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0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林业   189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160篇
  273篇
综合类   1460篇
农作物   150篇
水产渔业   164篇
畜牧兽医   498篇
园艺   254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71.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tunted growth testis of chicken (♂) and quail (♀) hybrids. 84 testicular tissue samples of New Roman cocks, male Korean quails and chicken-quail hybrid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were collected,the mRNA expression of Bcl-2 and PCNA genes in testicular tissue of cocks, quails and chicken-quail hybrid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detected using Real-time PC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cl-2 and PCNA genes mRNA expression patterns in testes of chickens and quail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were similar.The Bcl-2 gene was fluctuated in a whole, and decreased to the lowest value, then recovered rapidly and remained at a high level. The PCNA gene had a very significant peak value.Compared with the chicken and quail,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PCNA genes mRNA in hybrids had no obvious change,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attern of the Bcl-2 gene regulation apoptosis in testis was different from chicken and quail at the hybrid testicular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cell appreciation process.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molecular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sticular dysplasia of chicken and quail hybrids were related to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Bcl-2 and PCNA genes mRNA in testes.The results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esticular dysplasia between chicken and quail interspecific hybrids.  相似文献   
72.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番鸭呼肠孤病毒S14株σC蛋白编码基因,将其克隆到pFastBacHTA载体上,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载体pFastBacHTA-σC;将pFastBacHTA-σC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通过蓝白斑和PCR筛选,获得重组转座子rBacmid-σC。在脂质体介导下将rBacmid-σC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σc;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在sf-9细胞中表达了分子质量约37ku的σC蛋白,该蛋白能与原核表达的σC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为以表达的σC蛋白为抗原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的化感作用及其优势组分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对莴苣的化感作用不同,以乙醚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乙醚洗脱组分进行再分离,最后得出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确定辣椒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烷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二苯胺、4,4’-叔丁基二苯酚、苯萘胺、邻苯二甲酸,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4.
三种不同组合家野猪血清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断奶野猪(♂)×大白(♀)、野猪(♂)×皮特兰(♀)、野猪(♂)×杜洛克(♀)(以下各宗系简称野大、野皮、野杜)杂交仔猪各2窝,每窝3头,共计18头,试验期为140 d.试验结束后屠宰对其血清10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野皮与野杜组ALP均高于野大组,差异显著(P<0.05),且野杜组与野大组差异极显著(P<0.01);野大组与野杜组LDH均高与野皮组,差异显著(P<0.05);野杜组GLU、TG均高与其它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野杜组CHO低于野大组和野皮组,差异显著(P<0.05),且与野大组差异极显著;从TP、Ca、P、ALT和AST看,3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4年开始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进入了除短季棉品种之外全部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新阶段,5年间共审定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65个,本研究对其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半部平均长度集中在27.1~32.7 mm,86.2%品种属于Ⅱ型;比强度集中在24.6~32.0 cN/tex,53.85%品种属于Ⅲ型,没有Ⅰ型品种,20%品种低于Ⅲ型;马克隆值集中在3.6~5.3,13.84%品种属于Ⅰ型,83.08%品种属于Ⅱ型。2004-2007年,纤维品质逐年变好,但由于2007年吐絮期长时间降雨,造成2008年纤维品质出现了下滑。总的说来,我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没有上半部平均长度≥31 mm,比强度≥34 cN/tex,马克隆值在3.7~4.2的综合表现Ⅰ型的品种,主要表现在比强度没有Ⅰ型品种,因而,我们的应该加强培育高比强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76.
