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108篇
  260篇
综合类   1030篇
农作物   192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423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8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31.
正常稳定的瘤胃微生物区系是反刍动物瘤胃健康的重要指标,且在瘤胃结构形态发育、微生物定植模式、免疫功能调节及抵御外源致病因子侵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新生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组成相对单一,但随着早期瘤胃发育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群落相继开始定植并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此时的营养干预可能会形成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组合并产生持久影响,这为进一步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提供了更好的长期策略。本研究主要从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早期营养干预对瘤胃微生态系统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探索幼龄反刍动物瘤胃形态及功能发育、寻找影响早期瘤胃微生物群落定植的因素及最佳调控“窗口期”的选择,并对宿主与微生物群落间的免疫互作进行简要剖析,以期为通过早期营养干预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来应对全球畜牧业挑战,并为提高秸秆纤维利用率及抑制甲烷排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72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锁核酸(locked nucleic acid,LNA)-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P72基因的LNA-TaqMan探针的ASFV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的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最低检测限为3.9拷贝/μL,且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猪圆环病毒2型等多种病原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6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q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ASFV LNA-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为ASFV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33.
研究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其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在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10、100 μg/mL)单宁酸培养42 h后,检测COCs的扩散程度和卵丘细胞扩散指数,统计COCs的体外成熟率,检测成熟卵母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的水平,并统计孤雌激活及体外受精胚胎48和168 h的卵裂率、囊胚率及囊胚总细胞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单宁酸组卵丘细胞扩散指数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GSH和GDF9水平显著提高(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孤雌胚胎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单宁酸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1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率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率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细胞数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10 μg/mL单宁酸可通过提高卵丘细胞扩散能力及GSH和GDF9水平、降低卵母细胞内ROS水平,改善猪卵母细胞成熟质量,提高孤雌胚胎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34.
观赏狼尾草新品系‘LS-1’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观赏狼尾草新品系‘LS-1’为试材,原始无性繁殖群体为对照,研究比较了新品系与对照的物候期、绿色期、越冬(夏)率、形态特征、观赏性和抗逆性等指标因子。结果表明;新品系‘LS-1’移栽第1年株高、冠幅和花序数比原始亲本无性繁殖群体低;第2年和第3年,株高、冠幅和花序数趋于稳定,总体表现优于原始亲本群体;叶长、叶宽和花序长度变化不明显。‘LS-1’田间表现绿色期长、萌芽期早、抽穗前叶片下垂、株型紧凑、单株花序多、越冬(夏)率100%、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总体评价为"优",移栽2~3年后,新品系‘LS-1’观赏性优于原始亲本无性繁殖群体。  相似文献   
35.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综述了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分类以及对草坪草生长发育、抗逆性及草坪杂草的影响.总结得出,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有效降低草坪草的植株高度,促进分蘖,增加绿度,提高草坪草的抗逆性,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和杂草的控制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冬虫夏草采挖区与非采挖区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本研究以青海省7个地区冬虫夏草生长地土壤样本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凯氏定氮法、碱熔法、碳酸氢钠浸提-比色法、酸溶法、1 mol·L-1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碱解-扩散法、邻菲啰啉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样本的养分与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XH(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在全氮含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在土壤各指标含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地区采挖区与非采挖区C∶N的范围是18.24~32.79,C∶P是155.53~562.78,N∶P是4.85~24.00,C∶K是4.51~11.52,K∶N是2.55~7.17,K∶P是31.44~81.86;采挖区与非采挖区的C∶P与N∶P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因此,本研究发现采挖冬虫夏草对其生长环境的土壤化学性质无显著性影响,为冬虫夏草采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人工采挖和自然坡度对冬虫夏草数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采挖强度 S1 (2 人/hm2 )、S2 (4 人/hm2 )和 S3 (6 人/hm2 )和产区自然坡度(G1,7°;G2,17°;G3,25°)下冬虫夏草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进行调查,分析采挖强度和产区坡度对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量的影响。【结果】采挖强度和坡度与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 05);采挖强度和幼虫数量相关度高(r 2 =-0. 45,r 2 =-0. 58),坡度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相关度高(r 2 =-0. 74,r 2 =-0. 78),采挖强度和坡度互作对幼虫数量和采挖数量影响不显著(P>0. 05)。不同采挖强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S1>S2>S3( P<0. 05);不同坡度下,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为 CK=G1>G2> G3( P<0. 05);且在各个采挖强度下,随坡度的增加,幼虫数量和冬虫夏草采挖数量均呈显著降低趋势 (P<0. 05)。 此外 ,冬虫夏草采挖数量显著地受蝙蝠蛾幼虫数量的影响且呈正相关(P<0. 05)。 【结论】 S1采挖强度、G1小坡度适合幼虫数量的增长和冬虫夏草的采挖数量,且不影响翌年冬虫夏草的产量。然而,采挖活动有可能对草地的土壤、幼虫喜食性牧草、冬虫夏草真菌孢子的弹射等产生综合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影响蝠蛾寄主幼虫的存活状态,冬虫夏草菌孢子的弹射量也会影响冬虫夏草的形成。  相似文献   
38.
39.
养殖业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规模化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浙江省海宁市同仁养殖园沼气发电综合利用工程,日处理养殖污水60余t,年处理量达2.37×104t,可每年节省开支1.9万元。日产沼气500 m3,用于发电,年可发电32万度,每年可创收12.8万元。太阳能集热装置100.8 m2,每年可节省开支1.26万元。年产有机肥480 t,每年仅有机肥一项的收入就可达到28.8万元。沼液经管道输送,作为附近10 hm2示范桑园及13.3 hm2稻田有机肥,又可为农民节约2.8万元。沼液、沼渣等的使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研究谷氨酰胺对免疫应激仔猪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2×2析因设计,选用28 d±2 d断奶的大白×长白断奶仔猪96头,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免疫应激组,第3组为谷氨酰胺组,第4组为谷氨酰胺+免疫应激组。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免疫应激降低了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谷氨酰胺的添加提高了免疫器官指数(P0.01)。表明日粮谷氨酰胺可显著缓解仔猪脂多糖应激引起的免疫器官的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