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2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林业   368篇
农学   180篇
基础科学   174篇
  503篇
综合类   2359篇
农作物   263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992篇
园艺   371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51.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土地利用数据面临实时共享问题。正如XML是Internet上信息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一样,OGC提出的基于XML编码的空间信息表达规范GML,是目前网络中空间数据的交换、共享与互操作的事实标准。依据国家标准GML 3.2.1规范,通过对土地利用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设计了土地利用要素的GML应用模式。根据定义的应用模式,实现了GML实例数据的生成。基于C#语言、文档对象模型(DOM)和XML查询语言(XPath)开发了一个基于GML的土地利用GIS查询系统,该系统实现了GML土地利用数据的显示、浏览和查询等基本功能。基于WFS 1.1.0版本规范设计并发布了一个GML土地利用数据服务。研究和实践表明,GML可以表达土地利用数据,并有利于实现土地利用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952.
增施绿肥与降低氮肥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增施绿肥7500kg/hm^2后减施无机N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经济性状、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70%N处理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模式(FFP)增产829~1525kg/hm^2,增产率为10.7%~22.9%,且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和有机质含量均较高,能...  相似文献   
953.
以撂荒地为对照,通过测定0-20cm和20-40cm层次土样,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乌兰布和沙区籽瓜、玉米、油葵和苜蓿地4种绿洲农田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和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特征。结果表明:(1)各农田微生物数量均为细菌(107)〉放线菌(105)〉真菌(103),三者中,细菌数量占三大类微生物总数的99%以上;各农田表层微生物数量整体高于对照的,且表层均高于下层,但差异不显著;农田间,籽瓜地微生物数量最多;种植苜蓿可显著提升真菌数量。(2)6种酶活性中,仅蔗糖酶和脲酶在层次间和农田间存在显著差异;各农地表层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的;除多酚氧化酶外,苜蓿地酶活性整体较高。(3)各生物学性质相互关联,互相影响。6种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酶活性既显专性又显共性;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真菌和放线菌直接影响有机质含量的程度达85%;总体而言,乌兰布和沙区绿洲体系形成后,长期农作活动使得绿洲农田生物学性质得以改善,土壤质量整体有所提高;设法提高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提高绿洲农田土壤质量和改善其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应广种苜蓿。  相似文献   
954.
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团聚体结构及其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施肥试验为基础,从土壤团聚体微域环境的角度研究潮土不同团聚体中磷的形态及含量对单施化肥和化肥配施有机肥的响应.结果表明:(1)潮土土壤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25~5 mm范围,占土壤总重量的60.72%~77.99%;其次为>5 mm团聚体;<0.25 mm团聚体占的比例最低,仅为7.09%~13.68%.化肥处理0.25~5 mm团聚体重量比例(60.72%)显著低于其余处理的重量比例(71.5%~77.99%),而>5 mm团聚体重量比例(25.82%)显著高于其余地块的重量比例(11.90%~19.98%);在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处理(MNPK和1.5MNPK)中,<0.25 mm的团聚体重量比例(7.09%)相比不施肥的(13.68%)降低了6.37%,0.25~5 mm团聚体比例却增高5.95%.(2)不同粒径团聚体,施肥可显著提高有效磷、有机磷和无机磷的含量,增加幅度从大到小均依次为1.5MNPK,MNPK,NPK;全磷中无机磷所占比例(88.25%~92.67%)要远远高于有机磷所占比例(7.33%~11.75%).(3)潮土有机磷组分,MLOP含量最高,所占比重也最大(65.97%~70.29%),MSOP居中,LOP和HSOP含量和比重最小.而作为主要形态的MLOP在各施肥处理中的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CK,NPK,MNPK,1.5MNPK;潮土中的无机磷组分里,Ca10-P含量最高,所占比重也最大(42.6%~66.8%),然后依次是Ca8-P,A1-P,O-P,Ca2-P和Fe-P.  相似文献   
955.
