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8篇
  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2008年在巍山县南诏镇鸡碧村委会小后厂村,对杰威、海湾、钻石T、特高、蓝天堂5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研究。通过物候期观察、茎叶比、鲜干比、再生速度、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测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均适宜在巍山县生长,其中杰威表现最为优秀。  相似文献   
172.
对奶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研究了卵丘细胞和共培养细胞对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卵丘细胞有助于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能够显著提高体外受精的卵裂率(70.7%)和囊胚率(22.8%),而在B2胚胎培养液中添加Vero作为共培养细胞能显著提高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囊胚率(22.7%).  相似文献   
173.
RFID技术在现代养牛及乳肉产品管理中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养牛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和缺乏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可追溯性管理等,引进并建立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奶牛电子标识管理系统,在牛场实施后,有效改变目前粗放管理模式,通过精确饲喂提高奶料比,提高牧场经济效益,保证在该体系下生产的乳内制品的安全性,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增强畜牧业的竞争力,从而大大缩短中国畜牧业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4.
肉苁蓉寄生对寄主梭梭体内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寄生有肉苁蓉的梭梭(HA)与未寄生肉苁蓉的梭梭(CK)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体内氮、磷、钾、钠、钙、镁、锰、铁等8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A与CK体内的氮、磷、钾、钙、钠以及微量元素铁、锰的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性,只有镁元素二者间差异显著;对于寄生植物肉苁蓉,其体内大量元素氮显著高于HA和CK,磷显著高于HA,而与CK差异不显著,钾、钠、钙、镁、锰、铁6种元素含量均显著性低于HA和CK,同时研究了肉苁蓉寄生后对梭梭体内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系数的影响,按吸收系数大小排列为N>P>Na>Mg>Ca>K>Mn>Fe。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肉苁蓉属于全寄生性植物有关。  相似文献   
175.
马红 《种子》2008,27(1):58-59
侧柏是我国山区造林的重要树种。研究表明,1948年生侧柏阳面和阴面球果数分别为147个、134.67个,树冠中部球果数大于上部和下部,差异显著。利用5株标准木法对单株及林分产量进行了估测,平均单株产球果8.892kg,出种率14.10%,千粒重20.9g。种子产量为3197kg/hm^2。  相似文献   
176.
收集成年绵羊卵巢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GFR蛋白在绵羊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绵羊卵巢中EGFR蛋白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它集中分布在发育各阶段的卵泡颗粒细胞中,并随卵泡的发育程度表现出表这量的差异。本研究说明EGFR与其配体EGF结合具有刺激颗粒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卵丘扩展和刺激卵母细胞成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7.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的危害也显著加重。掌握苘麻在大豆田中的发生规律, 抓住防除苘麻的关键时期, 可以更好地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防除策略。本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初步分析了苘麻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 拔除处理的苘麻种群数量达79.0株/m2, 显著高于不拔除处理的苘麻累计出苗数18株/m2, 且不拔除处理苘麻累计出苗数比其最高值33.8株/m2减少了46.75%。5月下旬到9月初苘麻的株高及鲜重变化曲线呈S形, 即表现“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大豆播种后10~20 d为苘麻出苗高峰期, 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苘麻快速生长期, 7月下旬苘麻进入开花结实期, 8月中旬苘麻种子逐渐成熟, 9月初苘麻种子大部分成熟。单株苘麻的生物量和结籽量随着出苗时间的推迟而降低。5月下旬到7月上旬出苗的苘麻均能开花结实完成整个生长繁殖过程, 且出苗越早的苘麻开花期越长, 苘麻蒴果的平均直径更大, 单蒴果平均种子数更多, 结实能力更强。7月中旬以后出苗的苘麻不能开花无生殖生长。  相似文献   
17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2007年6月14日滇东北一次飑线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低层中尺度涡旋是飑线形成和维持的主要原因。冷空气入侵导致对流层中层形成较强的南北风切变,南北气流的汇合造成大气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结构,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动力和热力条件。飑线前沿存在强烈的气流辐散辐合,从而导致剧烈的局地上升和下沉运动,并形成局地垂直环流,是冰雹和大风产生的直接原因。飑线前沿气旋性和反气旋性涡度发展旺盛,且强烈发展的正负涡度区和气流的垂直运动相配合。  相似文献   
179.
现阶段,基于复杂多变的煤矿市场环境,以及日趋多样化的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广大煤矿企业必须全面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科学应用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现代化市场,实现自身生产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此,本文针对普遍存在的各种技术应用与管理问题,探讨了强化管理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具体策略,希望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有助于我国煤矿产业的高质、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0.
正目前,国内"森林疗养"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股热潮正是林业发展百年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对森林保护带来了很多挑战。如何正确认识"森林疗养"?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森林疗养"?怎么发展"森林疗养"?这是国内林业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难题。一、重新认识森林疗养(一)森林疗养的理念森林疗养是利用特定森林环境和林产品,在森林中开展森林静息、森林散步等活动,实现增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