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5篇
  免费   949篇
  国内免费   1510篇
林业   1020篇
农学   804篇
基础科学   818篇
  1658篇
综合类   8173篇
农作物   1121篇
水产渔业   560篇
畜牧兽医   3226篇
园艺   1358篇
植物保护   836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834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744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546篇
  2017年   808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822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996篇
  2012年   1433篇
  2011年   1442篇
  2010年   1467篇
  2009年   1340篇
  2008年   1310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932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发展,碳循环正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介绍其研究发展过程、主体内容和方向的同时,对目前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概述,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研究、机制研究、研究方法及模型的发展动态,并对今后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2.
多拉菌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多拉菌素在猪体内进行为期45d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长白×杜洛克杂交猪10头,临床健康,驱净寄生虫,体重36~50kg,以300μg/kg体重剂量分别通过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动物给药后在不同时间内分点经颈静脉采血。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处理,上清液过C18富集柱,用甲醇提取多拉菌素并进行衍生化反应,以反向HPLC测定猪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用计算机程序MCPKP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动物经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分别可测至30d和25d,2种途径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静脉注射T1/2α(1.092±0.66)d,T1/2β(6.11±2.73)d,AUC(274.19±119.89)μg/(L·d);肌肉注射T1/2α(0.056±0.022)d,T1/2β(3.20±1.34)d,AUC(223.51±65.20)μg/(L·d),CMAX(28.99±10.69)μg/L,Tp(1.24±0.87)d。多拉菌素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81.5%。结果显示多拉菌素在猪体内具有吸收分布较迅速、体内分布容积大、消除缓慢和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的特点,提示多拉菌素在猪体内作用的长效性主要由该化合物的自身特性所决定,而与给药途径和使用的溶剂关系不大,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HBV/HAV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利用DNA重组技术将HBsAg与HAW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VPX进行融合,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VAX1多克隆位点,构建成核酸表达疫苗pVAX1/SVPX,将其转染CHO细胞。转染细胞培养48h后,进行RTPCR、Western-blot、ELISA分析,结果表明HBV/HAV复合抗原基因SVPX能够在CHO细胞内转录、表达,融合蛋白具有HBV和HAV抗原的特性。  相似文献   
84.
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绵羊PrP基因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痒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引起绵羊和山羊发病,该病在欧洲流行了大约250年,但是它的流行病学和传播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正常的朊蛋白(PrPc)不能引起神经退行性病变,虽然目前已经对许多组织的PrP mRNA进行了检测,但是对它的生物学功能还知之甚少,对PrP基因表达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中朊蛋白的表达程度差异很大,主要出现于神经细胞中.PrPc在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可促使PrPc向PrPsc转变,目前的研究中,对绵羊PrP mRNA的转录机制尚未阐释清楚.因此,对绵羊外周和中枢系统PrP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有助于探讨各组织器官中的PrP在羊痒病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是主要存在于豆科牧草和大豆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有雌激素样活性(约为17β-E2的10-3~10-5),对抗癌、抗氧化,改善心血管机能等有良好的作用。对雌性动物的生殖、泌乳和产蛋的效应,视使用剂量、持续时间和动物所处的生理状态,而呈现正负双向作用。异黄酮植物雌激素(本文涉及芒柄花素、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可与机体的E2受体竞争性结合,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生殖、泌乳和产蛋机能,并在生长轴、甲状腺轴等参与下,促使相关代谢激素参与其营养过程。异黄酮植物雌激素作为生理调节剂,在饲料工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必须谨慎,应通过进一步的生产试验和观察。  相似文献   
86.
铅胁迫对金丝草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培方法,探究不同梯度铅胁迫(0、1000、2000和3000 mg·kg-1)对金丝草生长形态、体内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1000 mg·kg-1)处理会诱导金丝草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根系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ASAFR)、可溶性糖(SS)及脯氨酸(Pro)含量增加,使得金丝草植株总抗氧化能力(T-AOC)处于较高水平,促进了金丝草株高、叶长和生物量的增加。随胁迫浓度增加,高浓度(2000~3000 mg·kg-1)处理下,金丝草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迅速增加,株高、叶长、叶面积和生物量下降,生长受到抑制。但金丝草通过增强叶片和根系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来抵御过氧化作用,提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维持细胞正常运作,增加根系生物量占比来加强根系发育,一定程度适应了高浓度铅胁迫。综上表明,金丝草主要通过叶片和根系不同抗氧化酶差异化响应、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提升金丝草植株总抗氧化能力等途径来提高Pb耐性,对Pb污染矿区植物修复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7.
以紫花苜蓿幼苗为材料,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外源喷施NO供体硝普钠(SNP)、钙信号试剂CaCl2、NO抑制剂亚甲基蓝(MB)和Ca2+通道阻断剂LaCl3,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图谱进行研究,探讨了渗透胁迫下NO介导的Ca2+信号对紫花苜蓿幼苗光合作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施加SNP、CaCl2均能够有效缓解叶片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降低,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气孔限制值(Ls),而对胞间CO2浓度(Ci)没有缓解作用。SNP、CaCl2及SNP+CaCl2处理提高了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其中共处理时效果最为显著,第4天 SOD、P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39.29%、30.41%和56.24%,脯氨酸含量增加了45.59%,MDA含量降低了45.59%。POD同工酶图谱在第4天时酶谱带数最多,POD活性最强,且SNP+CaCl2共处理下出现新酶带。而添加外源NO的同时添加Ca2+通道阻断剂LaCl3,紫花苜蓿幼苗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添加Ca2+信号的同时施加NO抑制剂MB也具有相同的作用,说明Ca2+信号参与NO信号转导过程并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渗透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生理应答响应。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物固氮,对扭黄茅和孔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与柱花草间作后的扭黄茅和孔颖草与禾本科牧草单作模式相比,能获得高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各自单作对比,间作体系中的禾本科牧草生物量高于单作0.06%和26.78%;与柱花草单作对比,两个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生物量低于单作9.70%和12.83%。扭黄茅与柱花草间作后,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扭黄茅24.26%和35.18%,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孔颖草40.64%和47.50%。相对于单作而言,柱花草分别与扭黄茅和孔颖草间作,对氮吸收量分别降低8.31%和28.94%,磷吸收量分别降低3.56%和20.58%。而且两种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柱花草/扭黄茅间作系统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高于柱花草/孔颖草,具有产量优势。在株行距为50 cm种植密度下,间作体系中禾本科牧草生长旺盛,柱花草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与两个禾本科牧草间作中为弱竞争作物。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适合的牧草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种间有益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禾本科牧草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89.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have become a recognized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threatening the ecological safety and human health.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he clinical and animals breeding, making the environmental microorganisms living with the impact of the residue of antibiotics and elements of resistance genetic and leading to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to g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destroyed the stability of ecosystem. In this paper, we expounded the concept of resistance gene transmission by the view of macro environ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microorganism for drug resistance, we clarified the key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analysis environmental resistance.Such as the ecological diversity of flora, the types and the spread of resistant bacteria, the residues of antibiotic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resistance genes.  相似文献   
90.
为了解陕西省靖边县羊布鲁菌的感染及分布状况,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陕西省靖边县羔羊、种羊等55 059只的羊血清样品,通过试管凝集反应对布鲁菌病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羊布鲁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55 059份羊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78份,其中羔羊样品阳性71份。种羊养殖场和养殖户因引进布鲁菌隐性种公羊造成2个养殖场出现77只病羊,4个养殖户出现117只病羊。羔羊布鲁菌抗体阳性率呈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0.04%上升到2012年的0.29%;由于引种造成的布鲁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