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园艺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该文通过育苗、造林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研究了奥地利黑松的生长特性及抗寒性.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幼苗根系发达,主根长、侧根粗壮、层次明显,鲜质量大,与乡土树种油松形成鲜明对照.苗木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高生长较快的季节出现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生长量占全年总量的42.3%.31年生奥地利黑松的高生长速生期出现在第15~20年,生长量占树高的32.1%.与油松相比,奥地利黑松树高生长较慢,胸径大于油松,材积年生长量0.007 4 m3,是油松的2倍.人工冷冻处理,测定针叶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在-20~-40℃条件下,奥地利黑松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大于油松;用拟合的Logistic测算出组织的半致死温度(LT50),奥地利黑松的LT50为-16.2 ℃,油松的LT50为-17.9 ℃,其抗寒性比油松弱.针叶组织中较低的束缚水含量、K+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ABA含量是奥地利黑松抗寒性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不同种源青杨幼树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应用田间生长量实测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2个不同种源青杨Populus cathayana幼树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所有参试青杨种源间和无性系间的生长特性均有显著差异.生长较好的卢氏、洛南、长安等6个种源,其内部的无性系间亦有差别,每一种源内部都有生长较好的无性系,这说明进行林木杂交育种时,在优良的种源中选择好的单株作杂交亲本也是有意义的.表3参7  相似文献   
53.
欧洲黑杨分别与川杨和滇杨杂交及其F1代苗期性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法开展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人工杂交实验.结果表明:欧洲黑杨×川杨、欧洲黑杨×滇杨授粉后第10天坐果率分别达92.88%和82.14%,种子发芽率达80%和50%,成苗率达72.5%和65.63%,杂交可配性强;这2个杂交组合当年生杂交苗平均苗高分别为44.3和42.2 cm,平均地径分别为5.50和5.37 mm,生长量非常接近,苗高变异系数分别为14.5%和19.01%,地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0.7%和16.1%,变异幅度较大;F1代杂种实生苗在苗期主要性状特征表现为多态性.  相似文献   
54.
以白杨派中的河北杨、新疆杨和84K杨及黑杨派中的陕林3号、美黑57和I-69杨作为杂交亲本,研究了不同亲本组合的可配性,并采用冻融、油脂膜浸提液处理花粉及正己烷熏蒸或涂抹柱头等措施进行了黑白杨远缘杂交技术研究,对不同杂交组合采取不同措施处理后所获得的杂交种子数量、千粒重及芽苗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黑杨作母本杂交的可配性高于以白杨作母本;对于美黑57×新疆杨杂交组合,采用正己烷熏蒸柱头的处理来克服杂交障碍的效果较为理想;而对河北杨×陕林3号杂交组合,采用正己烷涂抹柱头处理的杂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5.
奥地利黑松与油松1年生苗生长和生物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育苗对比试验,对奥地利黑松Pinus nigra vat.austria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 1年生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1年生苗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且主、侧根发达,而油松高生长量显著大于奥地利黑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个树种的高生长量、径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根系鲜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并且高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径生长与根系鲜质量关系最为密切。表2参5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判限制性位点扩增多态性(RSAP)标记对杨树无性系良种的鉴定效果,为杨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品系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以白杨派10个优良无性系(秦白杨1号、秦白杨3号、秦白杨5号、84K、I-101、新疆杨、毛白杨30号、07-17-18、07-23-23、07-30-11)为材料,从9条RSAP引物组成的3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组合,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及POPGENE 32软件检测并分析扩增产物多态性,计算遗传多样性相关指标;选取多态性高且能区分所有无性系的引物,构建白杨派10个无性系的指纹图谱;利用NTSYS 2.1软件计算各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基于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6对引物组合从10个白杨派无性系中共扩增多态位点133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22.17个,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2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88,表明无性系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丰富。利用2个引物组合Rs2/Rs4和Rs2/Rs7的6个多态性位点,即可将10个白杨派无性系全部鉴别开来。10个白杨派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00~0.81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594。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510处,10个白杨派无性系被分成两大类,新疆杨和毛白杨30号聚为一类,其余无性系聚为另一类,与其实际亲缘关系大致相符。【结论】RSAP分子标记可有效用于杨树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分析,运用毛细管电泳检测可准确定位多态位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