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9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49篇
  106篇
综合类   331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156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51.
对国家标准GB/T22388-2008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料乳中三聚氰胺的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8.19%91.31%,缩短了样品前处理时间,提高了样品添加回收率。  相似文献   
852.
延庆县露地栽培春白菜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品种春泉F1在植物学性状、产量、商品性、抗病性、品质等方面均表现最佳,春宝黄、旺春、健春的综合表现虽不及春泉F1,但各有优点、适应性较好,且产量、抗病性及商品性均好于对照品种强势。  相似文献   
853.
不同植物带地埂土壤抗侵蚀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3种不同地埂植物带上的植物生长状况、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及土壤崩解速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植物带地埂土壤的抗侵蚀效果。结果表明:黄花菜与红小豆混种能够促进地埂植物带上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增强植物护埂、固埂作用;不同植物带地埂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孔隙度、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黄花菜、红小豆及黄花菜与红小豆混种植物带地埂土壤孔隙度、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裸埂,土壤容重低于裸埂,黄花菜地埂土壤孔隙度最好,黄花菜与红小豆混种地埂土壤保水保肥性最好;不同植物带地埂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黄花菜与红小豆混种地埂土壤抗崩解、抗侵蚀性能最强,是适合东北低山丘陵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854.
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分析与野外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崩解速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PIC(土壤侵蚀和生产力影响估算)模型计算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研究了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抗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0—5cm土层<20—25cm土层<40—45cm土层,坡下部<坡上部,7°<10°。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中值粒径无明显变化规律。(2)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它与土壤容重和有机质相关性较好。容重越小,有机质含量越高,崩解速率越小。(3)土壤崩解速率随坡度和坡位变化规律一般表现为:坡上部>坡下部,7°<10°。(4)该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K值处于0.20~0.40之间,土壤抗蚀性能较弱,应加强土壤抗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失方面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55.
含硫添加剂对猪粪堆肥过程甲烷与臭气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合适的含硫添加剂,有效控制堆肥过程中甲烷和臭气的排放,以磷石膏(PG)、过磷酸钙(SP)、硫酸钠(NS)为添加剂,采用强制通风曝气的60 L桶状发酵罐,探究不同含硫添加剂对于猪粪堆肥过程中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堆肥原始物料鲜质量2%的PG、2%的SP、1.2%的NS处理分别能减少50.8%、43.3%、46.6%的甲烷排放;PG和SP处理能减少40.6%和37.2%的氨气挥发,NS处理减少了20.0%的氨气挥发;PG与SP处理对硫化氢气体没有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NS处理的硫化氢排放量为对照(无添加剂)处理的3.8倍,且NS处理堆肥结束后种子发芽率仅为41.3%。研究表明,1.2%的NS处理不适合臭气减排,而添加2%的PG以及2%的SP等低硫添加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56.
为探究腐熟堆肥不同回流方式对猪粪堆肥含硫臭气排放的影响,本文以猪粪为研究对象进行好氧堆肥试验,设置不添加腐熟堆肥(CK)、腐熟堆肥覆盖处理(Cap)和腐熟堆肥混匀添加(Mix)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腐熟堆肥覆盖和混匀回流方式相较于CK均可促进堆肥腐熟,种子发芽指数(GI)分别提高12.50%和18.09%;甲硫醚(Me2S)和二甲基二硫醚(Me2SS)为猪粪高温堆肥过程中主要的含硫臭气(>90%),主要在堆肥前期和翻堆后排放。腐熟堆肥覆盖和混匀回流处理可分别减排Me2S 75.42%和78.64%、Me2SS 35.58%和56.17%,降低39.42%和58.31%的总含硫气体排放,增加堆肥产品总硫(TS)含量13.46%和24.07%。腐熟堆肥覆盖和混匀两种回流方式均可促进堆肥腐熟,减少含硫臭气排放,且腐熟堆肥混匀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57.
为明确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总量,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基于输出系数模型,以总氮和总磷的排放作为评价对象,研究安徽怀远县2014—2018年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并分析面源污染来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4—2018年该区域的总氮排放量分别为309.8、293.6、300.6、305.2、310.5t,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磷排放量分别为21.7、21.9、22.4、23.0、22.8t,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耕地源、人口源和畜禽源。各污染源对总氮排放量的贡献率为耕地源人口源畜禽源,对总磷排放量的贡献率为:人口源畜禽源耕地源;综合单位面积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将区域分为4等级,时空分布具有明显变化。单位面积总氮排放强度多分布在2、3等级,单位面积总磷排放强度分布多分布在1、2等级;大部分村总氮、总磷排放强度分布一致,西北部余夏、找母和东部联合村排放强度较高,南部刘楼和镇南等村排放强度较低。因此,安徽怀远县主要面源污染物为总氮,可通过调整所施肥料的氮磷比,控制总氮排放量,同时根据各区域内各村不同的污染源构成,提出适宜对策。  相似文献   
858.
不同施肥方式对经果林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坡面荒芜旱地,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吉林省杏木小流域经果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单一和配合施肥方式,对比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对0—20cm表层土壤有机质增加量不同,表现为:有机无机肥配施+秸秆还田(NPKOM)有机肥+秸秆还田(OM)单施有机肥(M)秸秆还田(O)对照(CK)。与对照(CK)相比,增幅分别为45%,37%,26%,10%。(2)不同施肥方式可有效改善土壤通气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降低土壤容重,其中以秸秆还田(O)的效果最为明显,达到了显著水平(p=0.043)。(3)土壤中全N,全P,全K动态变化不仅与各元素投入与产出量有关,同时与施肥方式以及各元素含量本底值密切相关,本底值越大,各元素增减幅度越大。配合施肥方式与单一施肥方式对比,对增加土壤中全N,全P含量效果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养分投入量增加的缘故,并且全N,全P量的变化趋势与有机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K含量均为降低,降低程度因施肥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59.
草鱼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但因经常暴发细菌性疾病,造成相关养殖产业重大经济损失.利用16 S rRNA基因V4区高通量测序,实现快速评价2个不同养殖池内患病草鱼溃烂皮肤组织和肝脏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试验结果显示,1号池草鱼皮肤和肝脏的运算分类单元数(611个和875个)较2号池(376个和644个)多;α多样...  相似文献   
860.
利用标准类别指数评价法评价北京主要水系河流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春季对北京市五大水系的12条河流共49个监测断面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取样监测,并采用标准类别指数法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同时对污染原因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潮白河除牛栏山环岛桥下游水体为超V类外,大部分河段满足相应水体功能要求;永定河从官厅水库到珍珠湖以及永引入水口和妫水河中游大路以下水质较差,为超河均不满足相应水体功能要求,水质为V类或者超V类;大清河水系除小清河以及大石河下游营村和拒马河中游张妨镇以下河段被严重污染,其余河段均满足水质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