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9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935篇
林业   794篇
农学   656篇
基础科学   614篇
  1051篇
综合类   5425篇
农作物   1044篇
水产渔业   414篇
畜牧兽医   1736篇
园艺   868篇
植物保护   473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598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585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941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808篇
  2007年   720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501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客观评价无角陶赛特羊产肉性能,及对小尾寒羊杂交改良的实际效果,于2012年7月~2012年11月对90日龄断奶纯种无角陶赛特羊和陶寒F2代羔羊(DHF2)的体重及体尺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三月龄断奶陶寒F2代体重与纯种无角陶赛特羔羊差异不显著;陶赛特羊与陶寒F2代的公母羔体高、胸围均差异显著(P<0.05);公羔尻宽、胸深差异显著(P<0.05);母羔尻宽、胸深差异不显著(P>0.05);公羔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母羔体长差异极显著(P<0.01);管围公母羔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见从杂交育种到羔羊肉生产方面,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东北野猪耳皮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和生长特性,并对培养细胞进行了污染检测及冷冻保存和复苏培养观察.结果显示:原代培养在接种5d组织块边缘开始游离出单个细胞,到10d细胞生长旺盛;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得到纯化的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冷冻前和复苏后的细胞活率分别为96.7%和92.7%,差异不显著(P>0.05);分离纯化的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正常;支原体和病毒检测呈阴性;成功建立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系.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生长及被毛发育相关指标,确定蛋氨酸及半胱氨酸在獭兔饲粮中的最优添加水平,并了解它们在影响獭兔生长及被毛发育方面的相互关系。选择同天出生的仔獭兔294只,以窝为单位随机分为7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含半胱氨酸0.23%、蛋氨酸0.24%),试验组獭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25%和0.40%半胱氨酸或蛋氨酸的试验饲粮。饲养周期为初生到151日龄。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含硫氨基酸提高了獭兔的150日龄体重及平均日增重,0.25%、0.40%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含硫氨基酸添加水平的增加,獭兔的料重比表现为下降的趋势(P>0.05),平均日采食量则表现为上升的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0.25%和0.40%组换毛完成率和被毛密度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但0.25%与0.4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92日龄和151日龄被毛评分来看,獭兔被毛品质随含硫氨基酸添加水平的增加仅表现出提高的趋势,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各指标在蛋氨酸与半胱氨酸各对应水平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生长曲线拟合分析,在2种含硫氨基酸的添加水平内,添加水平仅改变獭兔的最大生长速度,而对成年体重的影响不大。由此得出,蛋氨酸与半胱氨酸对獭兔生长与被毛发育均具有促进作用,均以0.25%添加水平为最优,且促进效果几乎同等,等量半胱氨酸可以完全代替蛋氨酸。但是,仅通过添加含硫氨基酸不能显著地改变獭兔的表观被毛品质。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不同草地类型苔藓植物化学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青藏高原地区苔藓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积累状况,在海北站和三江源站的灌丛及草甸采集苔藓植物样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法(AAS)测定了这些苔藓植物体内19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海北和果洛的苔藓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Hg,Cd,Zn和Cr的含量不仅高于国内的贡嘎山原始森林地带,也高于国外的意大利、芬兰、挪威等地区;海北的沼泽化草甸和金露梅(Potentila fruticosa)灌丛草甸,以及果洛的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和金露梅灌丛草甸的苔藓植物中化学元素的积累有明显差异.如除了K元素外,Ca和Mg元素在海北草甸苔藓体内的含量略高于果洛草甸.此外,苔藓植物体内Cd-Co,Cd-Ni,Cu-Se等元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同龄纯林及下层抚育间伐的特点,利用正态分布函数分别得出了伐前林分、间伐木、保留木的算术平均胸径、胸径方差、平方平均胸径及各径阶株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对预估结果进行了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株数间伐强度为22%~47%时算术平均胸径、径阶株数、平方平均胸径预估效果都较好,在伐前林分、保留木预估中其精度满足规划调查中相应调查因子允许误差的A类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96.
氮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不同施入量对水稻新品种富友33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施入量,可促进富友33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与剑叶净光合速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不利于其成穗率、齐穗期高效叶面积率与有效叶面积率、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以及收获指数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N)240.0 kg/hm2的处理E3获得单产9.22 t/hm2,比E4、E2、E5、E1处理分别增产了0.2%、3.1%、3.4%和7.3%。  相似文献   
997.
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区域尺度上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土壤特征,在对三江源地区进行多样点采样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地不同土层的土壤物理和化学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加剧,不仅草地群落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下降,而且土壤各理化性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容重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碳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显著下降,尤其是0~10cm土层;草地退化加剧导致土壤总氮和硝态氮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对0~10cm土层影响更为显著;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草地轻度退化阶段最高,且受草地退化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总氮与生物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显示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与绝大部分草地演替阶段的生物量显著相关,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可作为衡量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程度的重要土壤性状指标。人工草地的建植可明显增加地上/地下生物量,但短期内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并不显著,极度退化草地的土壤恢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8.
在双季稻区进行早稻秸秆腐熟还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腐熟剂处理可缩短稻秆腐熟时间9d,提早晚稻插秧5d;与常规施肥(CK)相比,稻秆腐熟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2%,达显著水平,土壤肥力提升明显;晚稻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且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与每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999.
烟草靶斑病菌毒素对烟草防御酶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烟草靶斑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粗毒素原液处理6叶期烟草幼苗,测定12、24、36、48、60、72h后烟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经烟草靶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的烟草POD、PAL的活性及MDA含量都高于对照,并呈现一定的波动性;PPO和CAT先升高后下降,始终高于对照;而SOD酶的活性表现为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在基层畜牧科技人员中推广肉牛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基层畜牧科技人员掌握该项技术的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开发出肉牛人工授精网络服务平台.平台利用SQL Server 2008构建后台数据库系统,使用.NET进行前台框架设计,运用Visual Studio.NET进行客户端程序设计.平台建成后投入实际运行,能帮助基层畜牧科技人员随时随地学习肉牛人工授精技术的相关知识,能随时解决基层畜牧科技人员的技术疑问,以便于基层畜牧科技人员更好地为广大农牧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