将18头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试验6组,每组3头,试验Ⅰ~Ⅵ组奶牛依次饲喂不同精粗料比(精料:粗料)的TMR1(20∶80)、TMR2(30∶70)、TMR3(40∶60)、TMR4(50∶50)、TMR5(60∶40)、TMR6(70∶30)的日粮,探讨不同精粗料比TMR对奶牛粪尿、N、P的排泄量和CH4释放量的影响。结果,饲喂TMR4与饲喂TMR1和TMR6的奶牛相比,每头奶牛每年CH4释放量减少15.20Kg和89.84Kg;粪便排泄量减少1.37t和1.41t;N降低3.71kg和17.50kg;P减少2.59kg和4.07kg,比TMR1FCM提高10.54%(P〈0.05);乳脂率增加9.67%(P〈0.05);乳糖增加7.26%(P〈0.05),能减少奶牛对土壤水源及空气的污染,提高奶牛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对甘南牦牛品种选育、选配、杂交改良、配种、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的规范,提高甘南牦牛繁殖率与供种能力,为甘南牦牛的科学繁育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57.
利用对角线排序法给出了计算机算法,并证明了路图满足Smarandachely点可区别全染色猜想:设G是简单图,则χst(G)≤tμ(G)+1,其中tμ为组合全度.  相似文献   
958.
基于锡林浩特市气温、降水、NDVI、海拔、地形地貌等数据,将其划分为9个景观类型,在景观尺度上对NDVI变化及对气候的响应、不同景观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植被生长状况差异等进行研究。同时,选取6个特征年,结合景观空间差异对研究区草地的适应性、脆弱性及敏感性进行划分,分析不同年份水分状况的景观响应。结果显示,降水、海拔、温度的综合效应导致了景观时空分异。温度高、水分较好的景观类型受气候影响较小,温度较高、水分条件差的景观类型比其他景观更加脆弱。低温、水分充足的景观类型更喜好高温气候。气候暖干化大背景下,水分条件优越区将是畜牧业发展重要依赖区域。“暖湿型”气候年份,所有景观草地生长状况都达到了最高值,“冷湿型”气候年份所有景观植被生长状况都受到了抑制;“暖干型”气候年份对水分优越景观类型起正效应,对高温、水分条件差的景观产生负作用。  相似文献   
959.
利用MOD10A1积雪产品逐像元提取积雪覆盖率、积雪日数、初雪日期、终雪日期,分析2000~2017年间蒙古高原各积雪参数的分布特征、变化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为蒙古高原长期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变化制定适应对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蒙古高原积雪覆盖率介于24~47%之间,且呈现"北部多南部少"的分布特点。积雪覆盖率最大出现在2002年,为46.02%;最小出现在2014年,为24.72%;1月份积雪覆盖率最大,为46.04%。积雪日数在46~82d之间,且呈现"北部长南部短"的分布特点,西北局部地区可达140d以上。积雪覆盖率和积雪日数以不明显的减少趋势为主,但西北部蒙古阿尔泰山、杭爱山,东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北侧和大兴安岭西侧小部分地区呈显著增长趋势。初雪日期北部出现早,南部晚,分布在第317~343d之间。终雪日期北部出现晚,南部早,分布在第45~63d之间。初雪日期和终雪日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2)初步研究表明气温变化对积雪影响程度大于降水变化的影响。(3)整体上,蒙古高原积雪覆盖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大,但小尺度范围内,不同海拔地区积雪覆盖率变化多样。  相似文献   
960.
为了解析番鸭细小病毒(MDPV)分离株JH10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对该毒株全基因组进行了扩增、测序、重组分析及遗传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JH10株基因组由5071个核苷酸组成,P9启动子区和VP3基因内部约1.1 kb区域经历了重组,GPV鹅胚化弱毒株SYG61v参与了P9启动子区的重组,而GPV强毒株LH、B和SYG61v不同程度地参与了VP3基因内部的重组;以VP3基因重组片段构建遗传进化树,JH10株与8个经典型GPV株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中,而以毗邻的上下游非重组区片段分别构建的遗传进化树中,JH10株则与4个经典型MDPV株处于同一分支。本研究结果表明,JH10株为经典型MDPV和GPV之间的重组产物,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重组型MDPV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