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48篇
  免费   2324篇
  国内免费   4366篇
林业   4561篇
农学   5872篇
基础科学   3715篇
  6613篇
综合类   13163篇
农作物   2257篇
水产渔业   1536篇
畜牧兽医   5765篇
园艺   1511篇
植物保护   2545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44篇
  2022年   1385篇
  2021年   1867篇
  2020年   1740篇
  2019年   1542篇
  2018年   1181篇
  2017年   1704篇
  2016年   1487篇
  2015年   2040篇
  2014年   1928篇
  2013年   2339篇
  2012年   2904篇
  2011年   3046篇
  2010年   2765篇
  2009年   2560篇
  2008年   2380篇
  2007年   2244篇
  2006年   2083篇
  2005年   1869篇
  2004年   871篇
  2003年   745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694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768篇
  1997年   659篇
  1996年   592篇
  1995年   634篇
  1994年   502篇
  1993年   435篇
  1992年   452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300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5~1993年在全国进行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采集到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9个属18个种的无性系共824份,种植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昆明黑龙潭),建立了甘蔗资源圃。考察了甘蔗属(Saccharum)、蔗茅属(Erianthus)、河八王属(Narenga)和芒属(Miscanthus)中主要野生种的地理分布、开花期、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生态适应性、锤度和种质流失的情况。探明了割手密(S.spontaneumL.)和斑茅(S.arundinaceumRetz)的开花期与原产地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探索了割手密与蔗茅(E.fulvusNees)茎秆锤度与地理分布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2.
研究了叶面喷施抗蒸剂对盆栽苹果水分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旱剂一号(主要成分为黄腐酸)可明显降低树体蒸腾(最低时为对照的39.21%)、提高气孔阻力(最大时为对照的243.96%)和叶片水势(一般比对照提高0.2-0.4MPa、最大0.7MPa),并对叶温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变化一般小于1℃),有效作用期长达15d以上。在果树旱期喷施,可明显改善树体水分状态。腐殖酸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3.
在呈贡劣质山地对墨西哥柏、银荆树植树造林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植塘规格、种植密度、抚育方式的试验。结果:撩壕整地和水平台地的保存率及幼树生长量优于块状整地,且在阴坡深草地段尤为显著。3种植塘规格(60cm×60cm×60cm,50cm×50cm×50cm,40cm×40cm×40cm)对墨西哥柏的保存率和高、径生长差异不显著,对银荆差异极显著,大塘优于小塘。3种种植密度(1.5m×1.5m,1.5m×2m,2m×2m),对幼林期的高、径生长及冠幅大小无显著影响,在30°以上的陡坡,台地抚育优于菱形、扇形、块状抚育,与对照比较,4种抚育方式与之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报道了在景洪、普文、思茅、河口、瑞丽5个地点所同时进行的马尖相思多点栽培试验2,5年生林分的测定结果。初步证实云南北热带及南亚热带南部,年均温18℃以上,>10℃积温6300℃以上,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土壤pH值4~6,无霜或偶有轻霜的地区是马尖相思的适生区。在此区域内马尖相思表现出初期速生,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1.46~1.72m,胸径生长量1.17~1.53cm。育苗造林措施与幼林管理质量对其生长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5.
本文报告了云南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的科技推广后所取得的成效。为了增加项目造林的科技含量,项目一启动就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前后推广了省内外重要科技成果6项,对主要造林树种建立了试验林、示范林、环境保护监测样地,以及配套的科学管理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使项目造林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造林任务64275.81hm2(96.4万亩),为协议任务面积的146.1%,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由于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造林水平,使“NAP”项目在省内工程造林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6.
绵羊多胎性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绵羊的繁殖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本文综述了现已发现并证明的主基因和QTL住点,如FecB基因、FecX基因、FecX2基因、BMP15(形态发生蛋白15)突变、Q249R突变及Thoka基因等。通过分析这些基因或QTL位点的作用、遗传方式、遗传效应及基因定位,旨在为探讨绵羊多胎性状的基因调控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省力化养蚕综合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秉权 《广东蚕业》2003,37(2):5-11
1999年冬,我县的《省力化养蚕综合技术示范》列入韶关市星火计划项目。2000~2002年,作为承办单位的县蚕桑办,与各协作单位和参试的技术员及农户克服各种困难、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各项实验同时有序地进行,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实验取得明显的效果,使种桑养蚕达  相似文献   
148.
对 6只舍饲安哥拉周岁公羊进行连续三天昼夜行为习性观察 ,结果表明 :周岁安哥拉山羊在舍饲情况下每昼夜反刍时间 (min)为 45 7 2 5± 2 4 39,睡眠时间为 2 96 5 0± 41 5 0 ,采食时间为 2 65 0 0± 2 2 31,其他时间为 15 4 2 5± 72 76。反刍与采食的时间比为 1 7∶1,明显大于正常的反刍与采食比 (0 5~ 1)的上限。反刍、睡眠和采食也与其它山羊相差较大。周岁安哥拉山羊的反刍、睡眠多发生在夜间 ,采食活动及其它一些动作如打架、自淫多发生在白天。安哥拉山羊白天排粪、排尿次数多于黑夜 ,昼夜排粪次数差异极显著。安哥拉山羊对牧草及灌木有较强的选择性 ,对饮水的卫生要求极为严格 ,拒饮不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149.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分析杨秋林,郭玲,杨性恺,席延钰(内蒙古农牧学院基础课部,呼和浩特市,010018)摘要调查了呼市南郊大气污染源的现状,分析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提出了对呼市南郊大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污染源,污...  相似文献   
150.
玉米螟的发生程度与5~8月初的降雨和种群质量密切相关,降雨主要影响越冬种群的复苏、化蛹、羽化、成虫的活动及3令前幼虫的存活,5~6月份特别干旱不利于越冬种群的复苏、化蛹和羽化.对成虫的产卵量有影响;7月份的干旱或大暴雨严重影响成虫的活动、卵的孵化和3令前幼虫的存活。不同年度间一、二化种群在越冬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影响越冬种群的质量,在以一化种群为主时,玉米螟繁殖力强、发生晚,危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