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0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326篇
林业   374篇
农学   548篇
基础科学   307篇
  483篇
综合类   934篇
农作物   192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560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NIM插件探测器及金硅面垒探头组装了植物活体水分探测仪;筛选并分析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检测了春小麦、玉米、苜蓿、豌豆、红豆草叶片鲜重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水分随时间损失大的,其抗旱性差。叶片保水的秩序为:红豆草、豌豆>苜蓿>春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12.
将12只2~3岁健康绵羊分为Ⅰ组(3只)、Ⅱ组(6只)和Ⅲ组(3只),分别按2.5,5.0,10.0 g/kg体重的剂量,向瘤胃内注入50%D—L消旋体乳酸溶液,各处理组均出现酸中毒症状.乳酸酸中毒时,肾脏的损伤程度与瘤胃内注入乳酸的剂量水平有关.各处理组瘤胃内注入乳酸后,尿素氮显著升高.第Ⅰ组尿液pH下降迅速,恢复亦快;第Ⅱ组尿液pH下降和回升均较缓慢,而且出现大量蛋白质和血液;第Ⅲ组尿液除见第Ⅰ、Ⅱ组的变化外,还出现肌红蛋白、酮体和尿胆素原.  相似文献   
13.
用提纯的OPPV细胞抗原免疫BALB/c小鼠脾脏与SP2/0小鼠骨髓细胞融合,融合率为70%,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阳性率为20%,经过有限稀释法克隆出1A6、2B8、1G3、2G44株分泌抗OPPV抗原的单克隆体杂交瘤细胞株.选择抗体分泌滴度高的1A6细胞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核内染色体数为96~110条,抗体属性为IgG1,轻链为K链,IFA试验表明产生的McAb对OPPV有特异性,细胞传30代并在液氮中保存半年后复苏仍能稳定地分泌抗OPPV McAb,细胞分泌抗体的ELISA滴度腹水为6.4×104,上清为640,McAb经硫基乙醇还原后在SDS-PAG上呈现2条区带,一条为重链部分,MW50000,另一条为轻链部分,MW为25000.  相似文献   
14.
农户舍饲奶牛血清钙及游离羟脯氨酸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氯胺T比色法和EDTANa_2滴定法,对重庆市农户舍饲奶牛不同泌乳阶段血清中游离羟脯氨酸与血清钙的水平进行 测定,旨在调查试验条件下奶牛血钙代谢情况以及骨营养不良发生的可能性。结果显示: 在农户全舍饲条件下,血清钙含量Ⅱ组显著低于Ⅴ组、Ⅵ组,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Ⅰ~ Ⅵ组血清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32±0.37μg/ml、2.36±0.59μg/ml、2.02±0.54μg/ml、1.90±0.44μg/ml、1.98±0.45μg/ml、1.79±0.18μg/ml,Ⅰ、Ⅱ组与Ⅵ组差异极显著。采样后2-3个月内进行临床观察,血清游离羟脯氨酸水平与骨营养不良发生率呈现一致性变化。而钙磷摄入不足,比例不当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鱼粉中霉菌总数及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国利 《饲料广角》2009,(12):31-33
模拟大宗饲料原料鱼粉的贮存条件,比较不同贮存条件下鱼粉中霉菌总数、主要产毒菌的种类以及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含量变化的情况。将温度设为:20℃±2,湿度设为:65%±5、75%±5、85%±5分别进行贮存.、检测时间为:第0、5、10、17、24、31和38d,利用国标通用检测方法进行霉菌总数和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检测。结果表明.主要产毒菌种类有串珠镰刀菌、黄曲霉、构巢曲霉、纯绿青霉;其中串珠镰刀菌是优势菌,它的旺盛生长导致鱼粉中霉菌总数和呕吐毒素迅速超标.  相似文献   
16.
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东北鼢鼠生活习性定位监测,初步掌握了其活动规律与地形、气温、土壤湿度等生态因子变化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东北鼢鼠的雌雄比例,繁殖情况、洞道结构和食性等,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巴氏杀菌牛乳和UHT牛乳的差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巴氏杀菌、超高温灭菌对牛乳中各种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此两种热处理方式对牛乳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产品风味产生不同影响,而对脂肪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月季抗白粉病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月季11个品种的抗白粉病鉴定,筛选出5个免疫品种、1个高抗品种(HR)、2个中抗品种(MR)、3个高感品种(HS)。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二类续档误差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森林资源数据二类续档存在的问题,在对永安市大坑采育场大坑工区进行小班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2003年初二类调查小班主要调查因子数据与1996年二类调查续档至2002年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误差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首次应用XXG-A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以无创伤检测技术对16例妊娠黄牛22项血液动力流变学指标做了检测,并首次对怀孕黄牛的血液动力流变学特征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