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7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134篇
  264篇
综合类   1456篇
农作物   152篇
水产渔业   137篇
畜牧兽医   505篇
园艺   266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7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紫色土植被恢复过程的土壤团粒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与撂荒地相比,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表层土壤的5-2 mm干筛团聚体分别增加6.03%、10.32%和10.97%,而<0.25 mm干筛团聚体明显减少;各层土壤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均随植被恢复进程而明显增加,但其分形维数明显减小;紫色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均与≥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0.2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反地,分形维数与<0.25 mm团聚体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植被恢复能有效改善紫色土土壤团粒结构,且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强,但是,对郁闭度过大的柏木中龄人工林,应适当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992.
张鹰  曹国军  耿玉辉  叶青  王聪宇  李佳 《玉米科学》2014,22(1):132-136,14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吉林省东部地区不同施氮量对高产春玉米氮素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影响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各生育器官氮素的阶段累积量,对累积趋势与分配规律无明显影响,不同处理对春玉米各器官氮积累量影响均表现为N300>N450>N150>N0,表明适宜的氮肥用量不仅能有效促进春玉米对氮素的吸收、累积,而且能显著提高生育后期子粒氮素的积累量,从而促进高产的形成。春玉米花前是大量累积氮素的时段,其积累量占吸收总量的67%~88%。各处理间子粒产量均达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增加,子粒产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养分积累分配等因素,该地区高产田块春玉米的推荐施氮量为300~330 kg/hm2。  相似文献   
993.
水稻产量因素的遗传特性对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承101和长白20两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3 a在其适应地区多点正常栽培条件下,研究穗的大小、粒数多少以及千粒重等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数、粒穗、结实率,无论单相关还是偏相关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穗长与穗粒数未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穗长不一定穗粒数多。因此,初步明确了丰产性好的水稻品种主要源于分蘖力强、成穗率好,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对如何选育高产稳产型水稻品种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994.
土壤水分胁迫对红砂幼苗细根形态和功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人工模拟干旱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对红砂幼苗细根形态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胁迫程度的加剧红砂幼苗细根直径和体积呈减小趋势,而根长、比根长、表面积、比表面积均呈增大趋势,表明在胁迫条件下,红砂幼苗细根可通过根长、比根长、表面积、比表面积的增加与直径和体积的减小来适应逆境胁迫。随根序的升高红砂幼苗细根直径呈增大趋势,而根长和比根长表现出减小趋势,比表面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随胁迫程度的加剧红砂幼苗细根全C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全N含量先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后呈升高趋势,表明在中度胁迫下红砂幼苗细根呼吸作用明显降低。随根序的升高红砂幼苗细根全C含量呈增加趋势,而全N含量呈下降趋势,表明红砂幼苗较低级根序具有较强的呼吸作用与代谢活性。(3)红砂幼苗细根根长与全C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直径与全C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比根长与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5.
为确定氮磷钾肥配施对平豆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11个处理,通过缺素肥料试验、经济学性状及产量效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之间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存在正互作关系,但互作效应不同:氮钾>氮磷>磷钾;T9(N2+P2+K2)株荚数、株粒数及百粒重均处于第一位,与其它处理有极显著差异;比对照增产24.7%,收益提高17.2%,为平豆2号最佳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996.
为明确负载枯草芽孢杆菌S16的生物炭对辣椒连作障碍土壤的修复效果,试验以辣椒连作区连作10年土壤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探索了负载枯草芽孢杆菌S16的生物炭对关键生育期辣椒生长、土壤有效氮磷养分、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以及细菌/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负载枯草芽孢杆菌S16的生物炭与对照相比,在开花期显著促进了辣椒生长,地上部鲜、干重,地下部鲜、干重和根冠比增幅分别为152.16%、103.04%,244.20%、161.70%和41.18%;辣椒开花和结果分别提前5 d和7 d,且花朵数增加4.14倍;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93.16%,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12.30%;根际真菌数量显著降低46.08%,而放线菌显著增加325.81%,这为花期促进辣椒生长和保持根际微生物群落稳定性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基施负载枯草芽孢杆菌S16的生物炭对开花期辣椒有明显促生效应,且改善了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缓解了辣椒连作的土壤障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盛花期喷施GA3对骏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评价分析成熟期枣果中GA3残留安全性。【方法】于骏枣盛花期叶面喷施外源GA3,处理浓度分别为0(CK)、10、20、40、60和80 mg/L,成熟期调查骏枣产量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在筛选出适宜浓度的基础上,采用HPLC对处理后不同发育时期花和果实中GA3含量和成熟期枣果GA3最终残留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喷1次GA3后,单果重下降,果形指数和果柄耐拉力增加,产量提高。随着GA3浓度的增加,全红期枣果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蛋白质、总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纤维素含量逐渐升高。随着枣花发育 GA3含量逐渐降低,幼果期GA3含量显著上升,果实膨大期结束 GA3含量快速下降,GA3处理能显著提高了枣花和果实中GA3 含量。全红期果实中处理较对照的GA3含量提高了0.281 2~0.397 6 mg/L,但40 mg/L GA3 喷1次和3次GA3残留量差异不显著。【结论】骏枣盛花期GA3喷施浓度为40 mg/L时增产的效果最明显,该浓度连喷3次产量和营养品质能进一步提高,在田间水肥有保障的枣园采用该措施。喷施GA3能提高整个生育期枣花和果实的GA3含量,特别是提高了花和幼果发育初期的GA3含量,变化规律与对照基本一致。不同浓度GA3处理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内源GA3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8.
基于GIS的塔额盆地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塔额盆地耕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以及变化。【方法】基于该地区2010年和2018年2个时期的样点养分数据(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利用统计学、地统计手段,与GIS技术相结合,分析耕层土壤的时空变异性。【结果】2010~2018年期间耕层土壤指标都处于中等强度变异,其中变异系数最高的为2018年的有效磷为85.79%。2018年各项指标的标准化Z值均低于2010年,近年来以下指标的空间自相关呈现减弱趋势。养分指标含量整体呈现四周低中间高。在不同土壤类型下潮土的养分含量增加最少,其余2种土类下都存在较大幅度的增加。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滴灌和漫灌的灌溉方式养分含量都有所增加,但出现漫灌方式养分含量增加较滴灌下增长较低的现象。【结论】2010-2018年5种养分指标都呈中等程度变异,人为活动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较大;各养分含量都有所上升,有效磷与速效钾上升最为明显;不同土类养分含量均为增加趋势;滴灌和漫灌下养分含量有所增长,但畦灌条件下养分有所下降;耕地质量处于中等偏下。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田间原位开顶式熏气装置(Open-Top Chambers,OTCs),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臭氧(O3)处理下(自然大气处理,AA;箱内大气处理,NF;箱内低浓度O3处理,NF+30 nL· L-1;箱内中等浓度O3处理,NF+60 nL· L-1;箱内高浓度O3处理,NF+90 nL· L-1)我国珠三角地区水稻产...  相似文献   
1000.
喷灌条件下高产冬小麦植株体内氮磷钾的时空分配特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河北省大曹庄农场机械化和喷灌生产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植株体内氮,磷,钾的时空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在7500kg/hm^2以上(7600-9450kg/hm^2)的产量水平下,拔节期以前,氮,磷,钾均以在叶片和叶鞘中分配较多,生育后期氮和磷逐渐向子粒集中,成熟时子粒集中了全株70%的氮和90%的磷,而钾则主要集中在营养器官中,研究中就各生育时期小麦植株的养分含量在营养诊断中的意义和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