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178篇
  免费   26446篇
  国内免费   39141篇
林业   17166篇
农学   14458篇
基础科学   14854篇
  46417篇
综合类   98961篇
农作物   15408篇
水产渔业   10503篇
畜牧兽医   32228篇
园艺   14596篇
植物保护   13174篇
  2024年   1470篇
  2023年   4118篇
  2022年   8659篇
  2021年   8312篇
  2020年   8915篇
  2019年   10867篇
  2018年   9415篇
  2017年   12794篇
  2016年   11149篇
  2015年   14145篇
  2014年   13582篇
  2013年   15286篇
  2012年   19018篇
  2011年   18605篇
  2010年   17372篇
  2009年   15535篇
  2008年   14465篇
  2007年   13487篇
  2006年   11108篇
  2005年   9022篇
  2004年   6620篇
  2003年   4803篇
  2002年   4470篇
  2001年   4002篇
  2000年   3545篇
  1999年   2074篇
  1998年   1302篇
  1997年   1294篇
  1996年   1126篇
  1995年   1188篇
  1994年   1175篇
  1993年   929篇
  1992年   964篇
  1991年   811篇
  1990年   616篇
  1989年   603篇
  1988年   538篇
  1987年   419篇
  1986年   426篇
  1985年   212篇
  1984年   197篇
  1983年   191篇
  1982年   191篇
  1981年   256篇
  1980年   192篇
  1979年   151篇
  1978年   130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0篇
  1955年   1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MFR的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FLP方法对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的23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分析,共筛选了64对引物,获得一对引物(M05/E03)可在MFR小种中扩增出一条特异性DNA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具有325个碱基。根据特异性片段序列设计出SCAR标记引物,对60个叶锈菌生理小种分离物进行回检结果表明,研制的SCAR标记能够准确区分MFR生理小种。本实验结果为小麦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徐州地区烟粉虱发生规律及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2a观察表明,徐州地区烟粉虱在田间消长大致分4个阶段,成虫有4个主要迁移期;其喜干热、耐高湿的生活习性、冬季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外来虫源的传入及防治不力是烟粉虱种群数量累积并引起暴发的主要原因;主要寄主有9科20余种栽培作物;寄主植株上虫量垂直分布:棉花上部>中部>下部,温室蔬菜一般中、下部>上部。可采取严格检疫、清洁田园、轮作换茬、黄板诱杀、覆盖防虫网、保护和利用天敌、药剂防治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以不同比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单一修饰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磺酸钠(CTMAB SDS)混合修饰土娄土耕层对重金属镉离子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量顺序为耕层原土>50%CTMAB>100%CTMAB 20%SDS>100%CTMAB,温度升高,吸附量上升;最佳吸附等温线模型可以用BET模型描述,热力学参数的研究表明,吸附自发性与吸附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共同决定了反应的自发性。从热力学角度对修饰改性土娄土对Cd2 吸附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4.
以川梨、砂梨、豆梨和杜梨为材料,研究了在缺铁胁迫下培养介质的pH值和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缺铁胁迫使4种砧木的介质pH值于处理的第2天就迅速降低,并且一直低于低铁和正常供铁处理;而低铁处理下,介质pH值在最初几天内反而高于正常处理,至4~5d之后才逐渐低于正常供铁处理;同时,NH4+-N对降低介质pH值和缓解缺铁症状有利。4种砧木的根系Fe3+还原酶活性都随供铁浓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的增大:无铁处理下,砂梨根系Fe3+的还原能力最小、杜梨最大;而在低铁和正常供铁条件下,砂梨和川梨的还原能力最强,杜梨次之,豆梨最小。还原酶大小与症状表现之间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5.
