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45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66篇
  36篇
综合类   354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86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播期和密度对张选1号黍子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置3个播期水平和5个密度水平,通过裂区试验研究播期和密度对黍子张选1号主要生育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张选1号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主穗长、茎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茎节数、主茎叶片数和茎粗呈逐渐降低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大,其株高、茎长逐渐增加;主穗长、茎粗则逐渐降低。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并且播期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密度。同一播期不同密度间或同一密度不同播期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播期最适密度不同,第1期的最适密度是60万/hm2,第2、3期最适密度均是90万/hm2。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成穗数、穗粒数影响大,而对粒质量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张选1号在冀北适宜的播期应在6月15日左右,相对应的最适密度是90万/hm2。  相似文献   
822.
[目的]研究汉中早春农田中3种常见食蚜蝇的访花习性。[方法]对汉中早春农田中活动的访花食蚜蝇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其中3种常见食蚜蝇的年活动节律、访花行为、口器特点及其访花适应性。[结果]汉中早春农田中活动的访花食蚜蝇有20余种,其中长尾管蚜蝇Eristalis tenax(Linnaeus,1758)、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DeGeer,1776)和灰被管蚜蝇Eristalis cerealis Fabricius,1805是农田中的优势种类。3种食蚜蝇在汉中地区几乎全年活动,早春主要活动于油菜及田埂上的菊科等植物的花上,油菜田中食蚜蝇科昆虫的活动对油菜的传粉有重要作用。3种食蚜蝇口器无特别适于访花的结构特点,但口器较短,宜于访问油菜和菊科等一些花冠较浅、开口较大的花。[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食蚜蝇的访花习性和传粉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3.
天水地区农民一直以来将黄山菊花的开花时间作为冬小麦最佳播期的物候参照,本试验探讨同一海拔高度的山菊花花期与冬小麦播期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山菊花开花盛期(50%~60%花朵展开)为天水地区冬小麦最佳播期,有效分蘖率、成穗率、越冬率最高,冬前及越冬后麦苗健壮。  相似文献   
824.
记述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食蚜蝇科的访花昆虫2亚科46种,隶属于8族、28属,其中包括西藏新纪录22种。它的区系特点是:单纯的古北区(8种)、东洋区(7种)种类数量基本相当,古北+东洋区共有种丰富,所占比例最大(占30.43%),而且新北区、非洲区、澳洲区的种类也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825.
白头翁复方对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乳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头翁复方对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乳糖酶活性的影响,取体重相近BALB/c小鼠180只,随机分预防组、治疗组、自愈组和对照组,每组45只,本试验采用Dahlqvist的方法测定各组小鼠前、中、后段肠道粘膜乳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预防组和治疗组乳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自愈组(P0.01),预防组和治疗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白头翁复方能够显著增强腹泻小鼠肠道粘膜上乳糖酶的活性,表明白头翁复方治疗腹泻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乳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26.
赤单208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玉米所育成,于2010年3月12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中熟玉米新杂交种.该杂交种与四单19同熟期,自2007年开始,经过自治区中熟组玉米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痛抗倒伏能力强,是一个优良的中熟玉米新杂交种.  相似文献   
827.
浒苔和条浒苔生长及其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和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在室内条件下的生长及其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浒苔和条浒苔藻体体重日生长率分别为17.30%和16.82%;浒苔和条浒苔藻体幼苗在温度25℃和光照140μmol/(m2.s)的条件下达到最大体长日生长率,分别为78.9%和82.1%。在1~10 g/L密度范围内,浒苔和条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密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藻体密度为10 g/L时,NH4+-N浓度分别下降了86.43%和84.13%。两种浒苔对NH4+-N吸收速率与介质中NH4+-N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在NH4+-N浓度为400μmol/L时,30 min后浒苔和条浒苔的吸收速率分别为421和409μmol/(gDW.h),说明两种浒苔吸收氨氮的方式以被动扩散为主。在400μmol/L的起始浓度下,浒苔和条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呈现3个不同阶段:在75 min内呈快速吸收阶段,75~185 min为内部NH4+-N控制的吸收阶段,250 min后为外界NH4+-N浓度控制的吸收阶段;在700 min后,...  相似文献   
828.
利用新一代卫星遥感MODIS影象数据,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对2006年5月份MODIS影象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了植被专题信息的提取,与植被覆盖度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得出陕西省北部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分级图。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级图与陕北植被空间变化特征有很强的一致性。该方法适宜于以地面调查数据为基础的植被盖度提取,为遥感技术在沙化土地评价中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29.
目的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能准确获取地物点三维坐标的特点,本文对森林区域LiDAR数据进行滤波分析,旨在提高点云滤波精度。方法基于改进的八叉树模型,将复杂地形分解为大量山坡地形,通过改变节点尺寸,既保留了点云的原始信息,又增强了点云数据分割的准确性。针对森林区域地形起伏不定的实际情况,在滤波算法中引入坡度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山坡低矮植被易被错分为地面点的情况。结果对于3组不同地形下的点云数据,滤波总错误率分别为4.57%、4.75%和5.83%。这一结果对森林区域不同地形下的点云滤波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结论本文提出的改进八叉树滤波算法可以充分利用数据结构特征实现快速、高精度的滤波,从而节约时间成本和运行成本,也为后续森林参数的提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0.
添加菌剂对羊粪和菌渣好氧堆肥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添加菌剂对堆肥过程及产品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羊粪和菌渣为堆肥原料,以添加菌剂为处理组,不添加菌剂为对照组,进行为期40 d的条垛式堆肥试验,对堆肥进程和质量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堆温维持在50℃以上的天数分别为36 d和37 d,均达到了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堆肥产品的总养分含量分别为5.66%和5.73%,符合国家有机肥料标准要求,但含水率分别为33.29%和34.78%,略高于此标准,经后续商品化生产工序便可达标。本试验中添加菌剂显著提高了堆肥产品的电导率(EC),但对堆肥进程和堆肥质量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实际生产中应进行菌剂的空白对比试验,以免盲目使用增加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