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晋棉13号是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育成的首批棉花耐旱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我国棉花耐旱育种新纪元。该品种于1993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和成果视同鉴定;1994年获国家“八五”攻关一等后补助;1995年被列为实现2000年我国棉花总产增加5亿kg的技术措...  相似文献   
22.
关键因子对棉花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Bt基因和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0.1mg/L2,4-D和0.1mg/L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mg/L、卡那霉素50mg/L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23.
在旱地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来研究棉花群体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高密度(15×104株/hm2)群体可以通过增加覆盖率,减少土壤表面无效蒸发和增加植株叶片气孔阻力,减少植株叶面蒸腾来减少水分消耗;通过增加单位面积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调节光合产物向库器官输出率来提高产量。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提高土壤水分生产效率,建成旱地棉花高质量群体。  相似文献   
24.
旱塬区集雨旱井补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 ,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 ,利用地头旱井收集径流雨水 ,在小麦和玉米生育期使用现代化软管滴灌技术补灌 ,在原来只种一茬小麦的雨养田 ,回茬夏玉米 ,不仅可以增加小麦产量 ,而且可以提高复种指数 ,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据 1998年试验 ,小麦、玉米总产达11149.5kg/hm2 ,比对照增产 38.0 % ;1999年试验 ,小麦、玉米总产达 6 6 10 .5kg/hm2 ,比对照增产76 .8%。  相似文献   
25.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旱地小麦晋麦 4 7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时期水肥耦合方式对旱地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时期水肥耦合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和产量具有明显差异 (F1=18 2 2 v1=5v2 =2 0F0 0 0 1=4 4 3;F2 =6 4 8 v1=5v2 =2 0F0 .0 1=4 4 3)。其中拔节期水淝耦合方式 (补水 2 0m3 +N2 0 P2 0 K16)的净光合速率 (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 (Cs)和胞间CO2 (mf)浓度分别比对照 (不补水+N2 0 P2 0 K16)高出 4 1 4 6 % ,31 79% ,10 5 2 8% ,和 97 8%。产量比对照高出 30 5 %。小麦增产影响因素通径分析为 :单位面积成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相似文献   
26.
施肥对中棉所41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及施肥量对中棉所41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P∶K=1∶0.8∶0.6条件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减少,产量随之下降。在同样氮肥用量的情况下,不同P,K配比,产量表现不同,在高肥情况和低肥情况下均表现为磷肥增产效应比钾肥明显。在花铃期测定光合特性变化规律与产量表现一致。在同样肥料用量情况下,16叶期1次追施氮肥,皮棉产量最高,达到1648.61kg/hm2。  相似文献   
27.
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农艺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后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是山西南部棉区充分利用耕地和光热资源 ,实现麦棉两熟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与之配套的机制土钵规格、移栽苗的苗龄等农艺指标则直接影响着机械化育苗移栽的整体效益。我们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 ,确定了适宜于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的营养钵规格、移栽苗苗龄等农艺指标 ,从而提高和完善了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1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山西棉花所试验农场 ,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1 6、晋棉 1 7。配套机具为山西农机所研制的 2 ZB— 2型制钵机和 2 ZYB— 2型钵苗移栽机。表 1 不同钵体规格和移栽…  相似文献   
28.
旱地棉花高产模型及优化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影响旱地棉花产量构成的密度、肥料、DPC化控三项农艺措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旱地条件下,影响棉花产量的三项农艺措施顺序依次为密度>化控>肥料。此外还研究了三项农艺措施之间的互作效应,并建立了旱地棉花高产模型。最后分析了旱地棉花土壤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9.
旱地小麦覆盖栽培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设置黑色液膜、白色液膜、普通地膜、小麦秸秆4种覆盖物的旱地冬小麦覆盖栽培试验,研究覆盖对土壤环境及小麦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对土壤环境和小麦产量影响差异明显。与露地对照相比,4种覆盖处理除白色液膜外,小麦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普通地膜和黑色液膜影响最大,其次为小麦秸秆,白色液膜影响最小。旱地小麦覆盖栽培产量显著提高,是由于覆盖可以提高土层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改善土壤物理环境和促进小麦生产发育;提高小麦灌浆高峰期灌浆速度和功能叶光合速率所致。  相似文献   
30.
对转双价基因(Cry1Ac CpTI)、转单价基因(Cry1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分配规律研究表明,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降低是生物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提高是转基因棉花维持产量的主要因素。转基因棉花大量花后光合产物束缚在铃壳中导致转基因棉花铃重较低。在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加强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棉铃有效利用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