以欧亚种葡萄美人指(Vitisviniferacv.ManicureFinger)为试材,正常光湿为对照,采用正常光偏高湿、偏弱光正常湿度、偏弱光高湿、偏弱光临界高湿、临界弱光偏高湿和临界弱光临界高湿6种处理。试验表明:单一偏弱光处理,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上升,其余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6种处理叶绿体类囊体膜磷酸酯酶活性都低于对照,叶绿体类囊体膜磷酸酯酶活性与光照和湿度有关;正常光偏高湿和偏弱光正常湿度部分芽能分化花原基,但在偏弱光高湿或偏弱光临界高湿花芽分化质量严重下降,临界弱光偏高湿和临界弱光临界高湿几乎未发现花原基;单一的弱光因子比单一的高湿因子对叶绿体类囊体膜磷酸酯酶活性和花芽形态分化影响更大,但弱光与高湿同时存在比单一弱光或高湿因子作用于葡萄时,叶绿体类囊体膜磷酸酯酶活性下降更为显著,花芽更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996.
苹果早熟新品种‘早翠绿’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翠绿是以辽伏为母本,岱绿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苹果新品种。果实圆形或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51.3g,最大204g,7月中下旬成熟,果皮绿色,肉质细脆汁多,酸甜适口,香味浓,较耐贮藏,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997.
皮孔组织结构及密度与苹果枝干粗皮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对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riana f.piricola)引起的枝干粗皮病不同感病程度的3个苹果品种富士、国光、鸡冠的树皮皮孔组织结构和密度的研究,发现高感品种富土、中感品种国光和免疫品种鸡冠在皮孔组织结构及密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富士和国光的皮孔结构基本相似,均是先期开口,皮孔下无木栓组织,中后期开口加大,其下形成木栓组织。而鸡冠则是先期不开口,其下有木栓组织,中后期逐渐开口。鸡冠皮孔组织结构的这种特异性是其对枝干粗皮病免疫的主要原因。富士皮孔密度最大,国光次之,鸡冠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树皮皮孔密度与枝干粗皮病的病情指数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桃树不同生长型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生长型是桃树重要的树体特征,是控制树体大小的遗传因素,与栽培关系密切。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桃树的紧凑型、半矮化型、矮化型、柱型、直立型、短枝型、垂枝型等生长型资源及不同生长型在遗传、形态特征、生理、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紧凑型受单位点显性基因控制,树体开张,分枝角度大,萌芽率及成枝力均高,光透过率较低;半矮化型树体介于普通型和紧凑型之间;矮化型为单基因隐性性状,节间极短,树体矮小,叶片密度大,光透过率低;柱型枝条分枝角度小,冠幅小,叶面积指数大;直立型介于柱型和普通型之间;短枝型能形成较多的短果枝,并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垂枝型枝条披散下垂,枝条弯曲。不同生长型之间在氮素、干物质分配和内源激素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紧凑型、矮化型由于树冠密度大,光透过率低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直立型和柱型因适应了高密度栽培而更受人们的重视。针对目前存在的生长型分类与命名问题,作者认为应首先考虑节间长度,其次为萌芽率、成枝力等,然后考虑的是枝条的分枝角度。  相似文献   
999.
与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相关的几个遗传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香蕉种质的离体保存主要有缓慢生长保存和超低温保存两种方法。综合有关文献综述和讨论了香蕉种质离体保存过程涉及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稳定性和完整性、适应等遗传学问题。在开展香蕉种质离体保存的过程中,对离体保存所带来的遗传学方面的影响加以重视并设法减少其影响十分重要:(1)香蕉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香蕉种质的离体保存主要以始于吸芽茎尖的培养物作为保存材料;为减少取样环节样本容量较小带来的影响,建议保存数量较大的种质份数。(2)离体保存尤其是缓慢生长保存会引起香蕉种质的遗传不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检测。目前香蕉种质遗传稳定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形态鉴别、超微结构的观察、同工酶分析和分子标记等。(3)与缓慢生长保存相比较,超低温保存除了在保存过程中香蕉种质遗传稳定性较高,在实现对香蕉种质的长期保存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00.
环切对糯米糍荔枝果实大小和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果母枝和主枝环切处理导致糯米糍荔枝的果实大小显著减小,裂果率显著增加,环切圈以上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显著增加,结果母枝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果实中的总糖与蔗糖含量则显著地降低。据此认为,近几年来,糯米糍的果个比20世纪80年代明显减小,裂果增加,很可能与生产中多年连续施行主枝环切(或环剥)技术有关,而碳水化合物运入果实量的减少可能是环切导致果实变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