地下水动态是评价易涝易渍农田生产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基于湖北四湖流域大量调查观测资料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易涝易渍农田地下水位存在明显的年、季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水平年间波动幅度不大,绝对偏差一般只有1 0~2 0 cm左右,最大不超过4 0 cm,地下水位呈现出在高水位上波动的特点;从微地形地貌看,沿江地势较高的农田其地下水平均埋深和地下水位波动与地势低洼的滨湖农田明显不同,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在较大尺度上当降水很接近时,农田地下水埋深随微地貌分异并不显著;对于水网密织的南方平原湖区,农田地下水位变化与周边水体相联系并受其影响,在农田涝渍防治中必须处理好农田与周边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冷应激对皖西白鹅血相常规指标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日龄皖西白鹅为试验对象,研究(12±1)℃室温条件下进行0、0.5、3、6、12和24 h急性冷应激对皖西白鹅雏鹅血常规指标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冷暴露至结束冷暴露后,全血中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体呈减少趋势,且RBC在冷暴露3 h、6 h和冷暴露结束后0.5 h和3 h极显著低于冷应激前的水平;HCT 和HGB在冷暴露3 h、6 h和冷暴露结束后3 h显著低于冷应激前的水平;RDW在冷暴露6 h后至结束冷暴露后12 h期间均极显著低于应激前水平(P<0.01).白细胞在冷暴露12 h和24 h时显著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在冷暴露6 h时显著低于应激前的水平(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在冷暴露后3 h、6 h和12 h时显著升高(P<0.01), 但冷应激24 h已经恢复正常,雏鹅已经开始适应.表明皖西白鹅雏鹅抗冷应激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78.
不同化感物质对番茄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了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二苯胺3种化感物质对番茄幼苗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二苯胺均能影响番茄幼苗根系对N、P、K的吸收。随着邻苯二甲酸浓度的增加,其对番茄幼苗根系吸收N、P、K的抑制作用增强;低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以促进番茄幼苗根系对N的吸收,抑制对P、K的吸收,高浓度时对N、P、K的吸收均起抑制作用;低浓度的二苯胺可以促进番茄幼苗根系对N、K的吸收,抑制对P的吸收。从整体来看,这3种化感物质对P的吸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36头杜×长×大二三元杂交阉公猪,平均体重(55.6±7.0)kg,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喂13%(低蛋白质组)、16%(对照组)和19%(高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水平日粮,每个处理12个重复(单栏饲养).于饲喂后第45天,每组随机屠宰5头,分离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运用Real-Time 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研究CAT1 mRNA相对于β-actin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饲喂高蛋白质日粮时,与对照组相比,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 mRNA相对于内参β-actin mRNA的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分别提高了58.4%、23.2%和24.5%,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喂低蛋白质日粮时,CAT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肥育猪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则分别提高93.1%和122.6%,差异显著(P<0.05),而在回肠中降低了14.3%,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最的影响不大,而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肥育猪肠道CAT1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空肠CA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80.
探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菊芋块茎产量、品质、植株理化特性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实现菊芋高产优质栽培和农田磷素高效利用与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2020连续两年分别于河南省原阳县和方城县布置磷肥用量田间试验,2019年设0、60、120、180和240 kg P2O5·hm-2 5个磷肥用量水平,2020年则分别设0、45、90、135、180和225 kg P2O5·hm-2 6个施磷水平。研究磷肥施用对成熟期菊芋块茎产量、品质(菊糖、还原糖含量)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SPAD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计算分析菊芋收获指数、磷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等肥料吸收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磷肥供应均显著提高2019和2020年菊芋块茎产量,肥料效应呈“线性+平台”趋势变化,适宜施磷量分别为155和107 kg·hm-2。此外,磷肥供应显著提高菊芋块茎菊糖和还原糖含量。与不施磷相比,2019-2020年度块茎总糖含量增幅分别平均为11.6%和18.3%。各生育期菊芋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施磷量增加而明显提高。菊芋磷素收获指数(PHI)、磷肥利用率(AUP)和农学效率(AEP)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而明显下降,施磷处理两年平均PHI、AUP和AEP分别为0.813、15.1%和23.9 kg·kg-1。因此,合理施磷可显著提高菊芋成熟期块茎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各生育期生理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菊芋适宜施磷量为105~15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