~(–2)(0.28)、1 667 hm~(–2)(0.12)和10 000 hm~(–2)(–2.49),得分前两名显著大于其他得分。以上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在5 000 hm~(–2)更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但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密度过低或过高皆不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特别是密度过高时,对林地伤害巨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出现"驼峰模式",杉木人工林初植密度6 667 hm~(–2)和3 333 hm~(–2)更适合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梅州金柚产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柚产业是梅州最具有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本文从梅州市金柚的产业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作分析,在立足品牌促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探索,为做大做强金柚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概述了沼液在蔬菜上的应用方式,进一步讨论了沼液在绿色蔬菜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力求使沼液这一有机能源在绿色蔬菜生产中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从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的现实特征入手,研究市场结构这一中观因素对证券公司效率的作用。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相对市场势力假说在中国证券业成立的证据,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份额的扩张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效率损失,这与典型的相对市场假说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稻田长期淹水所导致的土壤通气性差妨碍水稻的生长。探索增氧型复混肥对改善土壤通气状况的作用,为水稻专用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复混肥制造过程中,添加特制的粘结剂和3.6%、4.8%、6.1%的过氧化钙制成具有增氧功能的复混肥OCF1、OCF2、OCF3。以Q681 (全两优681) 和EK1 (鄂科1号) 两种常规中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设淹水 (WL)、增氧灌溉 (MBWI) 和分次增施过氧化钙 (FCP) 为对照,一次性基施OCF1、OCF2、OCF3 3个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测定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无机氮含量和pH,测定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水稻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   【结果】   增氧措施OCF2和OCF3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移栽期、分蘖期、齐穗期和乳熟期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与WL、MBWI和FCP处理相比,OCF1、OCF2和OCF3处理的土壤在分蘖期和齐穗期保持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其中以OCF2和OCF3的作用最明显;整个生育期,对照和各处理的土壤pH没有显著差异,与WL处理相比增氧型复混肥还可提高齐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所有增氧处理均能够保持或显著提高耕层土壤铵态氮含量,其中OCF2和OCF3表现最明显。与WL处理相比,各增氧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其中OCF3处理增幅最大,提高了11%以上,高于或显著高于增氧灌溉和分次增施过氧化钙处理 (MBWI和FCP)。OCF3处理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比淹水灌溉WL处理分别提高25%、38%和107%,比MBWI和FCP处理提高29%~58%。   【结论】   增氧型复混肥能较长时间提高土壤通气性和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利于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与分次追施过氧化钙和增氧灌溉相比,肥料制作过程中添加过氧化钙制备增氧型复混肥提高水稻土通气性的效果更好,操作更加方便,是提高水稻专用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