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7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429篇
林业   387篇
农学   334篇
基础科学   205篇
  425篇
综合类   2441篇
农作物   403篇
水产渔业   291篇
畜牧兽医   694篇
园艺   349篇
植物保护   15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进行了48 kW拖拉机离合器的设计并进行了结构改进:增加一套副离合器操纵系统,节省驾驶员的体力;开有梯形槽的碟形弹簧在制造过程中易产生应力集中,把梯形槽改为弧形槽使离合器寿命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2.
综合甘德县草原使用权流转的形式,分析了流转的原因、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甘德县草原使用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将餐厅、宾馆、饭店、食堂等厨房加工菜肴的“边角余料”和餐桌的残余食物通过专用加工机械进行灭菌、生物发酵、干燥等工艺流程加工成饲料,作者将本饲料按不同配比添加在15~56日龄肉鸡饲料中,与常规饲料配方饲养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肉鸡生长发育和鸡肉的品质等方面差异不显著,证明本饲料可以替代部分肉鸡浓缩料和玉米面,使厨余食物不但变废为宝,降低了饲养成本,还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设计了TCDCA的0.01,0.05,0.1,1,10μg/mL5个剂量浓度梯度,开展了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分泌IL-2和IgG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CDCA对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现出调节作用,对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无明显作用;TCDCA对ConA和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的分泌IL-2表现出向上抛物线形式的明显的调节作用;TCDCA对LPS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分泌IgG具有向下抛物线形式的明显的调节作用。说明TCDCA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本试验主要通过研究布帕伐醌(BW720)处理前后,环形泰勒虫转化牛单核细胞(TaNM Ⅰ)转录组数据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环形泰勒虫诱导宿主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以环形泰勒虫感染的牛单核细胞为试验材料,设置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和试验组(BW720),利用Illumina HiSeq40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得到的原始数据(Raw reads)与GenBank和Rfam数据库进行比对过滤,通过质控获得最终数据(Clean read)。利用Venn分析软件筛选出DMSO组和BW720组中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GO)以及信号通路(KEGG)分析。随机选择10个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基因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中的表达量。在验证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后,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分析其在TaNM Ⅰ细胞的凋亡、增殖等信号通路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BW720组和DMSO组中分别得到6 854 019 704和6 627 265 854条Raw reads,过滤、质控后分别得到22 925 606和22 171 427条Clean reads。BW720组和DMSO组中筛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基因共计4 054个(P<0.05),其中,2 146个基因显著上调,1 908个基因显著下调;进一步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367个,其中,显著上调的196个,显著下调的171个。同时,qPCR验证随机选择10个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然后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筛选到与细胞增殖相关的20个生物学过程、15个细胞组分以及11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Top20的信号通路中筛选出与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有关的一些信号通路,如: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对这些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PI3KR3、FOXO1、IL23A、FZD3、AKT、MMP9等基因在环形泰勒虫转化细胞的研究中也有相关文献的报道。本研究表明,在TaNM Ⅰ细胞中DAPK1、FZD3、FOXO3、PI3KR3等可能在感染细胞无限增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为后续研究TaNM Ⅰ细胞无限增殖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旨在对西门塔尔牛胰腺间充质干细胞(pancrea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进行原代培养并研究其体外分化潜能,为细胞疗法和组织工程学方面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本研究从3月龄的西门塔尔牛胚胎中无菌分离胰腺组织,分别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PMSCs,进行原代培养;绘制第3代、第9代、第15代细胞生长曲线并测定群体倍增时间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73、CD90、CD34和CD45),RT-PCR检测干细胞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73、CD90、CD106、CD166、CD34和CD45);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其基因稳定性,通过向成脂、成骨、成软骨和成肝样细胞诱导分化,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成功分离出PMSCs,细胞贴壁后形态均为长梭形,漩涡状生长,生长趋势呈典型的S形;第9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显著低于第15代而高于第3代(P<0.01);第9代PMSCs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第3代而显著高于第15代(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PMSCs特异性表达CD29、CD44、CD73和CD90,RT-PCR结果显示PMSCs特异性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6和CD166,未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5,与国际细胞治疗学会组织干细胞委员会指定的MSCs表面标记物相对应;核型分析表明,PMSCs为正常二倍体(2n=60,XY),染色体基因组未发生变异;特异性染色和RT-PCR结果表明,从西门塔尔牛体内获得的PMSCs可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肝样细胞。本试验证实两种方法均可成功建立西门塔尔牛P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PMSCs具有活性好、增殖速度快的特点,与MSCs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多项分化的潜能。可为组织工程学提供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广灵驴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gene,FTO)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同时检测其在广灵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探究广灵驴FTO基因结构对其生理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运用RT-PCR技术扩增并克隆广灵驴FTO基因CDS序列,进行基因及蛋白质功能分析,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TO基因在广灵驴7种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及皮下脂肪)中的差异表达。[结果] 广灵驴FTO基因CDS区序列长1 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序列提交至NCBI,登录号:MZ169553。广灵驴FTO基因与马、猪、牛、人、羊驼、绵羊和山羊的相似性为99.3%、90.3%、89.5%、90.8%、90.7%、89.2%和89.2%;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广灵驴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FTO蛋白分子质量为58.35 ku,理论等电点为5.07,脂肪系数为80.36,不稳定系数为48.82,平均疏水指数为-0.550,为不稳定的酸性亲水蛋白。FTO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34个磷酸化位点与5个糖基化位点。FTO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43.96%)和无规则卷曲(37.82%)为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FTO基因在广灵驴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肺脏和皮下脂肪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低。[结论] 本试验结果可为下一步基因表达与调控脂肪沉积机制及改善驴肉品质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泌乳水平奶牛在瘤胃发酵和血清代谢上的差异,从消化和代谢的角度解释不同泌乳水平奶牛的泌乳合成机制差异,为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24头体况良好、体重[(648.50±68.65)kg]、胎次[(2.64±0.70)胎]相近的泌乳中期[(182.0±31.5)d]荷斯坦奶牛,按产奶量分为高产组[(41.7±4.8)kg/d]和低产组[(24.1±3.9)kg/d],各12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喂相同的全混合日粮。分别用乳成分分析仪、酶免法、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对乳成分、血清代谢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高产组奶牛乳成分中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乳总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而乳蛋白率极显著低于低产组(P<0.01);2)高产组奶牛瘤胃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及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乙酸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3)高产组奶牛血清能量代谢指标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低于低产组(P<0.01),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低于低产组(P<0.05),β-羟丁酸(BHBA)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产组(P<0.01);抗氧化指标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低产组(P<0.05);免疫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极显著低于低产组(P<0.01),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低于低产组(P<0.05),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综上所述,高、低产奶牛在瘤胃发酵及血清代谢指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9.
野生花卉多花胡枝子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 Bunge.)属豆科胡枝子属(Lespedeza)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冠紫色、紫红色或蓝紫色,花色艳丽,花期(6-9月)较长,且花期正值春花凋零,夏花不多之际,可作为良好的晚春及夏季观花灌木[1].除观赏价值外,多花胡枝子枝条细软,适口性良好,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2].  相似文献   
110.
捕食性昆虫螨类及蜘蛛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综述了昆虫、螨类及蜘蛛捕食作用研究的近况,重点介绍了昆虫及捕食性螨类和蜘蛛的捕食功能反应,血清学法研究捕食作用的概况,分析了ELISA法的优缺点,并总结了捕食作用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