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2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林业   515篇
农学   578篇
基础科学   322篇
  708篇
综合类   1105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585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2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31.
顾钧  刘凯 《林业科技情报》2005,37(3):83-83,85
监理是建设工程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如何重视监理工作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2.
Summary In an X-ray diffraction investigation, the re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ball-milled Chinese southern pine wood was found to differ from that of cellulose. The crystallinity of lignocellulose milled for a very long time and recrystallized by wetting in water did not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milling time as was the case with milled cellulose. In addition, it appeared that the presence of lignin tended to restrict the amorphous cellulose produced by milling from recrystallizing into Cellulose II, whereas it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recrystallization into Cellulose I. Thes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conversion of Cellulose I to Cellulose II.  相似文献   
133.
对毛竹笋、材加工剩余物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研究表明,竹笋加工剩余物营养价值较高,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用作饲料,竹材加工剩余物因蛋白质含量低,木质素含量高,直接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不及作物秸秆。由于竹材加工剩余物中含有3/4的碳水化合物,故具有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潜在价值。对竹材加工剩余物进行氨化处理,可明显提高粗蛋白含量,并使质地变得松软,而竹材加工过程中的高温蒸煮、切削加工和烘干处理等,可破坏其细胞壁,使碎料膨松柔软,降低了粗纤维含量,作为食物纤维素定量的NDF、ADF和木质素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4.
针对富阳市板栗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在广泛调查基础上,选用新登镇王村的1株早熟型板栗优株,进行嫁接繁殖、育苗造林试验,经5年的连续验证,该无性系具有早熟,早实、丰产、高产等优良特性,而且还具有抗干旱、耐瘠薄的能力。5年生平均株产3.85kg,合每公顷产板栗3225kg,超过了杭州市科委下达的丰产指标的4.3倍,特别是该板栗无性系果实在9月上旬提早成熟,从而提高商品的经济价值。通过对早熟型高产板栗栽培技术研究实践,形成了1个从良种选育、培育壮苗、合理修剪、生长素应用和营林管理一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这将对今后板栗生产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5.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用材和绿化树种。从70年代开始,采用常规方法经无性系大田多点对比试验,已选出一些优良无性系,并进行了组培繁殖。离体培养条件下毛白杨不同无性系的器官分化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采用8个毛白杨无性系为材料,在分析离体组织的生长分化特性与植株大田生长特性的关系的基础上,探索毛白杨生长性状的试管微型选择的可能性,并找出各无性系的最佳分化培养基,提高组培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36.
1987-1989年间,作者对香榧核型进行了研究,据取自浙江诸暨、富阳两地的香榧茎(根)尖材料的核分析结果,建立了香榧雌雄株核型模式,分别为:雌:K(2n)♀=22=21Xm(2SAT) Ym 雄:K(2)♂=22=22Xm(2SAT) 根据上述式对诸暨、富阳两地的131株香榧实生苗作了性别测定,结果有89株为雌性,42株为雄性。  相似文献   
137.
吴文阁  顾凤玲 《林业科技情报》2007,39(3):121-121,123
软土路基处理应根据软土、淤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埋层深度、材料条件、公路等因素分别采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8.
将筛选出的JP15、JP13和JP7共3个杨树无性系进行育苗试验,结果看出:①3个杨树无性系其生长期均比对照长1~2个月;②扦插成活率除JP7较差外、JP15与JP13均高于对照,达95%以上;③在育苗密度上,以40cm×60cm为最好,不仅苗木整齐,且壮苗合格率达80%以上。在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杨树快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9.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木材密度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原木无损检测,通过对原木树种断层 CT 值的统计,对 CT 设备在检测过程中的窗宽与窗位进行了设定,同时拟合出了木材 CT 值一密度值的线性方程,为原木缺陷的无损检测及木材密度的测定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0.
对粤北山区速生树种小红栲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并据此分析了该木材的加工利用价值,提出了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