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林业   525篇
农学   439篇
基础科学   367篇
  375篇
综合类   2831篇
农作物   425篇
水产渔业   192篇
畜牧兽医   1409篇
园艺   481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研究了设计了蔬菜嫁接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利用目标与背景颜色不同的特点实现了图像分割,并用图像形态学方法寻找到嫁接苗生长点的位置,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七星瓢虫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饲养和大田观察 ,总结出七星瓢虫在奎屯垦区一年发生 2代 ,以成虫越冬 ,且在长日照情况下出现生殖滞育和蛰伏越夏的习性 ,研究证实了七星瓢虫各虫态发育历期分别为卵 2~ 3d,幼虫期 8.8~ 9.8d ,蛹期 2 .9~ 3.6d ,自卵至成虫羽化 13.9~ 14.9d ,七星瓢虫对棉蚜功能反应曲线为Holling Ⅱ型 ,初步研究了七星瓢虫人工繁殖的技术程序。  相似文献   
993.
“尝试错误”在科技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尝试错误”的教育心理学基础.并对其在科技写作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94.
用均衡试验法测定了5 种土壤的吸附量、分布系数、阻滞因子。结果表明,土壤阻滞因子、分布系数受土壤初始浓度、土壤质地影响大。一般来说, 分布系数 K d =0 .01 ~1 .50 之间,阻滞因子 R= 1 .0 ~4 .56 之间。均衡试验法物理概念明确,试验简单、易操作,测定结果可靠,是用数学模型研究溶质运移问题所必需的基础实验。  相似文献   
995.
西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学科是国务院1998年6月批准的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涵盖着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2月经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11人,...  相似文献   
996.
本对大石桥市18个乡(镇、区)土地利用地域类型进行了分析。18个乡(镇、区)依据9项分类指标共分为5个地域类型。利用区位商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地域类型的功能评价,明确了各个地域类型乡镇经济发展方向及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和措施,为制定大石桥市土地利用区域规划,实现按区域分工,专业化布局,充分发挥各土地利用类型 的资源潜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97.
优质鱼类养殖池过厚淤泥对水质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池塘的淤泥是池塘养殖过程中水体范围内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所产生的沉降物质,主要是残饵,鱼类排泄物,死亡生物以及尘埃泥沙混入沉积于地底,并随着养殖的延续不断加厚。据调查,池塘底泥每年以6-8cm的厚度逐年增加;池塘是小型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而生态环境是以水为基础,水质的变化通常是由底质引起的;池底保持一定厚度的淤泥(约20cm),不仅可提供养分,稳定水质,而且是有益微生物和底栖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但过厚的淤泥会给养殖水体带来极大危害:(1)池水变浅…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假台畜引导公鸸鹋产生性冲动,用一次性软塑料杯人工徒手采精。并对精液量和精液品质进行了测定,鸸鹋精液量为0.4-1.4mL,pH为7.4-7.7,精子密度极高,精液为乳白色。试验表明,鸸鹋的采精量与季节有关。同时提出鸸鹋人工采精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9.
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以及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技术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宁夏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技术对策,提出要组建宁夏马铃薯产业工程中心,加强以脱种薯为主的综合增产技术的推广,广泛引进国内外优良专用薯品种,开展贮藏加工技术的引进开发,加强培训和人才引进,制定有利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000.
在溶氧(7.0±0.3)mg/L,水温(18±1)℃,pH 7.8±0.1条件下,采用国家标准半静态方式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 Wu et Wu)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和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的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分别为4.57、2.74、8.00和54.69 mg/L,48 h半致死浓度(48 h LC50)分别为4.13、2.35、7.34和47.03 mg/L;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50)分别为3.37、1.92、4.76和40.44 m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1.01、0.52、1.85和10.43 mg/L。根据国家标准和本实验数据表明,甲醛对硬刺松潘裸鲤幼鱼微毒,高锰酸钾、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和敌百虫对其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