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1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2篇
  37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6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的穗部特征及籽粒灌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为试材,常规粳稻镇稻18和杂交籼稻中浙优1号为对照,将穗部分成上部一次枝粳籽粒(UP)、上部二次枝粳籽粒(US)、中部一次枝粳籽粒(MP)、中部二次枝粳籽粒(MS)、下部一次枝粳籽粒(LP)、下部二次枝粳籽粒(LS)6个部分,比较不同类型品种的穗部特征和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1)两年中甬优538平均产量为12.5 t hm–2,较中浙优1号和镇稻18分别高17.6%和15.2%;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以甬优538最高。(2)单穗重和着粒密度以甬优538最高;甬优538穗部6个部位的籽粒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且以上部二次枝粳籽粒和中部二次枝粳籽粒数增加最为明显。(3)甬优538中,UP与MP、MS与US、LP与LS为同步灌浆,但两两之间为异步灌浆。中浙优1号和镇稻18中,UP、US和MP为同步灌浆,而UP、US、MP与LP、LS为异步灌浆。品种类型间,穗部6个部位米粒终极生长量的平均值以镇稻18最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的平均值为中浙优1号镇稻18甬优538,有效灌浆时间为甬优538镇稻18中浙优1号。  相似文献   
202.
20 0 1— 2 0 0 2年在江苏里下河稻区的高邮 (北纬32 7°)布置不同施氮量试验 ,以当地优质常规主栽粳稻品种97 30 17为研究对象 ,研究该地区施氮量对水稻综合生产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不施任何氮肥 ,稻谷产量 4 5 0kg/ 6 6 7m2的基础地力上 ,施氮 13~ 16kg/ 6 6 7m2 时 ,可获得最佳综合生产力 ,即高产、高效能得到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3.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以两类不同专用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其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筋小麦济南17在生育中后期吸氮强度、氮素的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以及相同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均高于中筋小麦陕农229。在本试验中,济南17以施氮量为262.5~328.1 kg/hm2、追肥分拔  相似文献   
20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甬优籼粳杂交稻群体(A)为研究对象,在稻麦两熟制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以三系杂交粳稻群体(B)、超级常规粳稻(C)和超级杂交籼稻群体(D)为对照的试验,旨在揭示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结果表明:(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著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 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5.
不同地力条件下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高、中、低3种地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武香粳14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武香粳14在高、中、低3种地力水平上高产的667m^2。施氮量分别为16.41、18.04和21.91kg。  相似文献   
206.
践踏胁迫对马尼拉草坪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每天以人工和践踏器践踏马尼拉草坪,探讨不同践踏天数和践踏强度对马尼拉草坪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天践踏5~10次,对马尼拉草坪草的影响较小,每天践踏20~30次,可使草坪草叶片长度缩短25%,干重减少35%,密度减少50%,盖度下降40%,草坪质量严重恶化;践踏15、30和60 d可使马尼拉草坪盖度分别下降10.2%、17.5%和47.3%,密度分别下降23.1%、32.4%和51.9%。每天践踏10次以下对草坪的自然恢复比较有效。每天人工践踏5~15次与践踏器每天践踏1~5个来回对草坪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7.
中国软米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米是直链淀粉含量低、米质介于一般糯米与黏米之间的新型大米品种。米饭具有滋润爽口、冷却后不变硬、不回生、富有光泽、食用时冷热皆宜等特点,是制作方便米饭、米类点心的上等原料。介绍了国内外软米现阶段的发展趋势,针对中国软米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软米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快软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8.
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可直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目前我国作物栽培学教学主要存在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兴趣不大,且以讲授方式为主,实践性教学内容比重偏少等问题.针对新时期我国作物栽培学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应改进教学思路,激发学习兴趣;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学习质量;加强实践环节,拓展实践能力;改进评价体系,完善考评机制.通过师生互动与共同努力,提高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效果,培养符合新时期需求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9.
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均为世界范围内水稻田危害性杂草,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选用太湖地区常见水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设计5个杂草密度,4组重复,研究不同密度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对水稻产量、稻米加工、外观品质及籽粒氮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密度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逐渐下降,且籽粒氮积累量和稻米加工、外观品质也随之降低。当异型莎草密度为65株·m-2时,水稻产量为3.28 t·hm-2,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损失率达57.29%,且稻米加工、外观品质均显著下降。当水苋菜密度为250株·m-2时,水稻产量为3.10 t·hm-2,与空白对照相比,产量损失率达59.16%,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显著下降。异型莎草和水苋菜密度增加,均能使水稻产量、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显著降低。据试验结果可知,杂草主要通过影响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水稻产量,而田间小气候、水肥竞争等可能是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重要原因。为保证水稻产量及稻米加工、外观品质,应当注意水稻田中下层杂草的防控。  相似文献   
210.
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济南1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3,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优质强筋小麦济南17为材料,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产量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氮比例可显著地提高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与产量同步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氮比例超过一定值时再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氮比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继续增加,而产量则显著下降;延迟追氮时期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但对产量形成不利。以施氮量为262.5~328.1kg/hm^2且基追比为4:6或5:5,拔节和始花两次追肥的施氮方式,强筋小麦济南17能较好地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