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6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333篇
农学   614篇
基础科学   91篇
  256篇
综合类   2793篇
农作物   131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424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305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美洲斑潜蝇: 一种国际上重要的检疫害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文献报道,本文对美洲斑潜蝇的分布,寄主,为害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寄生性天敌以及防治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该虫的分类特征也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92.
调整农林牧结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走出低谷、摆脱困境的战略措施。本文通过对实验区资源评价、农业生产的历史考察和现状辨识。明确了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主要问题,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确立了多目标兼顾的农林牧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93.
沙拐枣属种间抗干旱抗风蚀性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研究了8种沙拐枣造林后的成活生长状况、抗旱性水分生理指标及抗风蚀性能。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种沙拐枣的当年成活率、第4年保存率、水势、束缚水/自由水、细胞液浓度、抗脱水力、受风蚀致死率、相对含水量等8项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8种沙拐枣抗干旱、抗风蚀性强弱的顺序为:红皮沙拐枣>东疆沙拐枣>密刺沙拐枣>白皮沙拐枣>泡果沙拐枣>头状沙拐枣>乔木状沙拐枣>网状沙拐枣。从中筛选出红皮沙拐枣、东疆沙拐枣、密刺沙拐枣三种抗逆性较强的种。  相似文献   
94.
畜以猪为主,肉以猪肉为主是渭北旱塬畜牧业资源及生产配置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既不利于区位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形成畜产优势,促进畜牧业发展;也不利于食物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提高。为此本文从渭北畜牧业资源配置、生产配置现状问题出发,运用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等原理,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该区畜牧业资源及生产配置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95.
火生态因子对草原的效应及有计划用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烧可以提高禾草类的生物量25—30%,可以快速地(当年)大幅度提高羊草种群的生物量达100%以上。火烧提高羊草的抽穗率,促进草群更新复壮。火烧可以有效地抑制针茅种群的增长,并改变群落中的种群分布格局,促进羊草种群形成均匀分布格局,扩大羊草种群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火烧对草原的总生产力不发生负效应,一次火烧的正效应可持续2—3年。基于以上的结果,我们认为锡林郭勒草原区中,东部含有羊草的草原群落,可在春季四月下旬进行火烧,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稀土元素在农作物中的应用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则把稀土元素应用到天然羊草草原上,通过喷施稀土元素的小区试验,调查羊草的株高、叶长、叶宽、鲜重和干重,发现喷施稀土元素能促进羊草的生长,增加植株重量。因此,对羊草草原喷施稀土元素是一条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有希望途径。  相似文献   
97.
<正> 1.草地农业系统的特征草地农业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在大农业的生产中,以草地为主体,结合农田和林地,把土地、植物和家畜联系起来,进行土地—植物—动物“三位一体”的农牧业产品的物质生产体系。草地农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突出了草的作用,特别是豆科牧草的作用。在草地农  相似文献   
98.
After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forestr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integration,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be the general developing trend of forest in China, and commercial forest, ecological forest and community forest should be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focuses especially on clarify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fores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r rural areas,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key point of forestry should be turned from biological and technical aspects to humane and social aspects.  相似文献   
99.
在缺乏光照的条件下,把大蒜的蒜瓣培养在蒸馏水中,研究了新长出的叶片、根与蒜瓣之间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内含物再分配与再利用的进程及其与物质转移方式的可能关系。本工作表明,新长出的根、叶所需的营养物质最初全部来自蒜瓣的细胞内含物;并且是以新老器官更替的方式,由蒜瓣顺序转移到新生叶片中,并由先形成的叶片依次转移到尖端新生叶片及根中,使蒜瓣的细胞内含物反复多次地被再分配、再利用;同时,测定结果显示出第四片新叶中所含全 N 的三分之一是来自撤退的根系细胞内含物,最后由于根系的衰退而导致幼苗的过早死亡。此外、衰老器官向新生器官输出细胞内含物时,N.P.K 的输出与干物质的输出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r=0.98—0.99),表明细胞内含物的再分配是按着原有比例由衰老叶片陆续撤离的。这很难用通常的见解——细胞内含物的撤离必须先降解成溶质后再行转移——来解释,却有助于支持原生质主动撤离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在综述了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和细胞质雄性不育优点和缺点基础上提出了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新途径——细胞核十细胞质雄性不育,根据细胞核不育基因的显隐性、稳定性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稳定性不同,可以将该途径进一步分成显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隐性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不育+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质不育+生态型细胞核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