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94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1年4月对广东新华农场抗寒前哨点的120份1981’IRRDB野生橡胶种质寒害调查结果:参试种质中有42份种质寒害级别低于对照,表现出较强的对低温的忍耐力,说明参试野生种质群体中存在大量的耐寒基因,其中大多来至Rodonia地区野生种质,可作为橡胶树抗寒种质选择的优质、高效群体。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GV3101::pMP90RK为工程菌株,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研究了双丙氨磷在橡胶树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体系中对转基因愈伤组织的筛选效果,并利用该体系将橡胶树转录因子HbWRKY5转入橡胶树无性系热研8-79中。实验结果表明,3mg/L双丙氨磷可作为橡胶树转基因体系中抗性愈伤组织筛选的最佳浓度。本研究中共获得了3个抗性愈伤组织系,抗性愈伤经过体细胞胚发生共获得234个体细胞胚,经植株再生培养后共获得22株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的PCR鉴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再生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因此,bar基因结合双丙氨磷的筛选体系可以作为橡胶树转化体系中的有效筛选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EST-SSRs的巴西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核心种质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是目前橡胶树栽培品种的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魏克汉培育46株母树繁殖的后代,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对289份资源EST-SSRs分析及基于EST-SSRs位点的多样性,结合种质资源来源和特殊农艺性状,构建包含27份种质的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核心种质库,占原群体10%,主要来源于中国(16份)和巴西(6份).核心种质库与原群体相比,总等位基因数保持不变,遗传多样性指数、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等高于原群体,基因型数目和主要等位基因频率较原群体低,较好地代表了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核心种质农艺较为丰富,包含了高产、速生、抗寒等种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套快速检测橡胶树早期胚基因组变异情况的微量检测体系,需先建立一种快速微量提取橡胶树胚中基因组DNA的方法。运用CTAB改良法、尿素改良法、SDS法分别对1 mm3橡胶树早期胚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并对其DNA进行质量检测和PCR验证。结果表明,尿素改良法的DNA提取率高于SDS法和CTAB改良法;样品的DNA适合PCR检测需要。因此尿素改良法是适宜于微量橡胶树胚基因组DNA提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近年来橡胶树体细胞胚发生(包括组织培养、转基因研究、分子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其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橡胶树选育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树选育种研究历史较短,至今仅约70年,然而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当前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已使单位面积产量比原来未经选择实生树提高4-5倍;早期预测、花药组织培养等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新种质的研究利用、抗性选育种和倍性育种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功。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近缘杂交育种,造成了遗传基础日趋狭窄,使目前的选育工程出现了停滞局面,新品种增产幅度不大,同时还存在选育种周期长,瓣品种更新换代慢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激转化法对橡胶树悬浮细胞系进行转化,初步确定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共转化的实验条件。通过电激共转化法将NPTII、GUS、EGFP和Hb CBF1基因成功导入到橡胶树悬浮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GFP荧光观察和PCR验证等方法,确定外源DNA片段转化成功。共筛选得到95个抗性愈伤组织,其中9个愈伤组织经过PCR验证确定整合有外源DNA片段,1个愈伤组织共转化有NPTII和GUS基因。此结果表明电激共转化法可成功应用于橡胶树悬浮细胞转化操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RACE技术扩增获得橡胶树HbWRKY3基因,并对该基因及其所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响应逆境胁迫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含有2个WRKYGQK结构域和2个C2H2锌指结构,属于WRKY基因家族第Ⅰ类;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DNA序列全长3 780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2 211 bp,编码由73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中,在橡胶树叶片、树皮、花、胶乳等不同组织中都有表达,以花中的表达水平最高。盐、PEG、茉莉酸、水杨酸等非生物胁迫均可诱导HbWRKY3的表达,但干旱、ABA、乙烯和低温胁迫的诱导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热研8-79旺产期开割树产胶生理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中规模推广级早熟高产品种热研8-79旺产期开割树为材料,测定了产量、干含、蔗糖、无机磷、硫醇和镁离子等指标变化,以期研究该品种的生理特性和对s/2d/3+ET1%刺激割胶制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无刺激条件下,相对于生理基本平衡的RRIM600品种,热研8-79具有高糖、高硫醇和高产的特性;刺激后产量增加不明显,胶乳的稳定性增强,但糖和干胶含量有所下降,显示出部分疲劳生理效应。根据该品种产量很高、较易死皮的特点,生产中刺激割胶应遵循低浓度低频率原则,同时必须加强施肥,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11年4月对广东新华农场抗寒前哨点的120份1981’IRRDB野生橡胶种质寒害调查结果:参试种质中有42份种质寒害级别低于对照,表现出较强的对低温的忍耐力,说明参试野生种质群体中存在大量的耐寒基因,其中大多来至Rodonia地区野生种质,可作为橡胶树抗寒种质选择的优质、高效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