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旨在通过优化合成条件来提高植物乳杆菌PA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A01)胞外多糖产量,为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基础。该试验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PA01合成胞外多糖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获得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大豆蛋白胨19 g/L,葡萄糖15 g/L,发酵温度34℃,培养时间36 h,培养基初始pH 6.6,接种量3%。在此条件下,植物乳杆菌PA01胞外多糖的产量理论上可以达到261.56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约1倍。  相似文献   
22.
为了确定鹅源草酸青霉产果胶酶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以鹅源草酸青霉为研究菌株,通过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裂解酶(PL)、果胶酯酶(PE)的测定,研究了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无机盐)及不同发酵条件(接种量、温度、pH和发酵时间)对草酸青霉产果胶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草酸青霉发酵生产果胶酶不同组分的最佳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1)以葡萄糖为碳源可以诱导PG、PL、PE产生(p〈0.001),每15g基础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2g,1.5g,1.5g;(NH4)2SO4对PG、PE、PL产生有明显刺激作用(p〈0.001),每15g基础培养基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6g,1.5g,0.3g;磷酸二氢钾(KH2PO4)对PG活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p〈0.001),MgSO4和KH2PO3对PL有极显著影响(p〈0.001)。(2)PG、PL、PE最佳接种量每15g分别1.5mL、2mL和1.5mL培养基装量,最佳培养温度分别为32,30,32℃,培养基最佳初始pH值分别为5.0,4.0,4.5;最佳发酵时间分别为60h,72h和84h。  相似文献   
23.
日粮中添加苜蓿粉对五龙鹅纤维消化和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月龄的健康试验鹅48只,随机分为8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各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6.15%,10.10%,13.60%,17.05%,19.80%,22.50%,24.30%,28.60%的苜蓿粉,结果表明:在代谢能(ME)和粗蛋白(CP)等摄入量一致的条件下,苜蓿粉含量为6.15%~28.6%(CF含量为5.41%~12.05%)时,粗纤维(CF)的消化率为17.15%~25.35%,中性洗涤纤维(NDF)21.04%~33.80%,酸性洗涤纤维(ADF)19.10%~28.08%;表观氮沉积(ANR)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氨态氮(NH4 -N)浓度显著下降(P<0.05);各种氨基酸(AA)消化率较高(75.62%~93.31%);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与CF、NDF和ADF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酸性磷酸酶(ACP)、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CK)、脂肪激酶(LPS)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与营养物的消化率呈弱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4.
试验采用18月龄五龙鹅快长系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4组试鹅饲料中,羊草粉添加量分别为12.70%1、6.70%、21.00%、25.80%.调节能量(ME)、粗蛋白(CP)、钙(Ca)、有效磷(AP)、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等水平一致.采用全收粪法,检测粪便中的CP和氨基酸(AA),确定其消化率,以探讨不同羊草粉添加比例的日粮对鹅消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E和CP等摄入量一致的条件下,随着羊草粉添加水平的不断提高,N的沉积量、净蛋白利用率(NPU)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各组氨态氮(NH3-N)浓度依次下降,各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较高(77.30%-91.78%).  相似文献   
25.
DDGS的加工工艺及其在奶牛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是玉米加工工业的副产品。近年来,由于节能技术和设备效率的提高,并结合固液分离浓缩、干燥的办法使DDGS成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本文就DDGS的加工工艺及其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选取3月龄的鹅48只,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组试验日粮添加的苜蓿粉含量分别为6.15%、10.10%、13.60%、17.05%、19.80%、22.50%、24.30%、28.60%,使粗纤维(CF)含量依次升高,而能量(ME)、粗蛋白(CP)、钙(Ca)、有效磷(AP)、蛋氨酸(Met)、赖氨酸(Lys)等水平基本一致。采用全收粪法,检测粪便中的CP和氨基酸(从),确定其消化率,以探讨不同苜蓿粉添加比例的结构日粮对鹅消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E和CP等摄入量一致的条件下,随着苜蓿粉添加水平的提高,N的沉积量、净蛋白利用率(NPU)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下降(P〈0.05),各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较高(75.62%~93.31%)。  相似文献   
27.
鹅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鸡、鸭等的IGF-Ⅰ基因5’调控区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从五龙鹅的基因组DNA中扩增了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结果得到长796bp的序列。五龙鹅IGF-Ⅰ基因5’调控区序列与鸭、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8.1%、93.0%,充分显示了IGF-Ⅰ基因在进化上的高保守性;与鸭相比有4处碱基缺失和7处碱基插入;与鸡相比有4处碱基缺失和3处碱基插入。对其序列进行酶切图谱分析发现,共有5种常见的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28.
饲料配方设计是指应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根据原料的营养成分和配方的规格、要求,产生配方中各原料比例的一种运算过程。配方设计的传统方法有交叉法(对角线法)、联立方程法、凑数法(试差法)等;高级方法有线性规划法(LP法)、多目标规划法、非线性的“概率配方(SP法)”、“安全裕量线性模型(LMPS)”法等。在检验配方的营养水平、科研试验动物的饲料配合等许多实际情况下,利用凑数法最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9.
苹果汁中鲁氏接合酵母早期污染的电子鼻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检测苹果汁气味,探索电子鼻识别苹果汁中鲁氏接合酵母早期污染的可行性。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研究电子鼻对不同污染时间苹果汁的区分能力。运用载荷分析研究各传感器对电子鼻早期识别鲁氏接合酵母污染的贡献。同时对苹果汁进行感官评定分析,作为验证电子鼻检测性能的参考。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分析电子鼻信号与酵母菌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以期建立定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实验菌株污染苹果汁12 h后,对应的酵母浓度小于200 CFU/m L,电子鼻能够识别污染样品,而感官评定人员在这个条件下无法区分污染样品与空白样品。载荷分析表明S1、S2、S6、S7和S8传感器在电子鼻识别鲁氏接合酵母早期污染中起到重要作用。PLS结果表明电子鼻信号与酵母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7(校正集)和0.93(预测集),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0.28(校正集)和0.26(预测集)。上述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对苹果汁中鲁氏接合酵母早期污染进行识别预警是可行的,有望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0.
综述了徳氏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在食品发酵、饲料工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