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山西南部季节性干旱特征及综合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计算了山西省运城市49年(1958—2007年)各月干旱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西南部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研究表明,干旱强度与干旱频率在不同年代际表现特征不同。与运城地区49年同期均值相比,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春旱发生频率、干旱强度分别提高了29.0%、5.1%;夏旱发生频率提高41.9%,干旱强度下降了7.4%;秋旱发生频率下降了23.8%,干旱强度提高了7.7%;冬旱发生频率下降了26.6%,干旱强度下降了37.5%。干旱的季节性特征为春旱和夏旱有加重趋势,秋旱和冬旱有减弱趋势。春旱(3—5月)和伏旱(7—8月)作为可预见性干旱,可采用土壤墒情监测、干旱预警、制定系统性抗旱措施等综合防御技术。对于不可预见类型干旱,可采用建立抗旱水源、储备抗旱机械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转双价基因(CryLAc CpTI)、转单价基因(CryLAc)抗虫棉以及常规棉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产物生产和积累分配规律表明,3种基因型棉花光合速率峰值均出现在蕾期和花期,但峰值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棉花(单价和双价)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降低是生物学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花后光合产物输出率提高是转基因棉花维持产量的主要因素。转基因棉花大量花后光合产物束缚在铃壳中导致转基因棉花铃重较低。在转基因棉花育种中应加强花前光合产物积累量和花后光合产物棉铃有效利用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运城地区地膜小麦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3年研究资料表明,小麦地膜覆盖,发挥了以节水效应为主导的增温效应、光能效应和促根效应,因而植株表现为生理功能增强,生育进程加快,灌浆速度提高,粒重增加,穗粒数增多,根系扩大,根际土壤微生物增多。采用覆膜穴播的方式,在旱地,较对照增产小麦856.5kg/hm2,增产率为21.1%,小麦耗水量0.926mm/kg,较对照减少16.7%;在水地,较传统对照增产小麦342-417kg/hm2,增产率为7.7%-11.1%。  相似文献   
14.
旱塬地集雨节水灌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1998~2000年设置了天然降雨下渗与径流模拟试验,以比较本田集雨、全覆盖集雨、旱井集雨等集雨方武的效果。试验表明,本田集雨仅能收集降雨量的2.3%~5.9%,所以只能作为集雨的辅助措施,而场院、道路、山坡或全覆盖条件下能收集降雨量的50%以上。利用地头旱井收集径流雨水,在小麦和玉米生育期使用现代化滴喷灌技术补灌,不仅可以显著增加作物产量,而且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据1998年试验,小麦、玉米每666.7m^2总产达733.3kg,比对照增产38.2%;1999年试验,小麦、玉米总产达440.7kg;2000年,总产432.7kg,增产67.5%。  相似文献   
15.
转Bt基因抗虫棉源库关系及调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3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栽培密度、DPC化控、化肥三因素不同组合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以及源库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三因素优化组合可以构建源库优化平衡状态。当源库指数处于优化状态时,干物质积累速率大幅度提高,干物质在各器官分配比例相对协调;开花后同化产物向库器官输出率提高,铃置增加;叶源生理活性显著提高,功能叶时间延长。转Bt基因抗虫棉栽培关键在于构建源库优化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旱地小麦晋麦4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水肥藕合方式对旱地小麦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和产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拔节期水肥藕合方式(补水20 m3+N20P20K16)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分别比对照(不补水+N20P20K16)高出41.46%,31.79%,105.28%和97.8%.产量比对照高出30.5%.小麦增产影响因素通径分析为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17.
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在棉花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5~ 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养 ,菌株质粒中 Gus基因为标记基因 ,NPT 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 0 .1 mg· L- 12 ,4- D和 0 .1 mg· L- 1KT的 MS培养基上共培 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 50 0 mg· L- 1、卡那霉素 50 mg· L- 1MS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 ,70~ 80 d时 ,进行 Gus检测 ,选择 Gus阳性愈伤组织 ,经体细胞分化生成转基因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抗虫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转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比较试验研究转基因抗虫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1)出苗时间长,出苗速度慢,但第一真叶出现时间早;(2)前期结铃性较好,成铃早而集中;(3)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低于常规棉,但积累速度快,经济系数高.目前推广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铃重为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可以采取合理的水肥调控及适宜密度等相关农艺措施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水分亏缺后复水对玉米穗部性状及籽粒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分亏缺对玉米穗行数和穗粗影响不显著,但对玉米秃尖长、瘪粒数、行粒数影响显著;4~9叶期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及籽粒形成影响不显著;随着土壤水分亏缺时间的延长,玉米雌雄穗开花间隔延长,花丝伸长速率降低,上部花丝抽出困难,籽粒灌浆速率降低,籽粒败育率显著提高。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上部籽粒发育的影响大于对中下部籽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挂花试验,分析运城地区棉花时空优化成铃规律。结果表明,棉铃在空间分布上,第3~10果枝1~2节位的棉铃单铃籽棉质量、皮棉质量、棉铃体积增长速率高于单株平均值,即内围铃和中部铃为优势铃;在时间分布上,优势棉铃开花成铃时间集中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吐絮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